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文|薛静雅

浙东宁海湾湾尾的北岸是一道长长的曲尺形山岗,祖先以此给它取名为“长山岗”,我曾经打趣写了一句“宁海湾海宁,长山岗山长”。它的东南角海岸呈90度,突伸于海里,形似半岛。山岗的北端尽头处是峡山村。薛岙就坐落在这个东南角上,薛氏百姓聚族而居。薛岙又分上岙与下岙两个村,上岙在岗顶,下岙在岗脚,山坡上也建满了民房,从对岸望过来,两村没有明显的分界。进入下岙村的马路是一条沿海马路,从邻村蒋家村村口开始,自西向东一直贯穿到村尾。下岙村民房,纵向沿着马路建造,横向沿坡而建。上岙村民房集中在山顶,自顶部山窝向四周扩散而建。去上岙有一条可通车的主路,从蒋家村村尾的马路处开始爬坡,横穿过岗头,再从下岙村村尾下坡,与马路汇合。这条跨岗山路大致成了上下岙两村的分界线。除了这条主路,上下岙之间的通道很多,起码有七条,但都很陡,直上直下的,通不得车。沿海公路为总纲,与这些通道以及村里的坑坑弄弄编织出一张网,薛岙全村上千户人家就由这张网缠络着。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从南宋绍兴年间繁衍至今,已有四千多人口。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村人打破族规,竟然同姓结婚,还一时成了风尚,为的是不让漂亮姑娘流失外村。这也导致乱了辈分,太公娶孙女,太婆嫁孙子。同姓不同族的两人见面时说的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而薛岙人,同姓同族,却是“八百年前是一家”呢!近二十年来,村人都往城里跑,如今人已散,只剩老弱守着家园,偌大一个村庄竟也冷落了。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三四十年前,我读小学时,薛岙还相当繁荣,那时水上交通发达,薛岙码头是宁海县最大的码头,除这个大码头外,沿岸还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码头与道头,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村里人身穿从上海买来布料做的服装,脚穿从上海买来的皮鞋,嘴里嚼着从上海买来的泡泡糖,看起来与宁海城里的关系远不如跟上海密切。一个渔村俨然就是一个港口小城市。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那时,薛岙乡中小学堂就在上岙村,位置处于山岗的最高点。山岗上有一个小庵,薛岙人就习惯称岗头顶为山头庵。学校西边有一个水库,叫山头庵水库。下岙人许多自留地也在山岗头,大部分是在水库西侧。有人扛着锄头出门,邻居问他去哪里,他说山头庵去,邻居就明白了,他到山头庵的自留地去。我的家是在下岙马路中段位置,去上学,走的是最短的那条路,也就是离家最近的上山路,一条近二米宽的鹅卵石台阶路。路口左侧是邮电局,右侧是供销社。爬一小段路,经过邮电局山墙,就是薛岙乡政府大门口,我家正好在公社磡头下、邮电局贴隔壁。乡政府门口处向右拐个弯,是信用社,走过信用社前门一段平路,左拐弯上山时,右侧是一长溜坐南朝北的两层楼民房。上学路上,我都是匆匆赶路,不敢有片刻逗留。有几年,我总能看见一位学长勤奋读书的身影。这位学长的家是这排民房的山墙间,处于供销社后头,他家的道地与前面供销社房顶差不多相平。砖瓦粉壁,石砌墙裙,黑漆木门,石子道地,道地前是供销社的玻璃钢瓦、人字形房顶。道地既是排屋过道,又是他家的私人空间,道地南边,靠近磡头的地方摆放着几盆红红绿绿的花草,那是用废弃的搪瓷脸盆装泥土种的。每次上学经过他家山墙时,若天晴,我总能看到他手捧英语书,徘徊在道地里,大声诵读。