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等來業績“雙跌”,高鑫零售怎麼了

黑西裝,白襯衫,紅領帶,金絲框眼鏡。一直以來,這都是黃明端的標準行頭。今日份,亦不例外。

3月4日,高鑫零售在香港舉行業績發佈會,作為大潤發中國區主席,黃明端再次出現了媒體們咔嚓咔嚓的鏡頭中。

與他一同亮相的,則是阿里巴巴入股後,高鑫零售的首份年度成績單,可分數卻不是那麼光鮮亮麗,畢竟“跌”字當頭,且是三年來首次“(營收、利潤)雙跌”。

三年,等來業績“雙跌”,高鑫零售怎麼了

這個結果,不是高鑫零售想看到的。原本的“助攻者”阿里,過去一年所做的嘗試,效果不佳,甚至有“拖後腿”嫌疑。

當然,這更不是黃明端預想的結果,局面無疑讓他有點“難堪”。因為很快,他就要成為整個高鑫零售的新掌門。可現在他手裡,握的這個攤子有點破。

按照高鑫零售最新委任狀,黃明端將替任原首席執行官Holinier成為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從事公司特定業務。

64歲的他,已過花甲之年,自信不會“輸給時代”,就像他在發佈會現場從頭到尾保持的那一抹嘴角上揚。可,這個時代會讓他笑到最後嗎?

“跌”字當頭,阿里失色

相比上年,總銷售營收跌1%、收入跌2.9%、淨利跌7.3%,還有同店銷售跌了 1.72%……過去的2018年,高鑫零售交出的成績單,“跌”字當頭。

從公司財報具體看,總銷售營收達1013.15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則為25.88億元。

來源:高鑫零售財報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2018年是(數字化改革)基礎期,在轉型新零售期間投入成本較高。”對著這一串略顯尷尬的數字,大潤發中國區主席黃明端在業績會上給出的第一個解釋是“高投入”。

頭條君查閱財報發現,黃明端口中2018年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擴張大賣場網絡。高鑫零售去年新開24家門店,均為大潤發品牌,截至2018年底共有484家綜合性大賣場門店,其中大潤發407家、歐尚77家。

新增門店之外,去年高鑫零售的大手筆還甩向了“地地地”。從公告可知,透過簽訂租約或收購地塊方式,一年間,其物色了55個地點開設綜合性大賣場,其中37家在建。

物色的這些地塊,無不透露著門店向著更低層級城市下沉趨勢。目前,高鑫零售的門店中約8.0%在一線城市,16.7%在二線城市,45.7%在三線城市,21.7%在四線城市,還有7.9%在五線城市。

借力淘鮮達,推動門店數字化轉型。阿里系淘鮮達項目在去年9個月時間內,迅速拓展至大潤發、歐尚所有門店,實現會員系統、支付、庫存、營銷、物流及供應鏈一體化。2018年,B2C店每日訂單約500單,黃明端表示,希望今年能達到700至1000單。

孵化運營新業態。大潤發與盒馬合作品牌盒小馬已有9家門店,此外,高鑫零售自去年9月開始還運營了一家盒馬鮮生門店,截至12月31日,線上訂單數已佔比近50%。

不難看出,硬件的擴充(需要更多新門店)於高鑫而言,必不可少;而軟件的賦能(阿里的數字化改造),則一度被認為是業績增長的最大發動機。

可從這張成績單中,暫時未見驚喜,阿里“失色”了。

入股高鑫後,阿里啟動了一系列“科技感”爆棚的改造,意在“重構”:線上線下打通(實體門店同時滿足在線客戶和B2B客戶)、大數據選品、聯合採購優勢……

於是乎,淘寶心選、生活無憂等自創品牌進駐了大潤發。“阿里+大潤發”版的盒馬鮮生——中型社區超市盒小馬首店去年6月初開業。

而截至2018年底,高鑫零售已拓展9家盒小馬門店,其中3家自營,6家為合作店。華東佔了7家,東北及華南各1家。

這些動作看著如此光鮮,實際效果平平。也難怪有網友在雪球上公開吐槽:“阿里做平臺和零售服務是專家,做零售直營,就是外行,且行且看。”

