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就像「创业」!金桥梁给婚后理财的3点建议

有一件不能否认的社会现况,那就是中国的婚配已经不再是社会阶级流动的管道了。

说白话一点,就是有钱人只会跟有钱人结婚,穷人只会跟穷人结婚,过去透过结婚「少奋斗30年」或是「麻雀变凤凰」的现象,如今已经相当罕见。

结婚就像「创业」!金桥梁给婚后理财的3点建议

婚姻

这种「门当户对」的情况,不见得是因为有钱人看不起穷人、不肯跟穷人交往,而是有钱人的生活环境和穷人有很大的差异,自然认识的机会就少了,要有跨越阶级的婚姻,当然不容易。

而这种环境所造成的「婚姻隔离」,恐怕也难有所突破甚至逆转。

然而,就算是「门当户对」,也未必金钱观念是一样的。

不管是有钱人跟有钱人交往,或是穷人跟穷人交往,其实最容易产生争执的,往往就是金钱观念的差异。有人说,贫穷夫妻百事哀,因为资源不足所产生的分配争议的确会比较多,但是如果金钱观念一致,彼此互相认同分配的处理方式,其实未必会有太多争吵,甚至彼此都了解资源不足的现况而能「共体时艰」,说不定更能安贫乐道。

可是如果金钱观念差很多,即使资源很丰富,也可能因为对于丰富的资源该如何安排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有很严重的冲突发生,尤其一方觉得明明资源很够,为什么不肯善加利用,而另一方却觉得资源永远不够,当然要保守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不同的金钱观都有其背景,大多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但是这些不同往往会以是非对错的绝对判断来影响双方的感情,这才是最让人觉得惋惜的地方。

有很多人在婚前会纠结关于婚后理财,其实考虑婚后理财必须思考3个问题:

能不能接受另一半有长达半年甚至1年的失业?

有时候因为产业兴衰或是经济景气,在数10年的职业生涯里面,很有可能会遇到被迫转职或失业的情况,这未必是个人能力或态度的问题。

但是,对于这种「意外」,是否能够接受呢?

如果不行,是不是只将对方视为一台不能故障的提款机?

甚至,更进一步去思考:如果对方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追逐梦想或创办事业,自己是不是愿意成就对方,一肩扛起家庭的经济重担?

这个问题是双方都得要自己问自己,然后也要互相沟通和协调,例如20岁到30岁先由其中一方完成留学的梦想,30到40岁再由另一方完成创业的梦想。

结婚就像「创业」!金桥梁给婚后理财的3点建议

相互帮助

双方在一起,在职涯发展上有没有机会互相帮助?

情侣或夫妻未必会在同一个产业,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结婚」是一次的「创业」,2位「共同创办人」对这个家庭各能产生什么贡献,不就变得很重要了吗?

举例来说,如果其中一方是很厉害的讲师,另外一方能不能担任经纪人的角色?

如果其中一方是很厉害的企业公关,另外一方能不能在媒体业给予支援和建议?

如果其中一方正在创业做生意,另外一方刚好在其他公司担任采购主管,能不能提醒做生意的一方,采购所在意什么?

该怎么选品、报价、并且成交?

在不违反法律与职场伦理的前提下,双方未必要是同一个产业,但双方所拥有的专业,是不是能帮助到对方呢?

这样的帮助,不但让双方都有实现自我的机会,也能共同为家庭争取到更多资源。

所以,2位「共同创办人」如果能互相合作,绝对比两个人各自单打独斗,更能让这个家庭在事业上成功。

如何透过持续的沟通让双方的金钱观越来越接近?

有的家庭从小不送礼,有的家庭拜访亲友一定送礼,这笔钱该不该花,有时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习惯的不同。

结婚就像「创业」!金桥梁给婚后理财的3点建议

金钱观念

送礼还只是小事,有的家庭视任何的投资都是赌博行为,有的家庭认为买房子才能存得到钱,象是这种重大的财务决策,有时候吵起来甚至不只是2个人,而是2个家庭都沦陷了。

遗憾的是,许多观念平常如果有机会好好沟通,彼此的金钱关就会越来越接近,但是往往要等到有事件突显了双方金钱观的差异,却已经来不及沟通,而直接进入辩论与争执了。

所以最佳的做法,就是一起看一本理财书、一起上一堂理财课,重点不只在于学习里面的知识,更是将内容作为互相了解彼此金钱观的一个媒介,透过这些资料来沟通彼此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是不是一致

如果不一致,又是差在哪里?

例如,有的人比较在乎风险,有的人则比较在乎报酬,那是不是各司其职,在乎风险的人就负责储蓄的管理,将储蓄规模维持在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水平,而在乎报酬的人就负责投资的管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赚取报酬。

能沟通的金钱观,就互相理解,不能沟通的金钱观,就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因为金钱观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常是一种取舍,所以不需要也不该要求对方一定要听自己的。

如果你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契合,在将来牵手相伴的人生旅途上,就能有着更相近的金钱观,这也代表的更融洽的合作与更少见的争吵。

结婚就像「创业」!金桥梁给婚后理财的3点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