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行舟: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第一次关注到彭飞还是在《中国好歌曲》的节目中,当时电视镜头不但会聚焦台上的歌者,也常扫向旁边的伴奏乐队,其中尤其是一个脸缀小胡子,一身黑衣,扮相酷酷的小提琴手很引人瞩目,也总给他亮相的机会。

当时很纳闷:那个拉小提琴的小胡子是谁,老给镜头,很牛逼吗?!

结果从网上一查:嚯!确实牛!

彭飞,国内鲜有的专业爵士小提琴手之一。

后来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彭飞是很多电视节目的幕后音乐团队主谋,他的作品被广泛用于广告、纪录片和影视剧,也常为蔡健雅、林宥嘉、孙燕姿等流行歌手编曲,其中为号称“改编小王子”的胡彦斌,合作编曲二三十首有余。

彭飞个人资料

中文名: 彭飞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沈阳

出生日期: 1978-08-05

职 业: 爵士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

毕业院校: 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第三个月、卷珠帘、当你老了、从前慢

主要成就: 第26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作曲人” 、第16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爵士/蓝调艺人”。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彭飞的音乐之旅

2006年3月,与胡彦斌首次合作,为专辑《音乐密码》中的歌曲《一年前》担任编曲;8月,为赵可制作专辑《梦境》,这也是他首次独立担任音乐专辑制作人。

2009年凭借为林宥嘉的《眼色》编曲,获得新加坡Fresh Music Award亚洲华语地区最佳编曲人提名

2010年4月,获得“中国数字音频大赛”最佳歌曲编曲第一名

2012年7月,加盟东方卫视《声动亚洲》音乐团队,担任音乐总监。

2013年6月,加入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音乐团队,担任编曲监制。8月,担任郑赟首张专辑《Classics Songs》的制作人。

2014年1月,加入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第一季音乐制作团队

,担任编曲监制,为霍尊的《卷珠帘》编曲。

2015年1月9日,发行个人首张创作演奏专辑《第三个月》;同月,再次担任《中国好歌曲》编曲监制。

2月,加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团队,担任歌曲《当你老了》和《从前慢》的编曲。

4月10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孤独者的遐想”彭飞个人作品音乐会。

6月,凭借专辑《第三个月》入围第26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并最终斩获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

9月,参与电影《港囧》的电影配乐创作。12月,再次凭借专辑《第三个月》斩获第16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爵士/蓝调艺人”

释怀常石磊;彭飞 - 第三个月

2016年1月,加盟莫文蔚“看看巡回演唱会”制作团队。4月,为电影《火锅英雄》创作制作电影配乐,并发行了音乐原声带实体专辑。7月,加入东方卫视极限挑战音乐团队,创作主题曲《男人的事》。

2018年,分别为电影《西虹市首富》、《超时空恋人》等编曲配乐。

2019年1月,为大型史诗级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编曲配乐。

执着追梦最终一晚成名

彭飞五岁学琴,九岁进沈阳音乐学院附小,十七岁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原本摆在彭飞面前的路一眼看得见尽头,无非是进交响乐团当一名职业小提琴手,但他不满足于此,于是转道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乐的演奏、写作和编曲。

习琴一年后,求知若渴的他还是不满足于现状,于是他再次报考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连跳2级,继续在国外深造学习,2003年,他成为国内第一位获得爵士小提琴演奏专业学位的音乐人。

毕业后,彭飞还是选择的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专注于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在彭飞10多年的工作中,他起初与胡彦斌合作,后来又为林宥嘉等一线大牌歌手创作谱曲。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2012年至2014年,他还先后加入《声动亚洲》、《中国梦之声》、《中国好歌曲》音乐制作团队,2014年名动一时的《卷珠帘》便由彭飞编曲完成,就这样,他在这些优秀的团队里不断学习和探索着。

2015年1月9日,彭飞发行了个人首张创作演奏专辑《第三个月》,并凭借该张专辑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和第16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爵士/蓝调艺人奖。

也因此被邀请加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团队,担任歌曲《当你老了》和《从前慢》的编曲。

2015年春晚《当你老了》这首歌曲播出后,出乎意料的大获好评,扣人心弦的曲调配合着充满诗意的歌词,瞬间秒杀亿万听众,也成为了当时大街小巷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的编曲正是——彭飞,当然也是从那时,彭飞真正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线。

行舟乐评:彭飞对待音乐是极为认真的,他制作的音乐要不惜工本。他放弃市面上流行的电脑合成音乐技术,坚持现场演奏同期录音,这也使得他制作出来的音乐听起来能更好地还原演奏的质感和饱满度。这样认真做事的态度,成功也是必然。

