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五大行开设理财子公司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2月17日晚间,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称,工商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已经正式获批。

至此,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全部获批。而工商银行也是五大行中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

公告同时表示,目前银保监会已受理多家商业银行申请,其他多家银行也拟提交申请。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银行公告拟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而按照《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建期为批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据此推算,首家理财子公司最快或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开业。

而五大行开设理财子公司,又和余额宝有何关系?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余额宝的发展过程。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2013年,余额宝诞生,它凭借着随存随取的流动性,简单的操作,以及远高出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迅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从此之后,余额宝的扩张便一发不可收拾,从100亿到1000亿,从1000亿到1万亿,最巅峰之时,其规模甚至达到2万亿

2万亿是什么概念,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款总额还不足2万亿。余额宝从公众手中吸取了如此巨量的资金,相当于吸收了本属于银行的存款,银行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银行的反击

余额宝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利率远高于活期存款,而余额宝并不是存款,而是货币基金,是一种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只不过风险很小罢了。

银行本身也有这种理财产品,但是苦于监管原因,不能做到与余额宝一样便利,而且吸收公共存款就能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所以银行一直不太在意对理财产品的推广,而余额宝的出现,则迫使银行做出改变。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2018年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理财新规正式稿,理财购买门槛下降,将单只公募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而随后发布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设销售起点,且对产品销售渠道放松。

银行如今迫不及待地设立理财子公司,也可以看作是对余额宝们的反击。

余额宝还能走多远?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去年12月,余额宝公开数据显示,自从2013年6月上市以来,余额宝在五年内为用户累计收益1700亿元,平均每天收益1个亿。

但是近几年,余额宝的利率从七日年化6%的高点不断下降,下降到如今的3%左右,势必会使一些公众逐渐选择其他理财方式。

事实上今年余额宝的规模已有下降趋势,如今银行强势入局,凭借其庞大的客户量,以及国民对其强有力的信任力,可以想象将来会对余额宝造成强有力的竞争。

五大行齐聚,余额宝遭遇“中年危机”?

在余额宝未推出之时,马云曾说出“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言壮语,不得不说,马云的豪言变成了现实,余额宝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国内金融市场,让公众更加了解理财产品,也使整个金融市场更加活跃,促使银行不断创新,使公众更加受益。

最后提上一句,虽然今后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但是国家资管新规明确规定,理财不再保本,所以大家在进行投资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其背后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