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實戰篇:精益生產之TPM(全員設備管理)(實用乾貨)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工廠管理改善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一起學工廠管理,勤思考,讓工廠管理改善行動起來!

01

TPM的定義

TPM,在中國被稱為全員生產維修,是一種維修工作流程,也是一種生產現場設備的日常“防感冒醫療技術”。其目的在於提高生產率。


TPM使設備保養、維修成為了工廠管理中的一項日常工作,而不會被認為是與生產不相干的事情。維修停工期按計劃被安排成為工作日的一部分,而不會被認為是一種生產待工的現象。

TPM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作為生產過程的一個完整部分。這樣做就是為了將意外情況和非計劃維修工作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02

TPM案例說明

某公司是一家印刷企業,主要做包裝用瓦楞紙箱、絲網印刷和傳統的膠印業務。2年前,公司引進一套全自動針噴式印刷設備,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印刷市場上,這套設備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公司高層決定,再引進幾臺。


後來,該公司與某海外公司洽談的合資項目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對方對該公司的工廠管理提出了很多讓人覺得“無法接受”的問題:設備太不乾淨、設備老是出問題、維修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員工站在旁邊等。

在合作條款裡,投資者執意將“引入現代TPM”作為一個必要的條件,寫進了合同文本。

剛開始的時候,公司管理層覺得對方有點“多管閒事”。“有貨給你就行了,你管怎麼整出來的!”公司管理者覺得這些事情太沒必要了,設備不乾淨與製造產品有什麼關係呢?

不過,為了合作能順利進行,公司還是滿口答應了下來。幾個月過去了,公司做了這些“閒事”,之後,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由於設備天天擦洗,它的故障變少了,員工工作積極性也提高了;由於每日檢查設備,有幾位員工的設備知識比維修工還豐富,他們一聽到聲音異常就知道故障出在哪裡。

經過這件事後,該公司決定在全廠大力推行TPM。

03

早期時候的TPM

在早期的時候TPM只是生產部門和設備保養部門開展的局部TPM活動,它是以設備為中心,因此至今有很多企業和人員都把TPM活動侷限在設備管理方面,其實現在的TPM範圍已經完全擴展,內容也有了極大擴充,到了2000年後,人們已經將TPM範圍擴展到全公司之外的供應鏈系統、價值鏈系統。利用精益生產這些先進的設備管理技術和方法大大減少了設備故障,提高了生產效率,有效保障精益製造業的蓬勃發展。

TPM管理實戰篇:精益生產之TPM(全員設備管理)(實用乾貨)


目前TPM推動已遍及世界各地,並取得明顯成效。TPM給企業帶來的效益體現在產品成本、質量、生產率、庫存週轉、安全與環境保護以及職工的勞動情緒等方面。

04

TPM的內容

TPM的內容很豐富,包括3個思想、4個目標、5種理念、6個指標、8個支柱、16大浪費、推行4階段12步驟等,同時本書中介紹的OEE及SMED都可以說屬於TPM範疇。

精益活動中,推動TPM是一個必然的環節,是非常必要的。

05

JIT的要求

因為JIT要求庫存少,製程中不能有異常,不能有不良品,所以要求生產及設備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就要消除6大浪費(而至於後面的16大浪費),需要TPM。沒有TPM,品質低下,機器經常停機,產出不能保證,JIT是沒法推動的。

06

成本的要求

設備經常壞,損失時間特別多,可動率低的現場浪費是顯著的,製程是不連續的,資源往往需要多餘配置以備不測,成本的高企是必然的,所以需要推動TPM 。

07

文化及團隊的需求

TPM是全員參與、自主管理這與精益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說TPM的推動對於精益生產有促進和互補的作用。

TPM管理實戰篇:精益生產之TPM(全員設備管理)(實用乾貨)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穫,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嶺南工廠管理聯盟會”與我們進行互動學習。

免責聲明:本文根據網絡信息整理,向原作者致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推送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