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自從開始進入新媒體寫作,就遇到過很多老師講寫作這個話題,當然也有不少文章在講述寫作的方法。

今天我不教大家寫作,是想跟大家探討寫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有很多人在寫作,甚至有人寫了十幾年,筆耕不輟,也有很多作品,不停地寫,很執著地寫,但最後忘記了自己為什麼寫作,而且越來越痛苦。

我想問有在寫作的你:你幸福嗎?

這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很苦,那寫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即使通過寫作賺更多的錢,你也找不到寫作背後真正的幸福。

16年,我在師父那邊修行,也不用靠寫作賺錢,只是網上講講英語課,謀些生存就可以了,寫作純屬就是寫分享,有了好的想法和觀點,記錄下來,然後寫成分享,那時寫作沒有錢,但我很喜歡這樣的日子,寫作讓我覺得很幸福。

就是這樣美好的感覺,讓我每天堅持寫分享,我終於明白了,我選擇一條我很喜歡的道路,這條路我能漸漸找到自我,以及自我存在的價值。

後來,合適的機緣,2017年初,我就進入了自媒體寫作,開始在公眾號上寫文章,這條路我走了近2年,現在越來越清晰自己寫作的目的,我想,我終於選擇了一條越來越堅定的道路。

接下來我把這3年的寫作生命修行感悟分享給大家,我彙總為: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

我們經常會掉入一個誤區:以為寫作,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給你點贊、甚至打賞,我們寫作的幸福指數就會越高。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14年,我剛開始寫作時,寫作只是我反省的一個工具,我寫完之後,感覺今天又多完成了一項任務,雖然自己蹩腳的文字看著很彆扭,但是我知道寫完之後,我很舒暢。

15年,我開始在朋友圈寫寫動態,有好的感想,領悟,都會發出來,無論有沒有人看,我都會寫,我也覺得這樣新穎的想法出來,很是欣喜。

16年,我開始通過寫分享來踐行生命修行,修正自己,精進自己,只要寫完,我就滿心歡喜,幹什麼事情都有勁。

17年,我開始自媒體寫作,那時,我運營著一個6萬多人的公眾號,看得人多了,點讚的人多了,但我發現我寫作的幸福指數變低了,容易患得患失,經常追求高傳播量的文章和好評度。

有人說:當你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時,你寫作的成就感也會越高。

事實並非如此,閱讀量上來了,轉發量上來了,卻發現我們寫作更向外求了,更多的是寫給別人看了,而忽略了自己真正寫作的需求,不是嗎?

今天我們探討寫作生命修行這個話題,我們試曾想想科技的進步,粉絲的增長、閱讀量的提升、作品的積累,是否真正讓你感受到幸福,還是徒增自己貪慾,追求更高的外在目標,導致自己越來越焦慮?

我們不急著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可以做下思考。

接下來,我來分享寫作生命修行的七堂課。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1 第一堂課:心性:慢慢來,比較快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最偉大的成就,來自於最長的時間和最大的耐心。

有沒有人問過你:“你寫作的初心是什麼?”

我想告訴你,幾乎所有現在的大號,大家剛開始的初心,就是熱愛寫作,熱愛文字表達。

絕對不像市面上弘揚的通過寫作賺大錢,只要這樣的念頭存在,就基本可以斷定賺不了大錢。

16、17、18年,多少人在教寫作賺錢,寫作變現,文案變現,我們再看看這些人去哪了,我們彷彿從規律中發現,原來寫作賺錢不是她們的初心,忘了初心,就迷失了自己。

我從去年開始,就琢磨著寫一本書,叫做《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大家都知道,一看這標題,基本可以斷定沒有人會看,即使內容再好。如果你變一個標題《寫作變現》或者《文字變現》等,你會發現好賣得多。

試曾問下自己:寫作的初心到底是啥?

如果自己寫作的初心都變了,那麼教出來的學員不都誤解了寫作的真實義了嘛。

再問:這樣的寫作者怎麼能夠走得長遠,偏離軌道的寫作者怎麼能夠持久?

去年,我在線下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你怎麼不教演講啊,演講改變更快,也更賺錢啊。

我想是啊,寫作是一種慢修行,誰能耐得住寫作的寂寞呢,演講很快,一天下來就有改變,學的人也樂意付費,越學越有勁。

但我知道,沒有經歷,沒有功力,演講成了一個技巧活,沒有多大說服力,演講的本質也是不斷創造價值,影響身邊人,如果自己都沒有價值,怎麼能夠通過演講說服他人呢?

