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實惠的陝北特色,黃饃饃的由來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文章,我是頭條號作者;新一看天下,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謝謝

雪白的饅頭你吃過,黑麵的饅頭你吃過,可是你吃過黃色的饅頭嗎?在我國西北的黃土高原就出產一種黃顏色的饅頭,叫做黃饃饃,而關於黃饃饃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你就未必知道了。

好吃又實惠的陝北特色,黃饃饃的由來

話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地的文化實現了大融匯,經歷了常年戰爭的老百姓也終於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以前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也開始全國各地遊說講學,其中就有這麼一位叫白一的文人,遊走到了西北,由於風餐露宿就餓昏在了路邊。

好吃又實惠的陝北特色,黃饃饃的由來

等到次日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一個窯洞裡的炕上,白一起身後來到院中後,發現一個老人正蹲在地上,一手把碗裡的黃色顆粒撒向地上餵雞,白一看的新奇,於是就走到老人面前,先雙手作揖答謝了救命之恩後,就像老人又出言想問道;“老丈,你這碗裡的粟谷,為什麼不留著食用而要餵雞呢”?那老頭聽到白一的話後,呵呵一笑道;“客官有所不知,這並不是粟,而是糜子”。

好吃又實惠的陝北特色,黃饃饃的由來

“糜子”?白一復問道,那老頭又呵呵一笑又道;“這糜子和粟谷不同,隨說產量不低,但是這糜子食用口味卻是不佳,除非到了糧荒人都是不吃的,都拿來喂牲口的”,說完又抓了一把糜子撒向了地面。白一聽完老頭話後也學著老頭的模樣蹲在了地上,撿起了老頭撒在地上的糜子看了起來。半晌後白一抬起了頭像老頭問道;“老丈,你這糜子是如何食用”?老頭看了白一一眼道“和粟谷一樣,脫皮後煮食”,白一聽完後又問道“那這糜子可否和麥子一樣壓成粉後在發酵後再食用呢”?

好吃又實惠的陝北特色,黃饃饃的由來

這老頭也是閒來無事,就照著白一的說法把糜子脫皮後,壓成麵粉發酵。沒成想這經過發酵後的糜子面,黃橙橙的煞是好看,等到在鍋裡蒸熟後,不但酸甜爽口,而且味道還獨特。於是從此以後,糜子就從過去為牲口吃的東西,變成了大家桌上的美味,流傳至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關注後我會為大家推送更多優質的文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