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有一點讓我深為著迷:他們總能創造出生動有趣的配角。


科恩兄弟電影中的主角有血有肉,但常常略顯古板,而他們的世界裡卻充滿了古怪而獨特的配角。

主角身邊的這些角色常常會出現在桌子後面,或櫃檯後面。這些次要人物的次要之處,僅僅體現在他們短暫的出鏡時間上。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喬爾·科恩(左)和伊桑·科恩



在許多電影中,主角身邊的配角們要麼宛如空氣,要麼餘味寡淡,但在科恩兄弟的電影裡,次要人物可以從主角和反派一樣有意思。

科恩兄弟能用寥寥幾筆塑造出有趣的角色,這項能力在《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中至關重要,由於電影採用了短片集的形式,每個角色都只有很短的出鏡時間,而恰恰是在這短暫的時間裡,我發現自己對於這些角色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對一般電影裡主人公的關注。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在科恩兄弟的處女作《血迷宮》中並沒有這樣的角色。但在他們的第二部作品《撫養亞利桑那》中已有了苗頭。

此後,次要人物的比重在他們作品中逐步上升,兩兄弟想要快速突出這些角色給觀眾留下強烈的第一印象。

他們用了很多方法,比如誇張的服飾,或行為方式,或鮮明的情緒。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以非比尋常的方式呈現這些角色,有時運用一些細節,比如指甲上的塵埃,或是角色的姿勢,或者是口音。他們也會大膽地讓這些角色暫時佔據畫面中心。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有兩種通過選角突出配角的方法,第一種是選用長相奇特的無名演員,我們第一眼就會被這樣的人所吸引,科恩兄弟素來對長相平庸的演員不感興趣,他們要的是絕不是毫不起眼的臨時演員。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真情假愛》


第二種方法是讓知名演員出演小角色,這在他們近期的作品中比較常見,如《凱撒萬歲》中喬納·希爾的角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電影中只出現了1分40秒。這類似的情形在《撫養亞利桑那》中就有了,他們只讓M·埃梅特·沃爾什出現了兩個鏡頭。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凱撒萬歲》喬納·希爾形象


更重要的是,這些配角之所以搶眼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並不僅限於填補空白,他們往往擁有主人公想要的某種東西,或是主人公前進路上的絆腳石,為主人公制造障礙,或者他們本身就是障礙。

這些配角的存在真真切切的影響著主人公,這也使得他們本身成為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定程度的精細與慢節奏,對主角的塑造卓有成效,但想要迅速塑造一個令人深刻的配角,往往就沒有那麼多精細的餘地。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科恩兄弟的電影有很多特質,但其中就不包括精細,他們的喜劇電影呈現的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誇張風格,對快速塑造這類配角尤為合適。但他們也會以更為微妙的方式,將一些技巧運用到劇情片中。

這些鮮活的配角,使得電影中的世界更加寬廣,有深度。觀眾會感到主人公所棲居的世界充滿生氣,比人物本身更為廣袤。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醉鄉民謠》(2013)


科恩兄弟顯然更關心這些角色,從對人物的塑造、指導到選角,他們傾注的心血不亞於對待一個主角。

我想這也是值得的,當然各位演員功不可沒,他們出色的演繹了這些絕妙的配角,但只有科恩兄弟對於細節的專注,以及略顯誇張的風格,才是他們得以創造出這些難忘配角的關鍵法寶。


科恩兄弟:配角的運用也是門藝術

「電影實驗室」 是聚焦影視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包括影視及泛媒體領域資訊、電影解析與批評,以及視頻音頻平臺等未來影視內容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