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對於善於制定各種目標的王健林來說,每年的萬達年會既是“一場消耗腦力與體力的硬仗”,也是其謀兵佈陣,為集團下一年提供指導方向乃至媒體談資的機會。

但自從2017年以來的兩屆年會,對於“四處填空”的老王來說,似乎更增添了一絲壯士斷腕的悲壯意味。箇中的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曉。

經歷了過山車俯衝般的一年,王健林已經放棄了在年會上高歌一曲的傳統。2018年1月,在萬達2017年度年會上,經歷磨難的王健林聽著《歌唱祖國》的樂曲響起,一時間,已是熱淚盈眶。

01

小目標之後的大目標


是的。年會對於他,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太容易對付過去的“小目標”。每一次,都是“元旦過後,人力資源中心、財務中心把全集團總結材料給我,厚厚幾大本,幾天時間裡我要認真讀完、再提煉寫成總結提綱。”王健林說,2018年度工作報告,自己“批改壓縮後,形成了近萬字的東西。”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2019年,王健林首次的公開露面,也是以出席年會的形式。回望過去一年,王健林過得並不輕鬆。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他的個人財富蒸發了10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737億元),是中國財富縮水最多的富豪。

而整個2018年,萬達一直在延續“賣賣賣”的步驟,就連這次舉辦年會的青島東方影都——這個開業大半年並承載了王健林電影世界夢的基地,也已經轉手給了孫宏斌的中國融創。

“我們做事很徹底。現在,說萬達轉型已經成功不算為過,因為萬達收入結構已經改變,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是房地產。但萬達確實還在轉型的過程中,最終完成目標是在2020年。”王健林說。

02

年會麥霸踩中了企業下滑的節奏?


老王的胸中有塊壘,也依然有豪情——在籌備2018年年會期間,王健林還體驗了一把作詞人的感覺。2018年是萬達創立30週年,自兩年前起,萬達就發起了百萬獎金徵集歌詞活動,累計收到了幾千首歌詞。但王健林覺得,”沒有特別滿意的”。

最終,他親自出馬,在歌詞中融入了“求創新、守信用、重執行、做慈善”等萬達特色的句子。“如果大家覺得還過得去的話,以後我們每年都要唱《萬達之歌》。中國有三千萬個企業,還沒有幾個公司的歌曲能傳唱久遠,我希望《萬達之歌》能傳唱下去。”

眾所周知,王健林是音樂愛好者,熱衷在年會上登臺獻藝。2014年年會,王健林坐上了中國首富的位子,風光無限,他恰如其分地演唱了《向天再借五百年》;2015年年會,在幾位紅裙少女的伴舞下,王健林用吼聲演繹了崔健的《假行僧》——第二天,他的這則演唱視頻在全球突破27億的點擊量。2016年年會,他深情的一曲《籬笆牆的影子》,把會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2017年1月,萬達在安徽合肥舉辦年會。王健林與本地女歌手,對唱了一曲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興致未盡的他,隨後再度選中崔健的代表作《一無所有》。舞臺上,王健林穿一身商務黑西裝,蹬尖頭皮鞋,引吭高歌時不忘翹起腳尖踩節奏。過完搖滾癮,王健林還獻唱了藏天朔版本的《朋友》以及韓磊的《等待》。

那一次年會,也因此被好事的人稱為“王健林個人演唱會”。似乎印證了“物極必反”的真理,得意忘形之間,中國首富的公眾形象中似乎帶有些許王思聰狂狷的影子。

果然,這邊剛剛唱罷《一無所有》,王老闆與萬達也逐步走向“一無所有”的窘境。2017年6月開始,萬達集團陷入股債雙殺風波,先是萬達債券忽遭瘋狂拋售,價格直線下降,繼而萬達電影的股價快速跳水直逼跌停。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另一方面,王健林豪擲2500億元佈局海外市場的計劃受阻。一時間,王健林從“首富”變成“首負”,最高時一度負債4000億。也是從那時起,王健林開始啟動甩賣千億資產的程序,積極推動萬達集團的去地產化,包括出讓曾經滿載他電影雄心的文旅地產業務。

03

先捂住褲兜,再去狂奔吧!


2018一年,公眾只能從萬達集團的新聞通稿中找到王健林的名字。他不再熱衷於拋頭露面,不接受採訪,也拒絕了眾多的演講邀請。用了一年的時間“賣賣賣”,萬達逐漸穩住了陣腳。王健林並不否認這些買賣背後的轉型艱難,他說,這種戰略調整肯定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

年會真的是一個舞臺,不斷上演著悲喜劇的戲碼。2019年1月12日,萬達集團在青島舉行2018年年會,董事長王健林發表萬字工作報告,其間透露的信息量巨大,且值得慢慢去解讀。核心的要點是:萬達集團實現2018年初預定的各項指標,4個產業集團均完成年度任務。外界明顯地解讀出,王健林“已經從兩年前的惶恐、彷徨中走了出來。”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此次年會中,王健林的發言擲地有聲。“應該說,萬達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以服務業為主。對於其它現在沒有競爭優勢,今後也很難做到競爭優勢的產業,要逐步有序退出。總之萬達要瘦身,要有舍有得。這就是萬達過去、現在和今後處置一些資產的邏輯。”

如今,在通過一系列的變賣資產之後,萬達當初揹負的4000億債款也是減輕了一半。王健林對外宣佈,2018年萬達集團全年營業收入2142.8億元,其中服務業營收達1609億元、佔據總收入的75.1%,而萬達賴以起家的房地產收入僅佔到24.9%。

