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白起常勝將軍,今有大將粟裕,這離不開他的黃金搭檔

在秦國時期,有一位戰功赫赫的白起將軍,出戰必勝,被稱為常勝將軍,他是戰神。在中國革命和抗擊日寇,以及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也有一位常勝將軍,他就是保持常勝紀錄的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他的常勝戰績,除了將軍高超的指揮天才,同時也離不開他搭檔,堪稱最佳搭檔,也就是黃金搭檔。

歷史上有白起常勝將軍,今有大將粟裕,這離不開他的黃金搭檔

粟裕

活捉張輝瓚是粟裕初試牛刀的戰績

1930年12月,年僅23歲的粟裕已先後任紅二十二軍六十五師和六十四師師長。這期間,毛澤東和朱德在多路敵軍中選擇了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和譚道源的第五十師作為殲滅對象。但設伏了幾次,都先後落空。12月底,粟裕得到了張輝瓚部可能進入龍岡地區的情報。為了確認這一情況的屬實,他決定由師長化身敵軍排長親自偵察。

偵察回來後,粟裕把情況及時向毛澤東、朱德作了詳細的彙報,並建議針對敵軍求勝心切等特點,派出一支小分隊作誘餌,把張輝瓚引向龍岡。

12月29日,當張輝瓚率部進入我龍岡包圍圈時,剎那間,槍聲大作,炮聲隆隆。

到下午3時左右,敵十八師的一萬多人已被我主力全殲,但唯獨不見師長張輝瓚。毛澤東和朱德專門派了兩名通訊員策馬而來,詢問張輝瓚的下落。不久龍岡的密林中傳出了紅軍戰士興高采烈的喊聲:張輝瓚捉住了!

華中野戰軍,粟裕和譚震林是最佳搭檔

1945年10月,抗戰結束後進入解放戰爭時期,奉中央革命軍事委會電令,華東地區的人民解放軍統一整編,撤銷華中、山東軍區及華中、山東野戰軍番號,組建華中野戰軍,司令是粟裕,政委就是譚震林。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華中野戰軍在蘇中進行自衛反擊戰,七戰七捷(包括宣泰戰鬥、如南戰鬥、海安戰鬥、李堡戰鬥、丁林戰鬥、如黃戰鬥、邵喬戰役),殲敵六個旅和五個交通警察大隊,共五萬三千餘人,佔當面進攻之敵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

在淮海戰役中,粟譚再次成為搭檔

粟裕就於1948年9月24日7時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中共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於9月25日19時覆電,同意粟裕的建議:“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

9月27日,也就是濟南戰役獲勝後的第三天,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軍委提議,希望乘勝攻殲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戰役、海州國軍之戰役,稱為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時,二野與三野合並組建“總前委”,由二野的劉伯承、鄧小平和三野的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人組成,此時譚震林任副政委。

歷史上有白起常勝將軍,今有大將粟裕,這離不開他的黃金搭檔

譚震林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歷時六十六天。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級將領被俘124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淮海戰役的絕佳搭檔,堪稱黃金搭檔

在我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有陳不離粟,粟不離陳,兩人是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對好搭檔美譽。

在第一次反“圍剿”中,粟裕率部全殲國民黨十八師並活捉該師師長張輝瓚,初露鋒芒,給毛澤東、陳毅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放戰爭時期,陳、粟基本上是在一起的。陳粟配合指揮的著名戰役“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屬於經典戰爭案例。

歷史上有白起常勝將軍,今有大將粟裕,這離不開他的黃金搭檔

粟裕與陳毅

渡江戰役後,陳毅從中野回來了,陳當華東軍區司令,粟當副司令,陳、粟又結合在一起。有人說,毛主席把陳毅和粟裕配在一起,配得真好,陳不離粟、粟不離陳,是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對好搭檔。

尤其是淮海戰役,是粟裕建議發起的,在戰役的關鍵時刻,他均提出了重要建議,對中央軍委作出正確的決策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淮海一役,我中原、華東野戰軍並肩作戰,60萬對80萬,以少勝多,創造了我軍歷史上戰役規模最大,殲敵數最多的光輝紀錄。

毛澤東稱讚說:“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熟,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劉伯承元帥在全國解放後對記者發表談話說:“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