畢竟,阿里巴巴新零售名單上的新華都、三江購物等,經歷了一至兩年改造,效果至今有限。

來源:新華都、三江購物財報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無疑,這一切都被投資者、媒體們看在眼裡。而對黃明端而言,這或許已經是最壞的時代,屬於他的“高鑫時代”還是一片光明。

“現在400多家門店(新零售)基礎設施已安裝完成,因此2019年會進入提速期,有信心今年轉為正增長,2020年則為收成期”。

黃明端的“高鑫時代”,來了

昨日,發佈2018年度業績同時,高鑫零售的一紙人事公告,同樣吸睛。

這一次,高鑫零售改了公司章程。從“僅可任命一名或多名董事擔任由董事會決定的業務管理、行政或經營職務職位”變為“業務管理、行政或經營職務職位的人選不再侷限於董事,其中,業務管理、行政或經營職務職位包括但不限於首席執行官。”

緊跟著這則制度變更,下一個“重磅消息”是:黃明端將替任原首席執行官Ludovic, Frédéric, Pierre Holinier,成為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從事公司特定業務。

那些大喊“黃明端,你老了”、“陸戰之王,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時代”的看客們,瞬間都“啪啪”打臉了。如果曾經的黃明端屬於大潤發,那現在的他,則立在了高鑫的頂峰。

黃明端的“高鑫時代”,終於來了。可現在的他,已過花甲之年,脆弱的骨骼,要如何扛起同樣不年輕的高鑫?

猶記得,高鑫零售曾在去年1月發佈公告稱,黃明端已辭任執行董事,阿里巴巴CEO張勇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及主席。

彼時,來自市場的聲音,將這個消息背後傳遞的信號解讀為黃明端“功成身退”、“退居二線”,不過很快得到黃明端親自澄清。

接下來,他堅定地領著大潤發踏上了“新零售快車”,進行了為期近一年大變革。如今,阿里的全面改造還在繼續,而擺在他前面更重要的事則是:整合大潤發、歐尚。

時間回到去年冬天,高鑫零售董事會討論後決定整合兩家公司(大潤發、歐尚)營運總部,並建立聯合營運總部。此外,大潤發將協助歐尚升級IT系統以及整合供應鏈。

更早之前,高鑫零售做了兩件事,為兩個品牌後續整合打下很好的基礎。

家電部門統一由蘇寧易購運營。

去年,蘇寧易購陸續開始改造運營400多家大潤發門店家電業務,並且進駐70餘家歐尚超市,品類涵蓋家電、3C產品、廚房用品等。自2018年6月起,蘇寧開始改造門店,截至年底,家電銷售已出現正增長。

歐尚超市啟動B2B業務。

2018年8月底,歐尚所有門店啟動B2B業務,截至年底,B2B產生的收入同比去年增長了200%,註冊用戶超過48萬名。

而黃明端必須解決的是,大潤發、歐尚作為同一集團旗下、同為大賣場業態的兩個品牌,消費者該如何區分?換言之,大潤發、歐尚必須擁有明顯的差異定位。就如沃爾瑪集團,大賣場業態之外,是高端會員制商超——山姆會員商店。

可以大膽猜想,黃明端掌舵的高鑫時代,歐尚必然會被賦予新的“角色”,畢竟其門店規模,遠遠不如平價親民形象深入人心的大潤發。

B2B業務的啟動或許是個苗頭,如山姆會員商店、麥德龍一樣採取會員制模式,客群瞄準企業用戶和高端個人用戶;或如華潤萬家的Olé,走精品超市的路線,覆蓋多重消費者……

恰如馬雲所言,未來已來,跟不上時代的人就會被時代狠狠拋棄。黃明端顯然還沒有輸給時代,可這個群雄激起的時代,也不會那麼容易放過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