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投筆從戎的"莽夫"

班固,投筆從戎的

班固出身入儒學世家,其父班彪皆為當時著名的學者,從小受其薰陶,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于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投筆從戎的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班固修《漢書》,曠日持久,雖然得到了皇帝和部分士人的賞識,然而也不過是做了個蘭臺令史、校書郎、玄武司馬之類的小官。因此,班固也在等待時機,以求建功立業。北單于派遣使者來朝納貢,意欲和親,章帝訊問眾官。班固分析兩漢時局,建議通使匈奴,以宣揚漢德(即《匈奴和親議》)

班固,投筆從戎的

章和二年 (88年),章帝卒,漢和帝即位,年僅十歲,竇太后臨朝,起用竇憲為侍中,掌控大權。竇憲專橫跋扈,無視朝廷法律。後因刺殺齊殤王的兒子劉暢,事發被捕入獄,竇憲請求率軍北征匈奴以贖死罪。當時匈奴分南北兩部,南匈奴親漢,北匈奴反漢。正好南匈奴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

永元元年(89年),班固年屆五十八歲,因遭母喪,辭官守孝在家。班氏家族向來有與邊疆事務打交道的經驗,於是,班固也想通過邊境立功,獲取功名,以便施展才能。班固得知竇憲被任命為將軍,率大軍攻伐匈奴的消息,便決定投附竇憲,隨大軍北攻匈奴,被竇憲任為中護軍,參與軍中謀議。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竇憲密謀叛亂,事發被革職,回到封地後被迫自殺。班固與竇憲關係密切,因而受到株連,也被免職。 [52-53] 洛陽令種兢對班固積有宿怨,竇憲案發後,種兢藉機羅織罪名,大加陷害。班固被捕入獄,同年死於獄中,年六十一歲。

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詔譴責種兢公報私仇的惡劣做法,並將害死班固的獄吏處死抵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