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值」+「期待」是賣房的本質?!

「現值」+「期待」是賣房的本質?!

今日問題

問題:「現值」+「期待」是賣房的本質?!

學員:有一套清房(S中環內一點點,31平,距離地鐵口500米,老破小,5樓的三樓,朝北,房齡很舊)。

未來有動遷因素但是具體時間未定,銀行評估價是170萬(可能由於動遷因素加成,假設市場價可以在200萬成交)。

我們假設5年後動遷,5年房價總價漲幅在50%,動遷補償按照當時銀行評估價的2倍現金補償,也就是5年後會補償170*150%*200%=510萬。

方案一:目前按照200萬出售,在上海進行其他投資,200萬現金購買600-700萬標的,如果5年的漲幅同樣是50%,300-350萬利潤(假設之後的房票和貸票足夠);

方案二:等未來5年拆遷,取得510-170=340萬的利潤,年化也有30-40%,兩者方案該如何選擇?

Art:賣房子,本質上是賣兩個東西:「現值」+「期待」。

當你賣一個有動遷可能性的老公房,主要賣的就是「期待」。但「期待」這個東西跟「現值」不一樣,隨著時間所產生的起伏非常大。

在牛市的時候,買方很願意在補漲期加價買「期待」。但在熊市的時候,買方對「期待」的購買意願,就大幅下降。所以,不建議現在賣。

因目前上海房市正走進最深的成交地獄期,但,也未必要等到5年後賣。

前陣子和北京的拆遷律師頻繁的交換意見,目前的拆遷法規有逐漸修正補貼程度的可能。

以北京為例,某些動遷案已經採取只補貼「房」而不補貼「錢」的狀況。當然,上海的動遷現況,身處開發商的你一定更清楚。

但請注意!上海動遷公遷&私遷的法規&市況,是否有調整的跡象。

兩年後,上海房價開始復甦後,看看你動遷房的「期待」,在市場上是否能估個更好的價格,到時你可能要頻繁的關注(起碼雙週為一單位),當地的動遷房市場是否已開始復甦。

當然,因你的動遷房只有31平米,如果不想那麼麻煩,就現在賣賣看吧!

畢竟,把精力放在大的資產上,才是正確的資源分配方式。

以上,說明完畢!

「現值」+「期待」是賣房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