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丨監管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看看車險,還能亂到什麼程度

《2019財險江湖素描:九年最差業績VS人太平“三巨頭”九年最好開門紅》一文中,給出了2018年的財險行業經營境況:

2018年財產險行業合計利潤同比下降26%,比2017年少賺了166億元,迎9年來首次承保虧損。

不同於壽險行業主要依託於利差、依託資本市場吃飯的行情,財險行業的利潤來源有兩大組成部分:投資收益+承保利潤。

如果不考慮投資收益和準備金等,財產險行業利潤來源=保費—(費用+賠款),即承保利潤。

事實上,看到諸多財險公司槽糕的現金流狀況,可知2018年資本市場的萎靡不振,縱然令保險業下降了看起來很恐怖的約1.5個百分點的投資收益,但這更多是對壽險行業的影響,非左右財險業利潤大幅下降的主導力量。

承保經營情況的惡化,方才是財產險行業低迷的根子。幾乎無法控制的費用返回、價格戰更是罪魁禍首。

2018年財產險行業“少賺了的166億元”也意味著,消費者和中介從保險公司手中,以賠款和費用返還的方式,多獲得了過百億元的收益?

尤是行至“深水區”的“商車費改”,以一己之力影響著行業承保經營情況。

利潤變化如此之大,根子還在車險費率市場化的不徹底。

二次費改後,商業車險臺均保費同比減少12%左右,而應承擔的保險責任並沒有降低,只要險企維持同等的理賠尺度,利潤同比必然下降12%。餘下的12%哪去了?

很明顯,體現在費用率上。期間的費用並沒有用於改善保險公司員工收入及福利,而是返還給了中介機構和消費者,其間消費者佔了主要部分。

據行業最底層的管理者吐槽,2018年車險返還比例,比往年高出10%以上。即使是現在,伊周平了解的城市,新車業務的返還,仍達到50%以上,家自車(家庭自用車)、舊車達40%,且是不除稅的淨費用,開票成本由保險公司和業務員承擔。

每一輪行業自律,最終都以更大程度的費用上漲作為懲罰和回報。

2018年8月1日,車險行業推行“報行合一”。

雖然這類“狼來了”的從嚴監管口號喊了一次又一次,但這次基於行業主要財險公司的自覺自願,而且從總公司到支公司層層都極其鄭重的簽署了承諾書,大家抱著前所未有的樂觀,期待行業有序經營從此翻開新的篇章。

但是當時也有許多不同聲音,按照行業主體多年來的自由散漫、相互拆臺,“車險自律,行業的美夢一場”,每一輪行業自律,最終都以更大程度的費用上漲作為懲罰和回報。

果然,堅持了約一個月的承諾如同破窗效應,在各個保險主體的共同肆虐下,再一次成為笑話,這個笑話也將載入史冊。

如果放置其他行業,“報行合一”早就被群起而攻之。

因為以反壟斷的視角來看,“報行合一”沒有嚴謹的法律支持。

事實上,車險的普及程度,已經可以參照一般消費品。反觀汽車、家電等一般消費品,早已實行市場化定價與議價。即便打折、促銷亦是堂堂正正,很少聽說需悄悄的、變相的給消費者返還現金。

試想:如果商家收了你1萬元、開了1萬元的發票後,再私下塞給你2000元現金,你肯定認為這個商家腦子有病,明擺著是多此一舉。最主要是,這又增加了雙方的稅務成本。

當前的保險市場,如同20年前的汽車、家電、製藥等行業。回想汽車整車生產廠家最多時達200餘家,製藥廠高達3000多家,至於家電廠商更是多到——幾乎每個省都不止存有一家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產商。

再看今日保險分支機構之多,已超乎行業想象。

隱藏於大街小巷的保險公司機構,比公共廁所還多。

多年來,社會資本不惜一切代價獲取一紙保險牌照,原因?

牌照如此受到青睞,除了倒手就能獲得上億元的快錢外,主要還是看到了保險業的保費。尤其是壽險業巨大的保費體量,及財產險低成本的保費資金。

多年後,國內保險集團公司、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財產險公司、農業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合計200多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超過2500家。

湧入大量資本的保險江湖,無論壽險業,還是財險業,中小公司出現普遍性虧損,甚至成為無底洞,虧損年復一年,更需股東反覆注資。即便股東家大業大,暗無天日的虧損也令之失去耐心。

另一端,財產險多是一年期業務甚至更短。如果承保虧損,意味著失去了正現金流,股東之前“打保費的主意”註定落空。現金流都是負的了,你拿什麼投資、挪用更無門。

同質化的產品、沒有明顯差異化的服務,少了哪一家、哪十家,除了過度的價格競爭,都不會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手續費混戰的背後,是車險費率還沒有調整到合理的區間。

相信許多財產險公司的管理者也有成本意識,尤其是上市險企更需要好看的財務報表。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無論怎麼嚴監管,在微觀上、個體上,都不可能將保費返還徹底滅絕。

按照“報行合一”的舉措,只要費用列支方式經得住稅務檢查,銷售人員個人向車主返還20%不算違規。那20%和25%,又存在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無非是返還的額度不一樣。根據嚴監管,在保險合同約定之外,一分錢的支出都是不可以的。

充分透明的市場,高頻率的承保和賠付,每一位車主的周圍都有多名車險專家作為議價、索賠的參謀助手。費率市場化的進度、市場主體擴大的速度、市場競爭混亂的程度,三者相互依賴和相互促進,也就是說,競相攀比的手續費返還的背後,是車險費率還沒有調整到合理的區間。

大浪淘沙,大浪是市場經濟。如果還依靠行政保護,往昔30年保險市場化之路白走了。只有不斷的洗牌,才能讓費率降到邊際狀態,保險公司從降低管理成本中獲得收益,讓消費者從理賠端獲得更多的服務和收益,這才符合保險的原理。

精算是一門嚴肅的科學,但更是保險公司賺錢的工具。

兩次費改、過度競爭,居然還可以產生利潤,令競爭者們有繼續加大價格戰的空間,這是否說明精算過於保護保險公司,以犧牲消費者的利益去保護管理落後的保險公司?

既然一些保險公司和其分支機構不顧自身的能力水平,自暴自棄,不計後果,自尋死路,作為監管者是否有必要趕鴨子上岸?

事實上,局部市場承保能力已經過剩,一些社會資本也沒有“保險姓保”的初衷,那麼讓這些沒有競爭能力、沒有特色盈利模式的保險公司,早日將資本金虧完,是不是更符合淘汰落後生產力的市場經濟原理?

對於監管者,只要前端重視消費者的保護,後端加強償付能力的監控,就不會出現行業性的風險。

針對當前車險市場,監管者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看看還可以亂到什麼程度,再探一探費率市場化的底究竟在哪裡?

看看一次次洗牌後,哪些保險公司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