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赛中国没夺金该反思,但不应让“禁奥令”背锅

数学大赛中国没夺金该反思,但不应让“禁奥令”背锅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2月25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 ) 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闭幕,最终成绩揭晓,以色列选手排名第一,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

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在奥数项目竞争上的又一次惨败。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惨败”,是因为在分量极重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中,过去拿冠军拿到手软的中国队,已经有连续4年没有拿到冠军了。在这4年里,有3年的冠军属于美国。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从拿奥数冠军拿到手软到现在连续无缘冠军?有很多人把原因归为我国取消奥赛加分,治理“疯狂奥数”,并呼吁反思治理疯狂奥数的政策。在笔者看来,问题不在于治理疯狂奥数,而在于在治理疯狂奥数的同时,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和家庭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

在之前有奥赛加分政策时,学校和家长功利地打造学生特长,出现“全民奥数”;而在取消奥赛加分后,对于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学生和家长也是以功利态度对待,不是重视发展学科的兴趣、特长,而是在意通过竞赛获奖获得高考录取优惠。因此,根本的原因,是过于功利地对待兴趣和特长发展,忽视学生真正的兴趣和特长培养。而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另一方面,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个性化教育。

近年来,为治理“疯狂奥数“等给学生带来的学业负担,我国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将竞赛成绩和入学挂钩,到2020年之前,全部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的特长生招生,同时,中高考均取消奖励性质加分,只是在部分学校的自主招生中关注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治理“疯狂奥数”的思路是,降低竞赛的择校功能、升学功能,让奥数回归本身的价值。这一思路没有错,但是,需要相应的配套,这就是所有中小学要有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能在办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培养,与之对应,还需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招生标准,引导学生发展不同的学科特长。

在美国,奥数的历史远比我国长,但是,从没有形成“全民奥数”,一直是有兴趣的学生才学奥数,没有兴趣的学生则不学奥数,而是去发展自己的其他兴趣。这种学习数学的局面,使美国学生数学平均分不高,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表现,远远落后于我国上海地区学生,但是方差很大,拔尖的学生特别优秀。这种基于兴趣发展的奥数,才会走得长远,而且奥数获奖者,有很多未来成为数学大师。这和美国中小学办学,以及大学招生体系有关,美国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科学、工程专业会对学生提出数学成绩的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则不提要求,或者要求很低,因此,在中小学中,有数学兴趣者多学数学,数学成绩不错,而且是真正发展自己的数学兴趣;而没有数学兴趣者则学难度很低的数学,数学成绩看上去不怎么样,但也不用花时间去补数学,他们把更多时间用到自己喜欢的其他学科上,如艺术、体育。

我国出现“全民奥数”、“疯狂奥数”的现象,这并不是奥数自身的问题,而是评价体系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中高考是用统一考试科目的分数来评价、录取学生,而统一科目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因此,所有学生被要求学一样难度的数学,不管对数学有无兴趣,也不管未来进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我国出现的全民奥数现象,不是学生都要去争取奥赛获奖,而主要是提高数学成绩,因此,即便取消奥赛获奖加分,还是有奥数培训热;另一方面,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之外,为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我国以前推出了加分政策、特长生招生政策,现在则推进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这些政策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进名校的又一途径,于是,功利对待奥数,不是发展特长而是“打造特长”。我国学生的整体数学平均分很高,之前在高度重视奥赛时,奥赛竞赛表现也很好,但是,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素养培养与欧美国家还是有差距。我国学生大多以应试化、竞技化的思路对待奥数,而欧美国家学生更多以兴趣、特长发展对待奥数。

毫无疑问,如果评价体系不变,治理“疯狂奥数”,并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为获得中高考高分,学生还是要参加培训,同时,学生和家长对于发展学科兴趣的积极性会进一步被压缩,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特长生招生、取消中考学科竞赛加分后,大家都回到比拼中考核心科目的考试分数。简单来说,治理疯狂奥数,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负担没减轻,奥赛竞赛表现不如意。

怎么办?当然不是恢复以前的政策,而是深入推进改革,我国学生学业负担沉重,个性和兴趣得不到有效发展的共同问题,都指向单一的评价体系,以及学校办学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特色。因此,必须在接下来的教育改革中,切实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推进所有中小学进行多元教育、个性化教育,这解决的不只是数学学科学习和数学人才培养的问题,而是所有不同学科学习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