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方令孺,1897年出生於安慶。她的父親方守敦曾隨吳汝綸(嚴復的老師)赴日考察學制,歸來後幫吳創辦桐城中學。1915年,19歲的方令孺在任方家族長的伯父方守彝做主下,嫁給銀行家陳卓甫之子陳平甫。對這段婚姻,方令孺後來曾說:“階級雖同,但又彼此輕視,生活、習慣、思想又彼此矛盾。”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1923年,方令孺同丈夫一道留學美國。方令孺在華盛頓大學就讀,在這裡結識了同學孫寒冰,孫給她看了易卜生的名著《娜拉》,看了以後她極為震撼。孫寒冰與方令孺互相愛慕,但此時她已經是2個女兒的母親,這段感情並無結果。

1929年,陳平甫提前歸國,不再給方令孺生活費,並將女兒接走,她只好回國。1930年5月,方令孺在南京玄武湖結識了徐志摩、陳夢家、聞一多等人,方令孺的寓所成“新月派”的聚會之地。不久,在著名美學家鄧以蟄(他是方家親戚)介紹下,方令孺被新開辦的青島大學聘為講師。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國立青島大學剛剛建校,楊振聲校長廣聘教師,聞一多任文學院院長,梁實秋任圖書館館長,方令孺是第一次來到了青島。青島大學校舍是利用了原德國人建的兵營,其中7號樓原是軍官營房,學校作為了女生宿舍,樓上住著單身女教工。住在這裡的還有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李雲鶴(江青),張兆和(沈從文未婚妻)。李雲鶴還是國文系的旁聽生,與方令孺算是同事、鄰居、又是師生。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李雲鶴

據梁實秋回憶,青島山明水秀,而沒有文化,於是消愁解悶唯有杜康了。好飲者七人——楊振聲、趙太侔、聞一多、陳季超、劉康甫、鄧仲存和梁實秋。聞一多提議邀請方令孺加入,湊成酒中八仙之數。

方令孺不善飲,平時也不喜與人往來,聞一多拉她,或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1930年底,徐志摩在上海籌辦《詩刊》,已兩年多不寫詩的聞一多突然創作出長詩《奇蹟》,讓他大吃一驚,以為是自己反覆催稿的結果,梁實秋一語道破:“志摩誤會了------實際是一多在這個時候在情感上吹起了一點漣漪。”另外,那時在青島大學任教的沈從文給徐志摩的信中,也曾經隱晦提及此事。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聞一多

1930年底,聞一多在給朱湘、饒孟侃的信中說:“此地有位方令孺女士,方瑋德的姑母,能作詩,有東西,只嫌手腕粗糙點,可是我有辦法,我可以指給她一個門徑。”方比聞大2歲,聞一多為何會愛上方令孺?有人揣測這與他婚姻狀況有關。

那個時代的文人追求個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追求有文化的新女性,一般把依父母之命的婚姻當成個人悲劇。而聞一多14歲時父母為他定親,夫人高孝貞出身官宦家庭,與聞家是姨表親,但她文化程度不高。聞一多出國留學前,家人命他回鄉成親,聞在詩中曾寫道:“你那被愛蜜餞了的肥心,人們講,本是為滋養那些嬉笑的花兒的,如今卻長滿了愁苦底荊棘。”聞一多赴美留學後,給梁實秋寫信說:“不消說得你是比我幸福的,便連沫若,他有安娜夫人,也比我幸福些。------實秋!情的生活已經完了,不用提了。以後我只想在智的方面求補足。我說我以後在藝術中消磨我的生活。”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聞一多與方令孺這段情,據梁實秋說:“情形並不太嚴重,因為在情感剛剛生出一個蓓蕾的時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內心裡當然是有一番折騰,寫出詩來是那樣的迴腸蕩氣。”

據梁實秋說,聞一多還曾經寫過一首《憑藉》,不肯署真名,讓梁實秋轉寄給《詩刊》發表,梁說聞的字跡大家都認識,瞞不了人,聞只好不了了之。

“你憑著什麼來和我相愛?”

假使一旦你這樣提出質問來,

我將答得很從容——我是不慌張的,

“憑藉妒忌,至大無倫的妒忌!”

真的,你喝茶葉,我會仇視那杯子,

每次你說那片雲彩多美,每次

你不知道我的心便在那裡惡罵:

“怎麼?難道我還不如它?”

這首詩顯然是寫給方令孺的,梁實秋不肯幫忙,或許覺得這詩歌太直白,韻味不足吧。

1931年暑假,聞一多把即將分娩的妻子送回老家,不久流言四起,“先生得知,便與林斯德(聞一多的親戚,當時在青島大學圖書館工作)商量,認為把妻子接來,流言便可不闢自滅”。高孝貞被接回後,方令孺藉口甲狀腺亢進,辭職而去。沈從文給徐志摩寫信,是希望他幫方找個工作,沈似乎不相信方令孺是真病。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但據丁玲回憶,方令孺長得很好看,但眼睛稍突出,是甲狀腺腫大的後遺症。1932年,方令孺真是到了北京姐姐家養病。1933年丁玲被國民政府軟禁,她還多次去看望,表示願意幫助,並向丁玲說:“我實在同情你們,尊敬你們------”1936年,丁玲到了延安還曾給她來信,她也給丁玲寄書去。

抗戰的烽火把方令孺徹底從苦悶、彷徨的消沉中驚醒,她參加慰問傷兵,寫作抗戰的散文。從此,她從過去只為個人獨立匯入到謀求進步的潮流中。1939年至1942年任重慶北碚國立編譯館編審,1943年後在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949年後被選為上海市婦聯副主席。1958年開始擔任浙江省文聯主席,這也是全國唯一的女性省一級文聯主席。文革開始後,方令孺受到衝擊,下放“五七”幹校,1976年9月30日病逝。

她是江青的老師,曾與聞一多擦出愛的火花,後來擔任浙江文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