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肉偿”的雏鹰农牧,猪年以来股价涨幅超50%背后

再牛逼的编剧,也编写不出现实生活的光怪陆离。

谁能想到,去年因“欠债肉偿”名声大噪的雏鹰农牧,猪年后开始改运了。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12日)至今,雏鹰农牧股价涨幅达53.09%。

原本举步维艰的雏鹰农牧,不知不觉中,变成股民手里的香饽饽。

股价倒是亢奋了。但债务还是债务,依旧在那里、不增不减。

2018年11月23日,雏鹰农牧公告显示,公司累计的违约金额近9.1亿元,其中包括公司2018 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5亿元,其余的为金融机构借款,占公司2017年经审计股东净资产的18.32%。

“欠债肉偿”的雏鹰农牧,猪年以来股价涨幅超50%背后

(上市公司公告)

从上述公告内容来看,去年最早的一笔债务逾期发生在5月9日,逾期金额3710万元,债权人是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最后经过双方协商,延期还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雏鹰农牧在外面欠的钱没法按时还款,但公司提供给河南、内蒙古和吉林地区的合作社的财务资助期末余额却高达11.53亿元。

“欠债肉偿”的雏鹰农牧,猪年以来股价涨幅超50%背后

(上市公司公告)

2018年12月1日,雏鹰农牧给深交所的回函中提到,上述11.53亿元的财务资助金额中,有6.74亿元为公司直接支付给合作社,3.45亿元为公司替合作社偿还河南邦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凯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垫付的养殖场工程款,1.34亿元通过公司的银行保证金账户代合作社偿还部分银行分期贷款,上述财务资助全部用于养殖场的建设。公司在对合作社提供财务资助时签署的相关协议约定按照年化 6%收取利息,但尚未收取利息。

言下之意,就是与雏鹰农牧作为各地合作社的财务资助者,也被“放鸽子”了。

不过,雏鹰农牧对外财务资助合作社的说法,显然在信息披露上是有问题的。

2018年12月1日,雏鹰农牧给深交所的回函当中,深交所问到“请结合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具体情况,说明你公司是否按照《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15 年修订)》第七章第四节与《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修订)》第九章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与审议程序。如否,请说明相关责任人的具体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你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及其理由。请会计师、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雏鹰农牧公告回复中,把这个锅甩给了公司业务经办部门,并宣称董监高等高级管理人员完全不知情。

公告显示,鉴于公司经办部门对公司向相关合作社划转资金事项的业务性质未完全了解,认为相关合作社属于公司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未将该资金划转事项认定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15 年修订)》第七章第四节规定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仅履行了公司关于资金划转的内部审批流程,故未就该事项向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汇报,亦未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汇报。

随后,中兴华和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这两家中介机构,都承认了关于财务资助信息的事情上雏鹰农牧存在问题。

那么,这笔高达11.53亿元的财务资助款项,为什么没有及时信息披露呢?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的解释是,雏鹰农牧 2017 年年报中其他应收款应收合作第三方合作社及农户的款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雏鹰农牧推行的 3.0 养殖模式,

雏鹰农牧与合作社及农户的合作是公司日常经营的养殖业务,合作社负责构建生猪养殖相关资产,自有资金不足需用款时向雏鹰农牧提交申请,雏鹰农牧经审批后支付,2017 年年报问询函回复时未认定为财务资助。

有趣的是,2017年年报的时候,这个没有出现过的“财务资助”数据,到了2018年债务违约近9.1亿元的时候,这个“财务资助”数据却又堂而皇之的出现了。让人不得不感叹,“财务资助”数据觉悟真是高。

债务问题缠身的同时,借着非洲猪瘟的事件,雏鹰农牧又大手笔计提了一笔商誉减值准备,从而导致利润大幅减少。

2019年2月23日,雏鹰农牧公告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提到,与前次业绩预测相比,因对各项投资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利润约3.46亿元的主要原因是:

去年第四季度,“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的影响持续,生猪市场并未出现好转,公司本着审慎性原则对产业基金所投资的生猪养殖及上下游企业计提了资产减值。

即便是债务缠身、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大幅减少,但对于A股的股民来说,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债务违约爆发后,去年10月19日,雏鹰农牧股价最低一度下探到1.37元。而截至今天收盘,雏鹰农牧已报收2.48元。从最低点爬上来,雏鹰农牧股价涨幅已超过81%。

此情此景,真的无话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