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夫妻相,指的是夫妻兩人的相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處。很多明星夫妻一看就有夫妻相,羨煞旁人。比如: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陸毅和鮑蕾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田亮和葉一茜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鄧超和孫儷

看到這張照片時候,小編很順口的喊道:哇塞,孫超和鄧儷長的好像啊!~~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黃渤和妻子小歐

除了大家熟悉的明顯,其實我們身邊的一些朋友也頗有夫妻相。有的夫妻剛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像,時間長了,竟有幾分相似。說到夫妻相,有網友驚呼:

我覺得夫妻相這東西真的存在,記得我和妻子剛剛結婚的時候我倆長得並不像,她是大眼睛我是小眼睛,她是瓜子臉我是國字臉。現在我倆生活了30年了,竟然發覺長得很像!也有好多人說我們有夫妻相。看來夫妻相真的存在。

科學家發現,相當一部分在一起生活時間超過25年的夫妻,相貌可能會趨同,即形成所謂的夫妻相。既然夫妻相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產生夫妻相呢?

有些人驚奇地發現,自己找過的男盆友或女盆友,看起來長得都差不多。此前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點,很多人會對擁有相似長相的某一類人更感興趣。在找對象這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你會優先選擇看得更順眼的對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生物學角度說有一定道理。

“願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這不是嫉妒!

2017年4月在《PLOS Genetic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夫妻相的科研論文,該研究對879對夫妻進行基因測序,結果發現,很多夫妻擁有相同的祖先。也就是說,這些人冥冥之中選擇了跟自己有相似基因的人結婚。這可能是夫妻相產生的原因之一。

說到基因與相貌,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項目。被認為是 21 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的 J.Craig Venter 博士(第一個研究人造生命體的人)正在進行一個激動人心的研究項目——用 DNA 預測人類的樣貌和聲音。人的面部特徵可能是由成百上千的基因共同決定的,每一個基因的影響都很小。相對來說,跟頭髮、眼睛、皮膚顏色和種族等特性相關的基因比較容易確定,但是跟高度和麵型等遺傳特性有關的基因分佈非常零散。(如果將來有一天可以通過DNA預測一個人長什麼樣,你會尖叫麼?可能立馬有人會想到:約會前,先讓對方出示DNA信息

“為了你,我什麼都可以改!”也不是一句謊言!

此外,有科學家認為夫妻相是雙方長期模仿微表情的結果

如果夫妻雙方長時間生活在一起,一方會通過情緒的傳遞作用,自然地模仿另一方的表情(比如微笑)。當一方模仿配偶的面部表情時,會喚起同樣的情緒,從而更好地產生共鳴,使夫妻倆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

夫妻雙方長期表現出相似的表情,會使雙方的某些面部特徵(比如面部皺紋)趨於一致,進而產生夫妻相。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雙方的面部肌肉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移動。一起分享歡樂的夫妻,會產生與微笑有關的肌肉和皺紋,即在嘴和眼睛周圍出現相同的皺紋;而不快樂的夫妻,則會在臉上浮現出皺眉、憤怒和憂鬱,也會產生相似的皺紋。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明星夫妻,左側為丈夫,右側為妻子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Robert Zajonc 專門挑選了一些來自相同種族的夫妻的照片進行測試。將24張剛結婚的夫妻的照片,和24張一起生活了25年之後的夫妻的照片,分成2組,隨機打亂,讓不認識他們的人純粹根據面部特徵去匹配誰跟誰是夫妻。結果發現,受試者能準確地將一起生活了25年的夫妻照片匹配成功,但在匹配剛結婚的夫妻的照片時,則沒這麼準。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明星夫妻,左側為妻子,右側為丈夫

“常回家吃飯!”關乎的不僅是健康!

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夫妻相也可能跟我們的飲食和腸道微生物菌群有關係。

兩口子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吃同樣的飯菜,喝同樣的湯粥,甚至連作息時間都是一樣的,時不時還接個吻或幹個啥的。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交換了大量微生物。(據說,恩愛的夫妻更容易產生夫妻相,因為他們會頻繁地交換微生物......少兒不宜,自行腦補。)

吃相同的食物,意味著夫妻雙方給身體和腸道內的微生物“喂”相同的東西,它們可能以相似的方式影響人體。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辰宇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食物中來自植物的小RNA進入體內後不會被分解,它們會靶向調控人體某些基因的表達。(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飯啦~)

還有研究表明,食物組分可能會改變生物的DNA,細胞的代謝改變對絕大多數基因及其產物有顯著影響。代謝受到基因活性的控制,反過來代謝也可以影響我們的基因。這或許意味著,我們的大多數基因都可能受到食物的影響。所以,如果夫妻雙方吃相似的食物,可能會通過代謝,間接影響我們基因的調控(甲基化)以及基因的表達。

“我發現現在的我,不是真的我!”知道你說的不是醉話了!

腸道菌群,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據推測,一個成年人自身的細胞數量為1013個,而一個正常成人體內包含的細菌數量則可以達到1014個。也就是說,居住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咳咳,其實你不是一個人,你是一個生態系統。當你感到孤單的時候,請跟你的腸道菌群聊聊天~)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著名的微生物博物館 Micropia 和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的研究人員曾對 21 對夫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接吻的 10 秒鐘內接吻雙方口腔內將轉移近 8000 萬個細菌。研究還發現,一天內至少接吻 9 次的情侶會共享相同的口腔微生物群體

樊代明院士認為,夫妻雙方的腸道細菌微生態環境一開始可能不一樣,但長時間一起生活之後,腸道菌群會變得越來越相似,進而對夫婦雙方的性格、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從而導致夫妻之間的性格、行為、習慣越來越相似,有些夫妻就出現了常人所說的“夫妻相”。

在我們腸道生活著的細菌與我們的免疫、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密切交織在一起。微生物影響這些系統的功能,反過來這些系統又改變微生物菌群的活性和組成。我們開始認識到這種複雜性,並深入瞭解腸道細菌如何幹擾機體的其餘部分,特別是它們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腸道菌群與人體的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病、自閉症等)、健康、行為之間的密切關係。

當然,腸道菌群在夫妻相的形成過程中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它們的關聯性到底有多強,科學家仍在努力研究中,想要搞明白,尚需時日。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答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目前來看,找對象時的感覺、夫妻雙方生活中的情緒、長期的微表情模仿、高度相似的食物、長期的微生物交換,都有可能是夫妻相的形成原因,而且很可能是這幾方面因素共同發揮作用。

今天就到這裡,我的小細菌們迫不及待的想去交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