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骂人“汉奸”遭拘留,微信群骂人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前不久,一女子因为不满意小区物业,于是在业主群里发表如下话语““刚才‘汉奸’带队,让她签名已被拒绝”。没过几天,该女子就被当地警方传唤并宣布拘留五日。

女子骂人“汉奸”遭拘留,微信群骂人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其实,之前爆出过不少因为微信群里辱骂他人被拘留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想提醒大家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权,避免给自己挖坑,给对方留把柄,因为公然辱骂的确可能会面临拘留甚至更加严厉的处罚,

公然辱骂他人会面临行政拘留

其实通过图片就可以看出来,此女是被行政拘留,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而依据过往案例可以知,依警方所言,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就是说,微信群是可以被定义成公共空间,达到公然的效果。

之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微信群随意辱骂没有被发现,是因为没有人举报,警方一般情况不会刻意去处理,除非引发了后果或者别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骂,没人管就没什么,有人管就完全有理由可以拘留你。

女子骂人“汉奸”遭拘留,微信群骂人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辱骂他人还可能面临诽谤罪

另外,辱骂他人还可能面临诽谤罪。

2013年施行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解释》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均属于情节严重,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女子骂人“汉奸”遭拘留,微信群骂人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面对物业如何正当维权

对物业不满意时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可以依据《解释》第三条: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

通过起诉,来要求物业承担相关赔偿。实在不满意,也可进行物业更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