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浪矢解憂雜貨店》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文/白來先生

圖/來自網絡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因為時間線的交錯,初次看的觀眾可能會覺得有些燒腦。畢竟原著小說的作者可是新本格的代表人物,東野圭吾。

沒關係,我來解剖一下,應該會清晰很多。

首先,這部電影大致可分三個過去的故事和一個現在的故事。

第一個過去的故事: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魚店音樂家是悲傷的故事,但不俗套。

魚店音樂家並沒有在東京幹出一番事業,屌絲逆襲,名噪一時,他的結局恰恰相反,令人始料未及——生與死的改變。

音樂家由生變成死,小女孩芹由茫然變成充滿希望。

這幕的高潮點是芹在海邊沙灘上的獨舞。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另外,我很喜歡那把Gibson的木吉他。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第二個過去的故事: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在這個故事裡,遺孤映子和浪矢店主回信、孤兒院火宅三件事情關聯起來。音樂家拯救了芹的弟弟,芹拯救了映子。

跳到影片最後的片尾曲,芹登臺演出的時候,身後緊緊跟著一個穿西裝女子,正是映子,她成為芹團隊中的一員。這樣的劇情設計可謂巧妙。

另外幾處蒙太奇的剪輯也很不錯,比如說三個盜賊點起火爐的瞬間,切換到1980年1月同樣的火苗。

這一幕高潮點在……額,這幕沒有高潮點。說實話,這段相對來講有些乏味。

第三個過去的故事: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在第三個故事裡,我猜測燒掉孤兒院的兇手要出場了!沒有想到說的是另個故事——循環到三個盜賊在片頭的入室劫持,即

現在的故事。哈哈,作者厲害!

這幕的高潮點在封閉式的結局,三名盜賊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無法逆轉的、積極向上的。

如果是科恩兄弟或者大衛-芬奇這樣的裁縫,一定會剪輯成嵌套的無限循環——結局會是這樣的,大家感受一下:

三人等待天色已晚,聽到某處房屋發出慘叫,進入一看,發現居然是那個叫做“迷失小狗”的女人昏倒在地,身後傳來黑幫追擊的腳步聲,三人驚恐萬狀狂奔在夜晚的街道,打著手電筒,躲進一家被廢棄的雜貨店,店面叫做“浪矢”……‍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深夜,三個入室賊離開雜貨店後,開始奔跑,街上店鋪的廣告牌和街燈陸續點亮,三人轉了一個圈回到起點:雜貨店門口。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由此我想出一個劇本:離開雜貨店三人開始奔跑,這條街上店鋪的廣告牌和接頭陸續點亮,接著周遭的一切變成1980年的樣子,他們跑回到22年前,他們住進廢棄的雜貨店,以店長的名義寫信。雜貨店內一晚,外面32年。第二天太陽出來,一切恢復正常。

其次,讓我來挖掘一下穿越時空的科幻內核。

我只聽說過聖誕老人有一個神奇的口袋,能夠掏出無數個禮物送給小朋友,誰知道浪矢老人也有一個神奇的投信口,一封接著一封地接受著來自未來的信件。

在這間雜貨店裡,就像是坐上機器貓的時光機,可以遇見過去的人,但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亦可收到來自未來的信。這是一個令人交口稱讚的點子。

想象一下你在四面牆壁加天花板和地板的封閉式空間裡面,房間外面的世界轉瞬變化,而你在房間這部時間機裡面,完全看不到外面是怎麼變化的,心裡得有多著急!

投信口像兩個平行世界的交叉點,像蟲洞,像《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手持箱子。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眼睛看到的長、寬、高 + 時間軸 (老頭的時間和三人的時間)+ 平行世界(老頭的世界和三人的世界) = 五維空間。

浪矢老頭其實是一名在野的基礎物理學家,潛心研究一生,終於取得製造蟲洞穿越於平行世界的偉大成就,製造成收信口以遮人眼目,不願意公佈,防止被他人利用,隱姓埋名終其一生只願做雜貨店老闆。

沒有錯,這就是該電影的科幻內核。

白來評分

40 < 總分 <50:好電影

50<= 總分 < 60:不容錯過

60<= 總分:經典之作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電影源自東野圭吾,解讀它的時間線和科幻內核

劇本(20 points):18

包括故事、鏡頭、對白、剪輯等

畫面(10 points):8

包括色調、曝光等

表演(20 points):12

配樂(10 points):4

優秀的配樂可以事半功倍

後調(10 points):6

包括觀後回味、感觸、重複性觀看的意願等

市場價值(10 points):8

包括大眾的接受程度、需求度等

總分(80 points):18+8+12+4+6+8= 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