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文|玉溪


好久沒有提筆了,工作太忙也好,心情太差也罷,不過都是給自己找的藉口。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不完美,每個階段的酸甜苦辣,每個階段的曲折離奇。但結局一定是:它們都將成為過去,而我們還在不斷向前。

今天這個主題有些特別,因為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01 你是否也曾恐懼死亡?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人間世》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26歲的癌症媽媽張麗君,冒死生下孩子,並在丈夫和親人的陪伴鼓勵下,與癌症抗爭的故事。她為剛出世的孩子錄下了18年的生日祝福視頻,她和丈夫一邊化療,一邊旅行,其中的幸福和苦澀,令無數觀者動容,但最終還是醫治無效,香消玉殞。

當記者問張麗君怕不怕,她笑著說:“還是怕的,畢竟我才26歲。”說完便泣不成聲。她說:“生病之前,我總覺得世界很大,大到怎麼也看不完;但生病之後,我總覺得世界好小,我的世界都是我愛的人。我一直在愛裡活著,所以我希望把孩子帶到這個充滿愛的世界,看一看。”看到這裡,我禁不住眼圈一紅,熱淚奪眶而出。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這些話不禁讓我想起,32歲海歸女博士于娟與癌症鬥爭的故事。31歲的她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而且只剩下一年半的時間。病榻上的她將生病後的生命感悟寫成了一本書——《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給無數人帶來了關於生命的啟示和思考。在生命的盡頭,于娟時常思考:“人為什麼活著?”她曾經在博客中寫到:“我也曾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乾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想到這裡,我們是否也會問問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對死亡充滿恐懼,但又怎樣才算是活著呢?”

在癌症晚期,張麗君也曾絕望過,她說,“我要如何面對死亡?”但後來她反問自己,“那怎樣又算活著?”彌留之際的她說:“你要感恩、珍惜世界一切的美好;所有對你好的人,所有你看到的一草一木也好,你都要去感恩、珍惜;這個世界太美好了,我很捨不得,所以我也會努力活下去。”這樣的感悟,或許只有到了生命的盡頭,只有經歷過生與死的痛苦煉獄,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吧!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02 怎樣才算真正的活著?

有人說,人只有在病床上,才深知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雲。可是等到病好了以後,又把生命拋在腦後,去追逐浮雲。我想那隻能說明病得還不夠重,痛得還不夠深。就像《基督山伯爵》裡曾經寫道,“只有那些曾經在大海里抱著木板經受悽風苦雨的人,才能體會到幸福有多麼的可貴。我們只有體驗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曾經的我和于娟一樣,為了所謂的名利權情,學業夢想,不顧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為此我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因為我覺得那些事情還有很多時間去做,因為我覺得功成名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可是直到有一天,一場車禍改變了一切,也改變了我的命運。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五年前的今天,我被車撞成重傷,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差一點就成了殘廢。從那時起,我才知道什麼是地獄,什麼是生不如死!在醫院的時候,每天只能靠打止痛針才能睡兩三個小時,而記憶中,那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因為藥物的麻醉終於可以讓我不再那麼痛苦,而醒來以後才發現自己還是隻能盯著天花板流淚,還是像廢人一樣一動也不能動!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身上的肌膚潰爛又長好,長好又潰爛,如此反覆,似乎已經沒有一塊是完好的了,每一次翻身都需要好幾個人抬著才行,才不會那麼疼,而每天三次的翻身,對我來說就像是受刑,但也只有在那一瞬間,我的身體才能離開病床,動上一動。在此期間,不管你們能想到的還是想不到的,經歷過的還是沒有經歷過的,我都經受過了,那時,活著的每一秒,對我來說,沒有尊嚴,沒有希望,只有痛苦……

我因為貧血不能手術,而醫院卻規定,沒有人獻血醫生就不能把血庫裡的血輸給病人。為此我們四處求助,找人獻血,為此我母親向醫生下跪,最終醫生也被感動了,終於同意給我進行手術。所以我的生命已經不屬於我自己,沒有身體裡流淌的那些不知名的人的血液,就沒有現在的我!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經歷了兩次手術,脫胎換骨。本以為從那以後就可以慢慢好起來,本以為離開醫院就可以見到光明,可是出院以後我才發現,那只是噩夢的開始。因為長期臥床,我的肌肉已經嚴重萎縮、僵硬,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彎曲和行走了。曾經一個康復醫生告訴我,我有可能再也恢復不到正常人了,能撿一條命就已經很幸運了,當時我絕望了,因為似乎生活中註定再也沒有陽光,再也沒有希望!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唯一幸運的是,我的神經沒有受損,至少還有康復的幾率,哪怕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哪怕這個希望很渺茫。為了康復,為了能像正常人一樣活著,沒有一天不是在極大的痛苦中度過。每天的康復就像是受刑,想想電視劇裡犯人坐老虎凳的情形,我終於可以體會到是什麼樣的滋味了!在這期間,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

