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另類心理療法:來,去監獄住一晚

韓國另類心理療法:來,去監獄住一晚

韓國除了流行文化最著名,工時長、自殺率高、考試嚴苛也聞名於世,在當地令人窒息的氛圍中,出現一種極端減壓方式,就是鎖自己進監獄,以擺脫躁狂韓國生活的束縛。

要擺脫日常生活枷鎖,白領麗人樸惠利(音譯)就是以“入獄”作逃避方法。她說出一句極諷刺的話:“這座監獄給了我一種自由之感。” 她花費 90 美元,只為在模擬監獄中享受 24 小時與世隔絕的時光,暫時逃離令人窒息的氛圍。

自 2013 年以來,位於南韓洪川東北部的模擬入獄計劃“監獄在我心(내 안의 감옥)”已接待了 2,000 多名“囚犯”,其中大多是承受巨大壓力的上班族及學生,想在嚴苛的工作和學術文化氛圍中暫時歇息。

樸惠利坐在一個 5 平方米的牢房中說:“我太忙了,其實我不應在這裡,因為手頭上仍有工作。 但我還是決定停下來,為了更好地生活而重新審視自己。”

雖然是付費“入獄”,但“監獄”的規則仍然嚴格: 不得與其他囚犯談話、牢房沒有時鐘,亦要交出手機。監獄客人會分配到深藍色監獄制服、瑜伽墊、茶具、筆及筆記本。他們要睡在地板上,房間內設有小廁所,但沒有鏡子。 菜單中,早餐有米粥,晚餐是蒸燉紅薯及香蕉奶昔。

外面才是監獄


“監獄在我心”聯合創辦人盧智香(音譯)解釋,建立模擬監獄的靈感,來自她的丈夫權永錫(音譯)。權是一名經常要一星期工作 100 小時的檢察官,這樣的生活令他不禁想“寧願單獨監禁一個星期休息,感覺會更好”,這就是模擬監獄的開端。他說:“至少沒有人,沒有電話找我,期間不會吸菸,也不喝酒。”

盧指,有些顧客在開始之前,仍會對在監獄牢房裡待上 24 到 48 小時感到擔憂,但“曾留過監獄後,人們會說:‘這不是監獄,真正的監獄是我們要回歸的地方(工作場所)’。

再入獄的客人認為,由於該處沒有甚麼設施,反能令人迴歸精神層面。權永錫說:“不再每週工作 100 小時了,我正在將工時減少,現在帶給我快樂的是,看到留在這裡的人感覺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