若下雨,他就掇把凳子坐在门槛内捧书诵读。这位学长瘦高个,白净瘦长脸,衣服也穿得干净利索,看起来甚是秀气,十足的书生。我们两家没有任何交集,大人可能认得,而孩子就成了陌生人。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后来有没有升学,有没有读大学,都一概不知。但他无形中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每每看到他勤奋的身影,我就会加快脚步赶赴学校。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那位学长家的后磡上,又是一长溜朝南民房,靠近路边有一个菜园子,紫花木槿树篱笆,园子里种着各种菜蔬。继续爬坡,房子开始变得稀疏,以平房为主,前院也变得更大。这时我不直接上山,向左拐进一个院子,来到同学英子家,叫上她一起上学。英子一般也已经在家等我。然后两人从她家院子的东侧小路上山。小路不再是鹅卵石铺砌,而是粗制的石阶路。不久就走出了村子,沿路是高高低低的自留地。爬到山顶,是一长块大草坪。逢夏天雨日,我们不走草坪的隆起处,专走凹槽地。碧草沟里,积着清澈的雨水。穿着塑料凉鞋的我们匆匆踩踏在沟里,草柔柔地抚摸双脚,痒痒的,水滑滑地流过脚背,凉凉的。逢下雪天,我们就专挑雪厚的地方走,留上几串弯弯曲曲的脚印。走过草坪,向北一抬头就能见到学校大门。我们就在一小段下坡路上,飞一般冲向学校。我俩经常算是早到的学生,不一会儿,整个校园就书声琅琅了。结束上午的课,家在下岙的孩子,又匆匆下山赶回家吃午饭,吃完午饭又匆匆上山读书。等到下午放学,孩子们就像从笼中放出来的鸟儿一般,飞出校园,四散开来,借着结伴做家庭作业的名义,各自找乐子去了。那时散学早,下午大概只上两节课,所以玩的时间很充裕。夏天时节,下午散学后,还能跑到海里刨一篮瓜子蚶回家呢!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我放学后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英子家。她家开着一个糕饼作坊,听说是祖传的。有两间宽敞的平房,东间分隔成前后两室,前卧室窗临前院,后厨房门开后院,西间就是作坊。走进前廊门,迎面就是作坊。当中放着一张大大的本色杉木板面案,面案后靠北墙有一个高大四方的砖砌烤炉。下午放学到英子家,也往往是她父母正忙着做糕点的时候。在做的,正烘烤的,已出炉的,满眼都是糕点,屋子里弥漫着糕点的香气。英子的母亲总是笑容满面的,见我来了,一定会很客气地递给我一块刚出炉的热热的糕饼。有长方块小白糕,吃起来软软糯糯,味道清甜,略有点黏牙。这种糕会敲上一个红印,用正方形白纸包装,十块糕一封装,他们再整封整封地批发出去,不搞零售。有硬板糕,形状与小白糕一致,因为掺了红糖,呈土红色,制作工艺也不同于小白糕。这种糕用力一咬,“嘎嘣”一声,硬而不韧。慢慢咬,细细嚼,一块糕可以吃上很长时间。还有土黄色的糖霜饼,薄薄圆圆,小碗碗口大小,一面撒着雪白的糖霜粒,吃起来特香特脆,比硬板糕好吃,但不如硬板糕禁吃。我往往先添添糖霜粒,然后才慢慢小口啃吃。如今回忆起来,这些糕点的味道好像还留在嘴里一般,依然闻得到那时的香,尝得着那时的甜。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我接过英子母亲给的糕点,就与英子跑进她家卧室做作业玩耍。那时作业少,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接下来大把时间就可着劲地玩。英子还有一个弟弟,他也跟着我们一起玩。窄窄的卧室挤着一大一小两张简易木床,临窗的墙角处叠放着三个旧木箱,窗下放着一张八仙桌,紧靠着小床。