我通過寫作慢慢理解:人的成長,來源於心性,向善、向上、不急不躁。急不來,總有些人,需要再等待,慢慢來卻比較快。

我在17年寫簡書,不到一個月,做了近2萬粉絲,急功近利,導致心性混亂,後來被意外投訴。

18年上半年,我做付費社群,想著更多的來變現,多元化進行拓展,做了兩個錯誤的決策,直到後來才深刻認識到。

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總會提到各種武功秘訣,而“以慢打快”、“以靜制動”則是武功裡的獨門秘訣。

誰說最先到達終點的人一定最優秀,能一直不緊不慢地走到最後的人,同樣是贏家。

寫作這條路上,磨練的是心性:慢慢來,比較快,不浮躁,不張狂,不急功近利,不譁眾取寵。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2 第二堂課:割捨:唯有割捨,才能獨一無二

生命有一堂必修課,那就是割捨,凡是難以割捨的,都負重難行。

問你一個問題:對於寫作,你想如何割捨?

分享一個故事,我在18年面臨著這樣的考驗,我同時在做三種類型的社群,而且是不同領域的。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精力不夠,任何一個領域都不能做到頭部,所以,割捨的決定擺在我眼前,到底要還是不要。

毫無疑問,我最終選擇的就是割捨,割捨掉其他兩個領域,留下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寫作。

割捨是不是很痛苦,答案是:一定的。

但不割捨會更痛苦,因為不割捨就是在等死,正如這句話:舍而生,取而死,置之死地而後生。

聽梁寧講產品思維時,提到過傅盛的故事,當時,傅盛從360離職,轉到金山,也是面臨著生與死的問題,不割捨,就等著慢慢死,割捨就是置之死地等待後生。

後來,傅盛直接把所有產品砍到兩個產品,員工層級砍到三級,破釜沉舟,最終結果就是金山成功轉型為一家互聯網公司。

當我聽到傅盛的這段經歷時,我也由衷佩服,頂著巨大的壓力,面對極大的阻礙,做出明智的割捨,這種勇氣不輸捨身炸碉堡。

一個寫作者在面臨到底寫哪個領域,到底往哪深耕時,其實,也在面臨割捨的問題,這難道不是一個重要的生命課題嗎?

在寫作這條路上,我看到太多的人不執著於一個點,追求散打的快感,最終被迫沉淪在寫作圈,沒有做出足夠好的成績。

如果沒有斷臂的決心,又怎能練就成獨一無二呢?

寫作修行路上,重重誘惑考驗,沒有十足的信心和堅定的信念,怎能到達黃金彼岸,領略自然而然的生命盛宴。

去年有一段時間給我很大考驗,明知道拓展出來一些板塊可以賺錢,但已經明確方向,只做一個領域,所以,寧可自己閒來無事,也要抵制自己在其他領域的拓展。

有人說,忙起來是好事,但那段時間我明白:閒下來就是割捨,割捨才是真修行。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但一定會有前提,前提就是:放下貪慾,學會割捨,堅定信念,持之以恆。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3 第三堂課:感恩:知恩、感恩、報恩

前些日子,聽到一句話:那些張口閉口談“感恩”的人,90%是傻子,有沒有道理?絕對有道理,只是嘴上說說,都是假的,說多了就是傻子,“感恩”這東西靠做。

我在參加貓叔社群時,他分享過自己的一個案例,給了我很大啟發。

以前有兩個老師對他人生的幫助非常大,後來,每次他們更新文章,都會在他們的文章底部打賞,有時候,連文章都不看,直接拉到底部,打賞一個合適的數額,這樣的動作持續了1年多。

問你一個問題:寫作,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是:感恩。

感恩之前先要知恩,只有知道別人曾經對你的幫助,才能懂得感恩,貓叔知道了別人對他的幫助,所以,才持續感恩他的兩個老師。

我覺得他的很多觀點對我幫助很大,後來,他只要開通打賞,我就會打賞,我明白一件事,只有會感恩的人,才能走得更長遠。

“感恩”這兩個字,我受我師父的啟發比較大,每次只要家裡來人,臨走的時候,他都會送他們禮物,不管禮物大小。

但讓我最有感觸的不是這點,我的師父他現在有3位師父,對待每個師父,他都能做到非常用心,有時候,不管師公對他的態度如何,他都能做到恭敬和感恩,這是很難做到的。

我也看到很多師門,師父有用了,就靠師父近一些,師父沒有用處了,就離師父遠了,甚至是根本不聯繫了,已經忘了當初師父給予的幫助。

一個人忘了感恩,他終將失去最寶貴的財富,無法在江湖上立足,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自己在寫作的路上有很多學員,我把“感恩”放在社群文化的第一位置,我深深瞭解到寫作之路,看似在打磨技巧,其實,是打磨自己的人格,人格樹立不起來,寫作之路就創造不起來。

