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1. 罗振宇跨年演讲推荐的2018年度图书

《枢纽》这本书,在“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上隆重首发,是整个跨年演讲的核心思想来源。也是这一年间,对罗胖认知升级*重要的一本书。上线不到48小时,销售逾5万册。

2. 作者特别牛

作者施展,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得到」App大师课《中国史纲50讲》的主理人。《枢纽》是对这门已经有超过5万人学习的课程的思想更加系统的阐述。

3. 认可度非常高

除了罗胖,著名历史学者许纪霖、著名投资人徐小平,都是这本书的读者。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中欧工商学院原院长刘吉,还特地为这本书做序推荐。如此多牛人的认可,足见这本书质量之高。

4. 视角很独特

不同于传统“文人治史”的局限,作者施展是工科出身,后考取北京大学史学博士,专心治史。在《枢纽》一书中,施展用他严密的理工科思维,和对西方历史的研究,用超学科的独特视角,为你呈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5. 这本书带你重新理解过去

和大多数历史著作不同,这本书不是告诉你过去的中国如何兴衰、各色英雄人物如何走上历史舞台。它为你展示的,是囊括三千年、纵横九千里的历史变局。它将告诉你的,不是一人、一事、一城、一朝的兴衰,而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如何定义汉人”这样的底层逻辑。

6. 这本书带你重新思考未来

施展说:学历史能让你看懂未来。它既然能让你知道中国从哪里来,也就能让你知道中国将到哪里去。书中提出一个非常振聋发聩的观点——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的枢纽。为啥这么说?不是情感上的感性猜测,而是通过三千年的历史变迁进行的严密论证。

7. 这本书带你定位自我

如何定位自我、规划自己的未来,一定程度上由如何看待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而决定。当明白了中国未来会成为世界的枢纽,终局性地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就更容易提前重新定位和规划自己的未来,抓住这个时代的红利和机会。

8. 一本书重塑思想体系

这不只是一本历史书,而且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博弈论的各学科跨界知识。除了带你理顺中国发展的脉络,更从多学科、多视角,为你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下次,你可以从容地考察一国的历史和未来。

9. 反复打磨,值得收藏

从初稿到定稿,再到审校、出版,前后经历了将近一年时间。不仅对文字、页面进行了反复的设计和打磨,而且在用纸和封面设计上,也进行了多次尝试。如此费时费力,就是为了让这本书在你手中,更能体现价值。


内容简介

《枢纽-3000年的中国》是一部纵览中国千年历史、探索当下世界的“中国力量”的历史人文读物。本书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与方法,致力于在一种全球的视野下,主要论述了自夏商周至清末中国古代草原-农耕-海洋的南北向三重结构和平原-绿洲&高原的东西向次级结构,对以下问题给出内在连贯统一的解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古代的形成,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作为世界枢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意义。贯通所有这些问题的解释逻辑,是中国的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它作为一个古老且未中断文明,所带来的历史记忆,一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本书认为,对中国的超大规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这就构成中华文明区与其他文明区的重要区别。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

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

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

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

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

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

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

每个人,都 该思考——

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

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

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

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

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


施展

青年历史学者,在「得到」App开设的《中国史纲50讲》大师课,已经超过5万人订阅。

他工科出身,因为觉得不够好玩,转向文科。

在北大拿到了史学博士。现在外交学院任教,教授西方思想史、文明史方面的课程。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都是他的读者。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特地为《枢纽》这本书做序推荐。


精彩书评

《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何谓中国”。

现在市面上类似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施展的这本书与之相比,有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特色。

施展找到了一个核心线索,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串联了起来,给出了统一的解释框架。用这个线索,施展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在这个背景下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更解释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独特位置。

该书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新清史学派的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yue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定位为一个体系史。

该书进一步阐释,在中国与西方的遭遇过程当中,中国历史的一些内在动能被激活出来,它表现为一个宏大的革命史的过程,并使得中国的转型呈现为一个现代的建国历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其对于世界秩序的深刻塑造,也获得了全新模式的深入讨论,并对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建设性的探讨。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完全超yue了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了地理、历史、哲学、思想、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

这本书,引发了我重要的认知升级。

这将是2018年的必读书之一。它必将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它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思考、为什么中国是世界的枢纽、如何成为未来世界的“自变量”,它能让你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有价值的东西。

——罗振宇(《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

气象壮阔的论述格局…这是这一代青年人在大时代进行大构想的一个可贵的尝试。

——刘吉(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原主任)

作者以汤因比式的历史哲学视野,考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互动中的中国大历史。如此之大手笔、大气象、大格局,为当今中国学界所罕见。在碎片化研究的时代,本书不啻为令人精神一振的难得力作。

——许纪霖(著名历史学者)

第yi次听施展讲述他的研究,就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让我看到了理解中国问题的一种前所未you的视野,也解释了很多令我困惑的问题。中国到底从哪里来,中国未来可能会向何处去?这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相信许多人也在思考。施展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答案。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