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韓信,魏延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夠懂政治。但是,野心家就誇張了,很多朋友還認為韓信是野心太小了,但是從一介布衣到登臺拜將,到齊王,這個過程一個再有野心的人,也被劉邦餵飽了,沒幾個人傻到要造反。所以,從客觀上,也不能怪韓信的野心小。至於所謂的“反骨仔”,更是無從說起。特別是魏延,筆者已經有專門一篇分析了所謂的腦後長反骨的無稽之談。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韓信其實也並非不懂政治,否則也不會要求封個“假齊王”,來鎮守齊地這樣的話。可見,韓信是知道政治的力量。但是,最後還是被呂后殺了,原因就是韓信有謀反之心。韓信的謀反之心並非是一種野心,而是對既得利益的不滿。換句話說,韓信只是想得到他認為應該得到利益,而非真的稱王稱霸,成為一國之君。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韓信攻下齊國前,和張耳平定了趙地,於是張耳被封趙王,韓信則繼續征戰。攻下齊國後,韓信要求“”假齊王”過分嗎?再加上之前的平定三秦,滅魏,脅燕的功績,這一點不過分。問題是,齊國已經被酈食其說服歸漢,但是韓信還是攻滅了齊國,酈食酈被烹殺,強取滅齊的功績,這就不地道了。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另外,韓信是自己要求的代理齊王,劉邦最初是很生氣的,但被張良和陳平按住了。於是乾脆給了齊王,這裡韓信是犯了大忌了,以劉邦的駕馭人才的功夫,他會忘了韓信的功勞?韓信主動要求,就犯了大忌。當時,在漢的陣營裡,封王的不多,幾乎都是楚霸王時期封的,張耳,吳芮,英布等等,本來就是王,剩下的就是韓信了。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此時,韓信在劉邦心裡就成了刺,早晚要除去的。所以,韓信犯的錯,是自己權衡利益的問題,外加蒯通亂出的主意,即使韓信在齊國獨立,就能三足鼎立於天下?恐怕未必。劉備擁有楚人和秦制的資本,又順應了天道,不是人力可以改變。韓信死後,劉邦又喜又憐,喜的是拔除了一根刺,憐的是韓信如果沒有一意孤行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許不會落得這種下場。至於蒯通,劉邦甚至放了他,可見劉邦就沒打算用他,不是大才,更非大患。蒯通的主意,不過是利用了人性,滿足了韓信,也害了韓信。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所謂腦後有反骨在歷史上是無稽之談,諸葛亮也沒有清除魏延的意思。魏延之死,死於有性格,因為他和楊儀不和,甚至羞辱楊儀,又怎麼會聽楊儀的調令,這輩子都不可能的,所以魏延有個性。說他不懂政治,是不可能的,費禕來傳達楊儀的安排,魏延不但抗命,還拉著費禕一起簽名,另外安排。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只是費禕更是人精,找了藉口跑了。最後,魏延是死在了自己和楊儀的恩怨上,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錯在魏延,朝廷裡蔣琬,董允也認為錯在魏延,魏延自己難道不清楚後果?只是他在遵照自己內心的選擇,寧願死,也不會向楊儀低頭的。而害死魏延的楊儀,最後也自殺了。這一段的恩怨,無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還是《三國志.費禕傳》都有描述,可見楊儀和魏延的恩怨,蜀漢大臣都洞若觀火。

漢初韓信,三國魏延,真的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嗎?

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只能留一個,此時誰也管不了,除了劉禪。因為一個是荊州集團政治上二號人物,一個是荊州集團軍事上一號人物。所以,魏延的死,和個性有關,和很多蜀漢大臣都不和,和楊儀更有關,水火不容。只是,沒想到,二人先後被廢而死,這對蜀漢的人才是一個打擊,倒是成全了另外一個蜀漢的賢相,費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