跨界挑战进军电影音乐

成名之后的彭飞又开始了对自己新的挑战,他不满足于单纯为歌手或节目编曲创作,开始把目光转向电影音乐,与他而言,这是一次跨界的选择。当时的华语音乐市场,音乐的表现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吸引了来自不同的创作者都开始投身并开发于这块领域,彭飞也在那是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员。

2016年对电影《火锅英雄》的配乐也算得上是彭飞在电影音乐这个领域上的第一次新尝试,他与赵英俊的合作,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反应。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火锅英雄》本身就是一种多元角度的杂糅。黑色喜剧与犯罪电影,再加上青春、家庭、罪案、山城这样多元素的存在,这就让配乐本身也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后摇风格,迷幻电子,交响乐队创造出的传统配乐,甚至一些实验音乐的影子,始终让人无法给这部音乐的风格定义一个明确标签。

彭飞就在整个创作中较多的使用电吉他作为贯穿全片的一种符号,在剪片过程中贴上的一些后摇风格的背景音乐,成为整个电影在初剪时期的音乐基调。

彭飞说:

“之前我一直做流行音乐,但是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了挑战性,反而做影视音乐变成了一件更好玩的事。影视作曲涉猎的风格、音乐语言更丰富一些,这对我来说是有吸引力的。”

2018年彭飞又尝试为喜剧电影配乐,《西虹市首富》的票房大卖和插曲《卡路里》的脍炙人口也在侧面说明了彭飞的成功。

这部电影的配乐一时间得到了很多公认的好评,很多读者评价:

本来特别夸张有点无法接受的喜剧,彭飞配完你就觉得,他(它)就该这么夸张,一切都是合理的。

影片当中的很多配乐在人们看来,有点略显夸张却也能让观众们接受,在风格上也更显多元化,让观众能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例如其中的曲目《首富》,用合成器管乐的做出来声音,给了一个人们印象中香港阔佬出场的感觉。

在这次的整体创作上,彭飞的变化也比之前更大胆,华尔兹,玛祖卡,disco复古风格全部都有用到,在最终效果上相较之前也算是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了。

行舟乐评:跨界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音乐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的彭飞,他喜爱挑战又敢于挑战,这也在无形之中一次次增加了他成功的筹码。他在华语电影音乐上做着一次次的尝试和创作,真心希望他能在电影音乐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再次跨界挑战舞台剧作曲

从最开始一直做流行音乐,到后来伴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流行音乐的语言越来越简单,歌曲寿命越来越短,最终彻底变成一个快销品,彭飞及时转战到电影音乐。

在电影音乐的制作道路上涉猎不同的风格,丰富更多的音乐语言,在戏剧表现力上不断修行,彭飞再不断学习的路上再一次选择跨界——挑战舞台剧作曲。

2019年1月,彭飞强强联手中国首获格莱美奖的录音陆晓幸操刀制作,为大型史诗级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进行舞台音乐的编曲,这也是他现阶段音乐路上的又一大突破。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这一次,他在这部舞台剧的配乐中,同样采用了电影工业的制作手法,和以往舞台剧创作提前写好配乐作曲不同,彭飞一直蹲守在排练现场,依照每一幕场景和传递的情绪,不断修改重写,在音乐上进行度身定制。

与市面上的电脑合成技术不同,彭飞坚持现场演奏同期录音。曲中包含丰富的古典音乐元素与中国西南民族音乐风格,每首歌曲都可听到彭飞亲自上阵的小提琴独奏、笛子的悠然欢快、单簧管的意犹未尽、长笛的清脆入耳、弦乐团丰富的质感与饱和度。

音乐风格与剧情完美契合,《最后一头战象》的音乐不仅只是背景音乐的铺陈作用,而且还是本剧的一大亮点,相信在后面也一定会再次得到观众们的认可。

彭飞自己坦言:

对于音乐创作来讲,他在对戏剧表现力上的修行还在持续的摸索。虽然现在也抽时间去恶补很多经典电影来充实创作,但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舟乐评:从儿时的成长到如今的工作,彭飞的生活里从来没有缺少过音乐,他用不同的形式诠释着对音乐的热爱,力求把音乐的种子洒在个个角落。认识他不需要公众号的推荐,不需要微博的热搜,仅仅看两三部热播的电影,就会看见片头跟音乐有关的,总会出现他,他是一名独立音乐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盛放出不一样的烟火。

10多年来成绩斐然,然而彭飞的微博粉丝只有八千多人。能够安然享受音乐,处于名利之外,才是美好人生的追求,比起明星,彭飞多了才气与自由的空间。

行舟乐评:彭飞,隐藏在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音乐人

行舟

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