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五虎將和諸葛亮,為什麼還是幹不過曹操和孫權?

鵬友程


三國中的劉備的“五虎上將”名揚四海,主要是他們實力實在是很強大!所謂“五虎上將”,一般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就被並在

《三國志》把他們合二為一作傳記錄在其中,《三國演義》對他們的事蹟進行了精彩的詮釋和說到,讓我們現在一說到三國裡面的英雄這幾個都是家喻戶曉的。他們也被列入清朝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修訂的《四庫全書》其中。

從三國中的武將來說。劉備手下有許多非常出名的名將。作為與劉備的為結拜兄弟的關羽和張飛就是老生常談了。關羽素有武聖之稱,甚至在死後的幾千年到如今都被後人供奉。他的一生就是忠義道德的體現。不僅如此,青龍彎月刀更是被他使用得刀和人合一。關雲長刮骨解毒又是流芳百世的傳奇,關雲長不被金錢富貴所迷惑,千里走單騎回到自己的兄弟身邊更是對忠義最好詮釋。

張飛雖然有點魯莽,但他很勇敢。長坂坡怒氣大喊了一聲,曹軍都不敢追了上來,都被嚇了一跳回退而去。在後來與魏國將軍張郃的戰鬥中,更是勢不可擋,張郃被打得只剩下頭盔和剩下十幾人處於危難之中後來落荒而逃。另一個將軍是趙子龍。趙子龍最著名的故事是長坂坡戰役的騎救主。他帶著一把銀槍,進進出出,終於找到了阿斗,保護好並留下了蜀漢事業的接班人。而趙子龍一生基本沒有輸掉任何一場戰鬥。既不像關羽那樣傲慢,也不像張飛那樣魯莽。在很多人眼裡,趙子龍簡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剩下的兩位五虎大將的馬超本是關中諸侯,但是在當時也應該是一代梟雄了。當初,他帶領軍隊在反擊曹操時當時差點將曹操幹掉,從此名聲遠揚且威震天下。而老蔣黃忠更是老當益壯不輸其他幾位大將,他的弓箭用得更是百步穿楊,百發百中,在一場戰鬥中親手斬殺夏侯惇,這真的是勇猛異常。

現在問題應該凸顯出來了,劉備有五虎將和諸葛亮最強陣容,為什麼還不能統一中原?原因很簡單。

最主要的是不太相信自己身邊的人才強將。劉備雖然有仁義之譽,但他畢竟也是庶出所以難免會太狹隘,而且他的工作是以小圈子為基礎開展的。看看劉備平時的日常工作。第一層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這兩個是他們絕對的信任,他們是第二和第三兄弟。這就難免讓其他強人將士有所顧忌,怕投靠劉備最終也不能重用。

這也不說劉備不相信人才,但是主要是當時時代太亂,他們哥仨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怕過於盲目失去所有,但是終歸是太過於謹慎小心的性情讓劉備不能統一中原,

例如當初主要龐統投靠劉備後,劉備對龐統非常不信任。在如何奪取益州上,龐統幾次勸他,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贏了益州。劉備不聽,龐統只能鋌而走險在落鳳坡遇險身亡。如果劉備能夠稍微信任龐統,給他足夠的兵力,稍微在權力上制約他,那麼龐統就不會死,奪取益州後整個三國的格局肯定會改變。

劉備不重用人才還比如派馬超去守荒涼之地,被安排在抵禦羌人的邊防陣地,極少參與重大戰役。還有趙雲安排在身邊做保鏢不參與作戰,這個能在曹營七進七出的猛將去大材小用的放在自己身邊做護衛。

這對待人才的方法太奇葩了,簡直到了殺雞用牛刀的份上,說到底還是不太信任除了關羽和張飛外的人才,搞小圈子文化終究也只勉強平分天下,做不到統一天下的霸氣。

反觀是人才就用的曹操那可就是不能比了,只要是有才能之士都留在身邊重用,無論貧富貴賤都不在乎,人才願意前往,這是其最後取勝的關鍵


人間和煙火



出山虎282


感謝友友的好問題。我理解友友的意思:友友是想問為什麼蜀漢政權人才鼎盛,卻幹不過曹操和孫權?如果以史實而論,恰恰相反,蜀漢的快速敗亡就在於它的人才梯隊斷檔了,人才匱乏


(千萬別信他的!個個都是人才?至少蜀漢政權在創業一代的人才凋零之後,就不是這樣了。)

首先,所謂的“五虎上將”?我們要回歸史實

所謂的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裡羅貫中先生和毛宗崗父子的藝術創作。而源頭就是《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這是把他們這五個人放在一起的開端。而之所以如此,原因只在於蜀漢集團的武將中,只有他們五個人被追加了諡號,時人議論認為很榮耀。