我们就围着桌子,扑克接龙,斗乌龟,算24点,取线绷,掷竹棒,掷石子,缝布娃娃;我们还将被单当披风,将大床当舞台,模仿越剧演员唱戏玩……不到天色晚下来,不回家。英子父亲爱种花草,她家院子里种满各种花。道地南边,靠近磡头处,种着一排粉红色月月红,四季花不断,春夏两季更是花满枝头。道地西面墙脚下,有一大丛菊花,深秋时节各色菊花盛开,紫红色居多。还有红红的鸡冠花、开小喇叭花的夜饭红等等。我家没有院子,但喜欢花,咋办呢?在英子家剪得月月红、菊花的花枝,或抖下鸡冠花细如针屁眼的黑亮的种子,或摘取夜饭红滚圆如黑豆的种子,回到家,也找来破脸盆,装上泥土,扦插的扦插,播种的播种。天天等着它们发芽。等到冒出针尖似的点点嫩芽时,激动得不得了。但往往是没等到开枝散叶,结蕊成花,就枯死了,好不伤心。小学拍毕业照那天,我与英子插满一头的月月红到学校拍照。这张毕业照永远留住了我们粉嫩似月月红的光阴。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放学后还常去薛岙祠堂玩。薛岙祠堂位于水坑弄底,上下岙两村交界处。水坑弄靠近村东头,是两村之间仅次于主路的一条重要通路,下岙境内是一段铺在溪坑上的石板路,人走在上面会“铿铿”作响。祠堂坐落在一个呈环抱型的山窝里,靠山面海,这个地方应该是薛岙发族之地。一条小溪从上岙流泻下来,经水坑弄流入宁海湾。我总是想象800年前,没人居住时的长山岗风光,一定是古木森森,百草丰茂,飞流成瀑,清溪入海,群鸥翔集,野凫戏水,乌石山青,碧海沙白,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先祖为避世乱卜居此地,就是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把它视作世外桃源。一直到我父辈出生,长山岗依然是桃树漫山,听父亲生前说起,他是吃着蟠桃长大的。小时候我家的短条凳也是桃木做的。随着人口增多,能建房的地方都建了房,甚至还凿山起屋。如今已是满岗民房。所以我还经常想象百年前的薛岙村:一到春天,半岛上芳草铺地,桃花盛开,那又是一番景象,应该是先人照着《桃花源记》精心打造的美好家园。扯远了,但说起祠堂,我就会莫名地想象薛岙的上古,想象祖先们的生活。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上下岙共用这个祠堂,供奉着薛氏祖先。同学明子家就住在祠堂边。明子辈分大,我得叫她太姑婆,叫她爸妈太太公太太婆。约上几位同学,先到明子家做作业,一做完就跑进祠堂嬉戏。除正月里做戏的几天外,平常日子,祠堂都是空荡少人的。正堂里长年摆着许多牌位,大小不等,有雕龙刻花上了油漆的,有简单到几块白板合成的,貌似牌位也分三六九等。这地方阴森可怕,所以我们一般不敢靠近的,尽量避开来。我们在戏台棚顶打大斗小翻,模仿小卒跑龙套,学丫鬟走路,甚至学悲情戏里遭诬陷入狱的白衣清官,跪在地上,晃荡着脑袋,就差一根拖到地的长辫子了。在厢房里追追跑跑,老鹰捉小鸡,玩得满头大汗。戏台“出将”“入相”的后房是演员穿戴戏服描眉化妆的地方,演戏时,孩子们是进不去的。现在是孩子们的天下了。与这个空间相连的是左右两个阁楼,阁楼里经常放着几口黑油油的寿棺,有时还堆放着一些杂物。我们就在阁楼里玩摸幽甏(捉迷藏)。胆大的男孩子在祠堂里摸幽甏时,还会藏进棺材让别人找寻。我们女孩子是不敢的,曾经听到过一个真实故事,单想想就心生恐惧。说的是某一天,天已大黑,一位师傅开着一辆拖拉机奔跑在路上,拖拉机载着一口棺材。有一个路人拦下车求他带上一程。中途下起了大雨,这位路人不得已躲进棺材避雨。不久,又有人拦车请求搭上一程。拖拉机师傅没有拒绝,也让他上了车。风大雨大,不一会儿这个人就浑身湿透。他心想,这棺材一定是空的,何不躲进棺材避一避风雨呢?