“再過幾年,萬達租金收入如達到千億,單憑這一條,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王健林說,軍人的出身讓他有了堅持面對一切的勇氣。

04

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


萬達的自救邏輯很簡單。對於轉型方向,王健林的辦法就是聚焦優勢產業——把一時用不到或者不賺錢的業務打包變現,落袋為安。回看2017與2018年,萬達的出售動作從未停止,從文旅城到海外資產、金融業務,王健林的“拋售”已經初見功效。

2017年,萬達把13個文旅項目和77個酒店資產打包賣給融創和富力,這筆“世紀大交易”換回637.5億元現金資產。2018年10月,萬達文化管理被賣給融創,萬達以徹底剝離萬達文旅項目獲得了62億元現金;12月,萬達又出手了百年人壽9億股股份,得到27.18億元人民幣,這是以放棄保險牌照、甩賣保險業務為代價的。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頻繁拋售資產的結果是,萬達集團的資產與收入均出現了下降。“萬達一定要堅決轉型,發展擁有長期穩定現金流、有科技含量的產業。”王健林認為,這代表著萬達已經一家是以服務業為主、有房地產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2018年也為王健林帶來轉型的成就感。化重資產為輕資產。2018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輕資產已達19個;新發展的58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達50個;新開業的酒店全部是委託管理的輕資產。

王健林為萬達設定了2019年規劃:重點服務消費、聚焦優勢產業、做高門檻的生意、輕資產為主、持續降低企業負債;正式全面進軍大健康產業,明確以頂級醫院為核心,綜合醫藥、康養、商業、培訓多種產業為一體的產業新模式。

“2019年,萬達體育和傳奇影業都要開展資本運作,今年要出成績。同時,按照投資協議,萬達商業今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萬達要成為徹底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王健林說。

05

是金子總會發光,關鍵是在哪裡發光


“對大型企業來說,轉型知易行難。不僅房地產行業,任何行業轉型都不容易,但是,隨著新生現代服務業產業的成長,萬達收入結構已經改變,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是房地產。換句話說,我們已走在正確道路上還在轉型過程中,最終完成目標是2020年。”王健林說,轉型是極其痛苦、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過程。2018年,萬達集團只有不超過20位高管還留在任上,其他都因為轉型之變而離去了。

但私下裡,他對於萬達的未來藍圖有了更多的期許:“在世界範圍,我們創造了唯一一家橫跨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四大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的影視企業。在萬達之前,還沒有跨洲經營的影視企業,萬達創造了世界嶄新的模式。”

“前幾天,我和幾位企業家朋友聊天,我說萬達商管是萬達的核心企業,我什麼企業都能丟,這個不能丟。萬達商管也不是傳統企業,現在商業講線上線下融合,線下同樣在進步。外面看沒有變,裡面內容卻不斷在變。”王健林的抱殘守缺,抱的是現金流。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建一個商業項目費時費力,但是一旦建成,經過兩三年培育期就成為穩定的印鈔機。”王健林舉個例子,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12年前開業,當時投資成本大約21億,現在一年租金7億,而且每年還在增長。

“雖然萬達商管看起來比一些科技企業“笨”一點,但現金流穩定,收入雖然不能每年漲百分之幾十,但每年都在兩位數增長。很多企業一時幹得挺好,但一個調整可能就沒了,而商業中心50年、100年都還在,都能看得見,所以萬達商管就是萬達的核心產業和核心現金流。”

目前,萬達集團尚未整體上市,旗下A股上市公司也僅僅是萬達電影,要想拿到完整的財務信息根本不可能。不過一些第三方機構的公開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參考。針對上市問題,王健林表態說:“我們和戰略投資者籤的協議是五年之內上市,即使不上市也沒有回購保證。還是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好飯就不怕晚。”

06

輕資產成為萬達的“重中之重”


王健林在深刻總結過去的教訓時,反思出“萬達那幾年的步伐邁得太大了。”“我們在沒有足夠現金流的保證下,那幾年在國際市場上買買買,比如併購美國AMC院線,這項交易耗資31億美元,可資金卻主要來自於國內的商業銀行,還有部分來自於國內銀行在海外的分支機構,也就是“內保外貸”,類似的併購還有很多。”

“萬達過去幾年在海外投了一批項目,現在我們決定清償海外債務,賣一半資產就能把全部債務清償,說明我們買和賣之間賺錢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變賣自己的資產總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對於王健林未必不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偉大的企業家總是能在絕望背後看到轉機,勇敢出手,不瞻前顧後。也每每因為這些艱難的抉擇,成就了又一次的“柳暗花明。”

“萬達賣酒店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太可惜。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淨利潤,所以,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隻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王健林的決絕是否會成就他的“下一次”呢?

縱觀王健林的前半生,他的眼界開闊,高瞻遠矚。總能在最合適的時機,選擇銳意進取或者是明哲保身——16歲參軍,當了16年兵,在32歲時從仕途下海,轉業從商,一年內就讓一家負債149萬的破產企業扭虧為盈。隨後,靠城區舊城改造發家,依託中國足球聯賽成名,經過30年商海沉浮,在中國的版圖上打造了近300商業中心,光一年租金收入就有255億。

大刀闊斧砍掉前景不明朗的項目,踏踏實實經營自己的核心資產萬達廣場。王健林的這一系列資產騰挪,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徹底轉型。王健林以最舒服的躺賺模式,問鼎中國最有錢的房東。


一年內蒸發700個小目標!2019,王健林能重回巔峰嗎?



這一切,當然不是偶然的。更何況,人家在子女教育領域的傑出表現,總是會讓人猜測,他,是否會著書立說、進軍中國的教育行業?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