我自己在去年走了些彎路,有些近的學員就離我而去了,這的確是我的錯,但有些學員依然留下來了,而且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那些留下來的人,我在寫作和生命修行之路上,也會全力以赴給到他們支持,一個會感恩的人,值得用心對待。

我也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會感恩的人,感恩是一切的基礎。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4 第四堂課:利他: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利他是最好的利己”,這是我2019年最要用心踐行的。

人的一生有三層機會:

第一層,剛畢業,沒有背景,沒有資源,走到哪裡都感覺沒有什麼機會,很無助,只能自己拼命找機會。

第二層,事業有了起步,到處有人給你機會,亂花漸欲迷人眼,到哪都有賺錢的機會,這就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刪除機會。

第三層,開始漸漸明白,只有給他人機會,才是真正的機會,此刻才知道,利他是機會的破局點,唯有利他才能更好地利己。

在寫作之路上,我真正明白利他這件事算是比較晚的,剛開始新媒體寫作時,我一般不會給人打賞,除非特別打動我的,後來,我看見有些自媒體經常有好幾百人打賞,我覺得很奇怪,我自己寫,怎麼沒人打賞呢。

然後,我就開始研究這到底是為什麼,我發現,他們寫的內容,都比較有價值,寫作中能透露出他們的用心,再者,他們自己平時就經常給人打賞,給人送禮物,幫助別人成長、成功。

那時,我開始漸漸明白,利他是打賞的破局點,然後開始做同樣的事情,慢慢的,這些好運就回到了我的身上,我也經常被打賞,收到其他人的禮物等等。

大家如果經常看我的文章,我大部分的短文,閱讀量都是100多、200多,但打賞的人數有十幾人、二十幾人,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這是寫作之路上,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很多人沒有學到這堂課,結果就不大好,利他這堂課,永遠是自己踐行出來的。

去年我的寫作年度大課,來了3000多人,大部分的人是別人邀請的,而邀請人數最多的幾個人,是我平常給予關心和幫助最多的。

從這一點,我深刻地明白了: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有人問我:寫作到底是幹嘛的?

寫作本質是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和思想,建立信任影響力的,你一直都在賣自己。

很多人搞不明白,一直以為寫作只是練練技巧,然後賣點貨的,把寫作理解錯了,所以堅持不下來,也沒有獲得什麼大成績。

我寫作4年多,現在依然緊密同行的那批夥伴,都是靠我寫作吸引而來的,而且我們一起參與了很多事情,寫作幫我找到了很多同頻的夥伴。

2019,我告訴自己深度踐行: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大舍才能大得。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5 第五堂課:名利:拿起,然後放下

如果我今天粉絲幾百萬,年收入上億,我談這個話題,可能更有說服力。

但為什麼我會把這一堂課看得這麼重要呢?

因為在自媒體這個領域,不乏出現因為名利而被封號的事件,如果仔細數一數,幾雙手都數不過來,對於我們這些人只能算作警醒。

因為我們沒有人家的粉絲量,同時,也沒有真正拿起過這樣的財富和名聲,只能提醒自己:名利是把雙刃劍,越成功越要謹慎。

以前認識一個90後寫作者,很有寫作的天賦,在自媒體領域耕耘了一年多,就寫出很多不錯的文章,後來,開始做寫作培訓,教人用寫作來賺錢,一開課,就拿下了不錯的口碑,全網賣得非常好。

在名聲勢頭上,開始不斷與其他平臺做合作,火了有近一年,賺了蠻多錢,後來寫作課越來越多人來教了,慢慢的,她出現得越來越少了,以前還經常更文,現在基本都不寫了,後來直接離開了這個領域,又回去上班了。