醫生用沙袋把我的腿吊起來,然後用沙袋的重力牽引腿上的筋和肌肉,使其慢慢鬆弛拉開。沙袋的重量越大,堅持的時間越長,效果就會越明顯。醫生要求每次最少要堅持十到十五分鐘,而我每次最多也就堅持七八分鐘。一開始還好,咬牙還能堅持住,過了四、五分鐘就撐不下去了,斗大的汗珠直往下掉,眼淚也慢慢從眼角滲了出來,直到最後,咬在嘴裡的毛巾都溼透了,疼的渾身直髮抖。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大哭了起來,說:“我再也不練了!再也不練了!”驚得整個樓道的人都跑過來看。

這樣的情景多少次浮現在眼前,那哭聲連自己也不敢再想象有多麼悽慘,但現在看來,所有的付出終於不負那時的堅持!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居然慢慢好起來了,我的腿可以彎曲了,醫生告訴我有希望了,那一刻我激動地泣不成聲,我終於從惡魔的手中逃了出來。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正當我覺得厄運已經過去,終於可以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時,我的母親卻突然被查出得了不治之症,且病情迅速惡化,不到一個月就撒手人寰了。這對於本來就精神脆弱、不堪一擊的我來說,簡直就是晴空霹靂。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晚:經歷了一夜地痛苦掙扎,終於迎來了清晨的陽光,我看著母親在我面前睡著了,以為她終於可以不再那麼痛苦,可是她卻再也沒有醒過來!我眼睜睜看著,醫護人員在我面前忙碌著,運用各種方法極力搶救著,但她始終沒有再睜開眼睛!那一瞬間,曾經自認為是如此堅強的我,被徹底摧毀了,跌入了萬丈深淵……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03 向死而生,是否理解了活著的意義?

是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沒有什麼比身邊的人對我們的愛和守護更重要,沒有什麼比新鮮的空氣、燦爛的陽光更重要,可是我們卻往往等到最後,才能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

萬念俱灰的我,心無掛礙,鬼使神差地去了非洲,做了一名業餘志願者,因為我想做一些以前從未想過、也從不敢去做的事。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在非洲短暫的日子裡,我懂得了兩個字:珍惜。珍惜自己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殘缺生命,珍惜曾經的苦難經歷,珍惜我生長在中國這個和平年代。因為和他們相比,其實我已經幸福太多。

想想那些為了爭奪垃圾隨時可能被槍打死的孩子,想想那些為了填飽肚子而被強暴的少女,想想在遍地狼藉的貧民窟,在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依然可以面帶笑容的人們,我還有什麼理由頹廢墮落,還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以下截取了在貧民窟實地採訪的幾段錄像,看過之後,你們是否也為之深深觸動了呢!

記得我曾經問自己:“如果上天還可以給我一次機會重新選擇,我是否願意回到過去的生活?“

我想,我現在的回答依然是:

“不!”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熬過傷痛,向死而生,方才懂得生命的可貴,失去了以後,才知擁有的意義,而這種感受只有經歷過生死的人才能明白。是的,名利權情沒有一樣可以帶走,于娟曾在書中說,“生命太過寶貴,以至於怎麼過都像浪費。如果非要說出一條不浪費生命的建議,我想一定是,別把最好的留到最後。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是的,別把最初的夢想留到最後,別讓最愛你的人傷心失望!明天不會比今天更糟糕,人永遠比想象的堅強得多,因為,此生還有很多心願未完成。

寫到這裡,所有的不愉快、所有的陰霾,似乎都煙消雲散了。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時隔多年,感恩還能活著,終於有勇氣提起筆,寫下這篇文章。

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最痛苦的時候給予我勇氣和溫暖的人,因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的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因為前進的每一步都是用血和淚換來的;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因為曾經的我在那天死去又重獲新生!

特以此文感謝曾經在我生命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的所有親人和朋友,我從未忘記你們。感謝耐心看完這篇文章的所有讀者,你們的支持,也是我堅持寫作的巨大動力。

很多人都說,這世上沒有雪中送炭,只有錦上添花,而我必將盡此生所有努力,好好活著,用心寫作,以報答這雪中送炭的無限深情。

「玉溪故事」我們如此恐懼死亡,但怎樣才算活著?

【今日頭條原創作品】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收藏,詩詞美文、走心故事持續更新,敬請關注!你若不離不棄,我必堅持到底,以報答這份萍水相逢的珍貴緣分,玉溪敬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