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陝西,多數人瞭解陝西其實只是三分之一的陝西——陝北

大多數人瞭解的陝西其實只是三分之一的陝西——陝北。很多陝西人尤其關中和陝南人,一聽到大家對“黃土高原”“綁著白色頭巾”的陝西人刻板印象就有想解釋的衝動。其實這三個地區差異較大,且彼此不想被代表。關中方言被認為是陝西方言,陝北陝南人不買賬。黃土高坡被看作是陝西形象,關中陝南人表示不可理解。

被誤解的陝西,多數人瞭解陝西其實只是三分之一的陝西——陝北

.陝北包括延安、榆林地區,靠近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等省份,地形以黃土高坡為主,氣候比較乾旱,少雨。

主食也以面為主,像經常路邊見到的陝北羊肉燴麵,洋芋擦擦,一說陝西大家就想到住窯洞,頭扎白羊肚手巾穿老羊皮襖的形象就是陝北地區的基本服飾,民俗有唱陝北民歌,大小場子,打花棍,打腰鼓,剪紙,吹嗩吶等。大多外省人對陝西的印象其實是陝北。

關中包括西安,寶雞,渭南,咸陽等市,地形上秦嶺在關中平原邊緣,分割了關中陝南,平時說的陝西話狹義上來說就是關中話。

平時以面為主食,比如大家熟知的biangbiang面,泡饃,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冰峰)等,民俗大家參考陝西八大怪(麵條像褲帶,鍋盔似鍋蓋,辣子一道菜,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碗盆分不開,板凳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還有像戶縣的農民畫,眉戶,秦腔,耍社火等。

陝南包括商洛,漢中,安康,這三地又各有些不同。漢中與四川靠近,語言接近四川話,安康與湖北靠近,語言接近湖北話,而商洛中又細分出說話像湖北話的柞水,和關中話比較接近的丹鳳等。陝南三市,漢中代表了它的厚重,安康和商洛則代表了陝南的靈秀和與世無爭。

主食以米為主,面為輔,民俗有耍社火,花鼓戲,賽龍舟,舞獅,還有一些婚喪嫁娶的特殊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