名利往往讓我們越來越看不清自己,經常活在別人的掌聲中,然後就開始不好好做事了,一旦這樣的勢頭出來,倒閉只是時間問題。

一個人經常在聚光燈下,是會滋生傲慢的,傲慢損福,福報沒了,往日的輝煌也就沒了。

幾年前,每每樹立目標,我都會寫上:明年收入要達多少,然後奔著這樣的目標拼命努力,到頭來發現凡是收入的目標,都達成不了。

我看到一個自媒體朋友,今年定了1000萬的目標,他的團隊只有兩人,一月份就已經收了近500萬了,業績目標已經達成了快一半。

除了羨慕之外,還有就是擔憂,論以前,如果能收錢,我就多收一些,賺得多不是挺好得嘛。現在想法不一樣了,我在思考:拿了他們的錢,我能不能給他們提供十足的回報,如果不能,我就不收。

錢只是福報的一種形式,能賺錢的確是有福報的,但亂收錢會消福,福報少了,身體容易出問題,家庭容易出問題,這就是擔憂所在。

看得見的是名利,有錢有名真好,看不見的是福報,德不配位,必有殃災。

一個寫作者在名利的道路上,最好的狀態就是拿起,然後放下,如果拿不起來,就慢慢積蓄力量,等待有一天拿起,然後再放下,如果實在放不下,那就多佈施。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6 第六堂課:責任:承擔才能承載

我每次做寫作訓練營,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問到大家:如果你有100萬粉絲,你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寫作?

大部分的人回答都是一致性的,比如,多傳播正能量,對自己文章有更高要求,多分享有價值的內容等等。

寫作面前,價值觀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當我們都在談流量,談變現,談轉化率時,我們要留點時間談責任,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我去年在頭條上寫文章,有一次追了一個熱點,寫了一個出事的明星,結果文章發出來後,不到兩小時,已經好幾萬閱讀量,底下近千條評論,大部分都在罵這個明星,當時,把我驚呆了,趕緊刪了這篇文章。

儘管我文章的價值觀是正向的,寫出的觀點是客觀的,但讀者不會收斂,該罵就罵,沒有一點含蓄,我認識到這樣的趁流量是錯誤的,甚至可以說缺乏責任的。

後面,我面對到一些熱點時,我非常謹慎地做分析,如果是負面的事件,我很少會寫,我深刻明白:

寫作價值觀會影響一個寫作者的長期賺錢方式和寫作生命力。

沒有承擔,談何承載,更談不上要變得更有影響力了,這樣的方式,影響力越大,負面也就越大。

一個自媒體人,如果做得足夠有影響力,賺錢足夠多,只要出事,必然受到嚴重打擊,幾乎輿論聲勢一邊倒。

這就像明星一樣,只要出事,幾乎所有人都會罵他,嚴重的,還會被封殺,這是為什麼?

後來,我明白了,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唯有承擔,才能承載。

雖然我今天的影響力還很小,但仍然要嚴格要求自己,多付出,少索取,多承擔,少抱怨,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承擔更多的責任。

寫作是一種生命修行:七堂寫作生命修行課(深度好文)

07 第七堂課:信仰:信仰帶來力量

一個寫作者如果沒有對於文字的執念和信仰,很難持續寫出精彩的作品的,信仰可以給人帶來持續的力量。

我寫作4年多時間了,剛開始寫作時,也就做做記錄,反思下自己的行為,導致後來,凡是遇到反省,必然要做輸出,如果只是腦袋想想,都沒有那麼深刻。

2014年元旦,我在麗江旅行時,4天4夜的旅行有很多感悟,但是我就是無法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很失落,我就下定決心,未來一定要把文字功底練好。

這是執念,但這是向上的力量。

走近我的人知道,我是一個素食主義者,吃素快3年了,在吃素這件事上,我是存在執念的,這種執念給我帶來了很多生命的領悟。

有人問我,你是有什麼信仰嗎?

我回答,對於吃素,我是有信仰的,我把吃素理解為我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和底線,一旦突破這條底線,我將潰不成軍。

有些事情,執著對了,就是智慧,執著錯了,就是愚痴,執著對了的信仰,就是智慧,就會給人帶來持續的力量。

作為一個寫作者,有一個教條式的信仰必須執著,那就是:

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希望別人快樂,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希望自己快樂。

寫作者的信仰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點,給更多人帶來快樂,讓更多人向善向上。

我希望在你開始寫作的那一天,就擁有這樣的信仰,希望你的寫作之路越來越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