他就大着胆子掀开盖子,正想翻身进去时,突然从棺材里坐起一个黑乎乎的人来,大大地吓着了他。哪知这一吓可不得了啊,竟然吓得这个人气绝身亡了。后来打起官司,拖拉机师傅与两名搭车路人各承担一份责任,三三开。真的是好心办坏事啊!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将近吃晚饭时,孩子们离开祠堂,互相道别,各自回家。走出水坑弄,就是大马路。弄口左侧是一块空阔的场地,该场地名曰“薛岙草坛”,是一个露天的海鲜交易市场(那时还是自捕自销的)。也是村民集结议事的地方,村中大小消息、好事歹事,往往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当我走到弄口时,草坛已是人影稀疏。弄口右侧有一家小店,古旧的房子,低矮的店门,店堂内黑乎乎的泥地,高高的木柜台,光线有点暗。假如那天我兜里有几枚角子,就一定进店去,买几颗小糖吃吃。印象中,柜台内总站着一位大姐姐,国字脸,白皮肤,齐耳短发,齐眉刘海,穿着白底小碎花的确良衬衫,讲话声音不像普通女孩子那样尖细,有一点点宽厚。后来我问起村人,这位大姐姐嫁在哪里。谁知她出嫁只一个月就自杀离世了。可怜可叹!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离开小店,向西走几步就到了小卖部与小吃部。它们是在马路边一所小小的四合院内。该四合院虽建于晚清,但没有雕梁画栋,除石板明堂、石板墙裙外,其余甚简朴。在民国时代,曾经走出过一位名震宁海的人物,他叫薛国盛,后来去了台湾。有关他的故事,在此不作详述。小卖部两面开门,朝向院子开的门,应该是房子原有的,一面长长的板壁,板壁上开着一道双扇门与几个窗户。朝向马路开的门,那是为了做买卖,后来开辟出来的排门,门可以脱卸。排门上了红色油漆,在我的记忆里,颜色已退,漆面斑驳。小卖部里商品很丰富,主要卖各种南北货。油盐酱醋糖,桂圆荔枝干,一应俱全,店堂地上放满榨菜甏酱豆腐甏,还有辣包菜、什锦菜、榨菜脑等腌制食品。管理小卖部的是静的母亲,短发圆脸,肤色红润,身材中等偏下,体形微胖,背部略微有点驼,走起路来,向前冲,左右摆动,却又扎实稳步。静比我高一届,读书很好,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小吃部在北房里,走进院子大门,需要穿过石板明堂。小吃部主要经营早点,大饼油条,麦糕馒头,还有糖糕、羊角钳。天没亮,阿娥婆与亚娟就在小吃部的灯光下忙开了。这两家店,放学路上,我一般不会进去的。只有母亲差懒买东西,或者早上买早点时才进去。家就在供销社旁,母亲一般很少差我跑那么远到小卖部买的。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路上,还想去看看8岁前生活过的老地方。那里有一口如深潭的大井,两排各有十多间屋的老房子。但实在太晚,天都快暗下来了。沿路家家飘出饭菜香。我就不再磨蹭,一路狂跑,屁股颠着书包,飞速经过粮站码头,十九间头,最后跑到供销社的高磡下。这时总能望见母亲在家门前的马路上翘首等我了。当我跑到母亲身边,母亲就会笑着嗔怪我:“嬉得介晏个,菜都冷无气掉了!”

薛岙读小学时的归家路上~

放学后,我还经常走村西头的那条路下山,路口两旁,右侧是盐站,左侧是薛岙卫生院。与家住那一片的同学结伴同行,有时拐进同学小君家玩,她家院子里种的萝卜特甜,有时到小文家玩,抑或小杰家玩,他们的父母都处世通达,待人和气……哦,岁月悠悠,这一切都已定格在了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许多往事如影片般储存在脑海里。篇幅有限,不再述说,留待今后慢慢道来。

□ 发布:王海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