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

而現實中,在公元220年三國對峙局面正式形成的前後,關羽(220年)、張飛(221年)、馬超(221年)、黃忠(220年)都相繼離世,剩下的趙雲。而且趙雲也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在諸葛亮的初次北伐中,趙雲還因為兵少在箕谷兵敗失利,只是因為在此局面下聚眾堅守,沒有釀成馬謖式的完敗。此役之後被從鎮東將軍降格為鎮軍將軍。


(所謂的“五虎上將”只是後人的文學創作。而且更關鍵的是他們只屬於蜀漢政權創業的一代,那然後他們都凋零之後呢?)

可見,所謂的“五虎上將”,在三國對峙局面形成後都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說到這裡,我們不能被文學創造給帶偏了,對不對?

其次,所謂的“文武鼎盛”?其實是人才斷檔

關張馬黃趙五人之後,蜀漢政權再無突出且堪當大任的將領。諸葛亮之後延續北伐大業的姜維,還是諸葛亮在初次北伐時招降的,而非自己培養的。關於這一點,從張儼袁準關於諸葛亮的“七問七答”中就有論述。

(張儼)又問諸葛亮始出隴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應之,若亮速進,則三郡非中國之有也,而亮徐行不進;既而官兵上隴,三郡復,亮無尺寸之功,失此機,何也?

袁子曰:蜀兵輕銳,良將少,亮始出,未知中國強弱,是以疑而嘗之;且大會者不求近功,所以不進也。

張儼是奉吳主孫皓之命於寶鼎元年(即公元266年)來弔唁司馬昭。這段對話就在266年。此時距蜀漢政權滅亡(公元263年)不過三年、據諸葛亮離世(公元234年)不過29年。這兩個人,張儼是蜀漢的盟友吳國主管外交事物的大鴻臚,袁準是曹魏和西晉時的著名學者。對話時,蜀漢、諸葛亮都成了歷史名詞,既不牽涉兩國關係和現實博弈,所以評價相對公允,值得采信。


(張袁二人的“七問七答”,對於瞭解三國那段歷史、特別是諸葛亮與蜀漢政權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通過對話,我們看到在蜀漢的敵國的視角,蜀漢的兵是有戰鬥力,但是缺失良將。在接下來,兩人又提到了蜀漢的人才短缺問題。

曰: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此非急務,何也?

袁子曰:小國賢才少,故欲其尊嚴也。

這次又提到了“賢才少”。二人一共交流了7個問題,其中就有兩處就到了蜀漢的人才問題。而且,諸葛亮以遠見、忠誠和善於治國等著稱千古,但似乎缺失善於建立人才隊伍和人才梯隊的記錄,這就是蜀漢政權最早滅亡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形式上的二把手、事實上的主政者,對於人才隊伍建設不可能關注。這在他的《出師表》中是有體現的: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問題是這些“貞良死節之臣”身故之後,該用誰呢?

最後,所謂的“三國鼎立”?其實是一場接力賽


(三國,從三家創始人登上歷史舞臺算起,前後近90年。比的是什麼?是一時的人才鼎較量嗎?)

三國,狹義而論是從公元220年曹魏代漢到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天下。但廣義而言,時間要長的多。如果從寬廣的視角而言,三國鼎立、三國博弈是一場接力賽,需要一代代的接力。

從董卓禍亂朝政之後(公元190年)到曹魏代漢,這三十年間三家的表現都堪稱上乘。東漢大亂世、群雄相爭,能在此局面中脫穎而出,堪稱表現人傑。三家中起點最低的無疑是沒落的皇族劉備了。他能在亂世中爭到立足點,建立自己的基業,離不開以諸葛亮、龐統和法正等人為代表的文臣和以關張馬黃趙等人為代表的武將的優異表現。

如果三家比較,既然能成鼎立之勢,就說明創業的一代人難分伯仲。可是三十年的時間足以消耗盡整整一代人,要將霸業持續就需要接下來人才梯隊的建設和湧現,就是要建立和建設“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

我們要注意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對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等人才的評價更多是忠誠度:“貞良死節之臣”。對於他們的“能”與“才”等談論不多,另外通過蜀漢帝國和盟友的視角,其實蜀漢在“第二梯隊”就已經開始相形見絀了,更遑論“第三梯隊”!


(《出師表》其實表述了諸葛亮的隱憂。此在於後主劉禪的人事路線,更在於即便“親賢臣”,可是他們都在哪呢?!)

總之,蜀漢的快速滅亡,根子就在於人才的匱乏,說到底敗在人才梯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