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最近幾天,打開新聞看見的都是《啥是佩奇》,可以說,這個僅僅5分鐘的廣告片,已經佔領了你的朋友圈。質樸的畫風,讓千千萬萬人看著看著就哭了。尤其在看到爺爺把那個鼓風機改裝的佩奇拿出來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對長輩的觸動,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種親情的溫馨,打破了小豬佩奇動畫片在觀眾心中的快樂印象。徹底的被這支親情治癒的短片給征服了。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在常規的公益廣告裡面,更多的是圍繞著父愛和母愛去進行創作,比如央視的小鴨子洗腳,就是以介紹母愛為主。但是在這部《啥是佩奇》裡面,主人公是一位年過花甲的爺爺, 為了滿足孫子的佩奇之夢,真的是抓耳撓腮,急的是滿頭大汗,又是查字典,又是問鄰居,還不惜通過廣播詢問同村的村民,最後通過村裡一個在北京當過保姆的弟媳婦才知道這個佩奇是個什麼東西。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找來一個鼓風機,又打磨,又刷漆,還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改進,為的就是讓它看起來像小豬佩奇。當最後見到孫子的時候,充滿儀式感的把她用紅布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像傳家寶一樣拿給孫子,老人家這份淳樸而又深沉的愛,讓我覺得如此的厚重,淚目的同時,腦海裡也幻燈片似的的再回憶自己的長輩。在中國這個以親情為重的民風民情中,導演表達出的隔代親,更能讓無數的觀眾感同身受,因為我們也是被這樣濃濃的愛包裹著成長的。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通訊設備漸漸成為了我們交流感情的工具,但是與之俱來的是,交流面對的,也變成了冷冰冰的手機。當我們在自由自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智能空間的同時,我們的父母卻像個孩子一樣,一點點的想要融入我們的世界,他們帶著老花鏡,用一下午的時間可能都沒辦法學會怎麼用微信給孩子發信息,你前腳跟他們說完簡單的操作,他們轉眼間就忘記了,你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他們已經老了,當你靜下來看看他們的時候,竟然發現,白髮早已悄悄的爬上了他們的額頭和鬢角。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佩奇,這個長得跟抽風機一樣腦袋的粉紅色小豬,可以說是當下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個動畫片形象,很多父母也都是耳熟能詳。但是對於身處山區的爺爺眼裡,這都是非常新鮮的玩意,一個村裡可能都沒幾個懂得。他們一直努力的想要拉近跟我們之間的距離,哪怕是翻山越嶺,但是到了最後,才發現到頭來是一場空,兒子打電話說不回來吃飯的時候,爺爺眼裡的,我相信是含著淚和無盡的失望的。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當爺爺把費盡心思做好的的佩奇拿給孫子的時候,很多觀眾都被這個搞笑的佩奇給萌翻了,笑一會就覺得有點想哭,覺得心裡有點堵,更讓人心疼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短片裡的情景可以說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還原,這種親情之間往往都是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留守山區的父親、城裡買房的兒子和孫子,三代人之間的交流阻隔,根本就不是一個小豬佩奇那麼簡單!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導演在被採訪的時候告訴記者,這部短片拍攝僅僅只用了兩天。之前在這裡曾經拍過影片,對張家口的這個縣城也是比較熟悉,而且離北京也不算遠。主人公的爺爺就是當地的村民,完全的路人出演,整個影片都是業餘演員本色出演,正是這樣的陣容,才讓我們感覺到影片的高度真實,傳遞的這種價值觀也是讓無數觀眾認可的,那就是闔家團圓。在這個舉家團圓的節日即將到來之際,也算是一部相當正能量的片子。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被生活和現實隔絕的老一輩,就像是一座孤島,社會高速發展的浪潮把他們推得遠離我們的世界。《啥是佩奇》影片裡的爺爺,更是中國無數父母的真實寫照:攢了一輩子的錢都花在兒女身上,這件卻連個手機都不捨得買;打一個電話就能弄明白的問題,自己就非得執拗的去費勁功夫;明明對兒子孫子非常想念,但是也不願住在一起跟孩子添麻煩。他們對於孩子的愛意,就想那個老舊而又真摯的鼓風機佩奇一樣,非常的質樸、落後,但是卻讓人從心裡溫暖。他們只是想簡簡單單的愛你,奈何無情的科技發展讓他們慢慢跟不上我們的腳步,只要孩子能夠過得開心,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啥是佩奇》5分鐘的心靈治癒短片,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我們都是在想,等自己條件好了再去孝順父母,他們也不會要求我們什麼,但是等著等著,就發現,再也沒有機會了!我們成長的速度太快,父母根本就追不上我們的腳步,這個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回過頭去陪一陪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對小豬佩奇感到陌生,但是我們一定不能父母對我們感到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