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2017年10月19日/醫麥客 eMedClub/--今天,距Gilead以120億美元完成對Kite Pharma的收購剛剛兩週時間。美國FDA宣佈批准了Kite Pharma的CAR-T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其中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縱隔B細胞淋巴瘤(PMBCL)、高級B細胞淋巴瘤和轉化型濾泡淋巴瘤(TFL)引起的DLBCL,但不適用於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注:這些患者曾接受了至少兩次其他治療,但沒有出現緩解,或是疾病出現復發)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而這也是是美國FDA批准的首款針對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細胞藥物,全球第二款獲批的CAR-T產品。Gilead表示,Yescarta的定價為373,000美元,比其競爭對手-諾華的Kymriah要低102,000美元(Kymriah定價475,000美元)

1、支持Yescarta上市的核心臨床數據

此次Yescarta的獲批是基於一項名為ZUMA-1的多中心臨床試驗數據,在接受Yescarta單次輸注的101位患者中,總體反應率ORR為72%,完全緩解率CR可達到51%!基於它的出色療效,美國FDA曾授予它孤兒藥資格,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優先審評資格。今日,Yescarta為患者帶來的治療潛力也使美國FDA對其上市亮了綠燈。

在研究中,13%的患者經歷了3級或更高級別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31%的患者經歷了神經系統毒性。基於此,FDA批准了Yescarta風險評估和減緩策略(REMS)。

此外,在這項研究中,從較廣基線T細胞數量的重度預處理的患者中,Yescarta獲得99%的成功製備。接下來,Yescarta將會由Kite的達到最高水準的商業製造工廠進行生產(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l Segundo)。

2、風險評估和減輕策略-REMS

關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和神經系統毒性的風險,在Yescarta的產品標籤上存在一個黑框警告(Boxed Warning)。在批准Yescarta上市的同時,FDA也制定了相應的風險評估和減輕策略(REMS),REMS計劃將會對專業醫療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告知其與Yescarta治療相關的風險。 此外,REMS計劃的培訓和認證將是提供Yescarta治療的中心的最終授權的組成部分。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

在接受YESCARTA治療後發生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

▪ 接受YESCARTA的患者中有94%(n=101/108)發生CRS,其中13%(n=14/108)的患者經歷了3級或更高級別的CRS

▪ 在接受YESCARTA治療後死亡的患者中,有4例在死亡時經歷了正在進行的CRS事件

▪ 中位發作時間為2天(範圍為1-12天),CRS的中位持續時間為7天(範圍為2-58天)

▪ CRS的主要表現包括髮熱(78%)、低血壓(41%)、心動過速(28%)、缺氧(22%)和寒戰(20%)

▪ 可能與CRS相關的嚴重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顫動和室性心動過速)、心跳驟停、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徵、低血壓、缺氧和噬血細胞綜合症/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徵(HLH / MAS)

神經毒性

接受YESCARTA治療後發生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神經毒性:

▪ 在YESCARTA輸注後,中位發作時間為4天(範圍1-43天)

▪ 87%的患者發生神經毒性的中位持續時間為17天

▪ 在接受YESCARTA輸注後的第一個8周內,所有神經毒性的98%會發生

▪ 31%的患者出現3級或更高級別的神經系統毒性

▪ 最常見的神經系統毒性包括腦病變(57%)、頭痛(44%)、震顫(31%)、眩暈(21%),失語症(18%)、d譫語el妄(17%)、失眠(9%)和焦慮(9%)

▪ 注意到延長長達173天的長期腦病變

▪ YESCARTA治療後發生的嚴重事件,包括腦白質病和癲癇發作

▪ 患者發生腦水腫的致命和嚴重的病例

▪ 在接受YESCARTA治療的患者中,存在致命的腦水腫案例

3、YESCARTA風險評估和減輕策略計劃要求

醫院及其相關診所必須參加YESCARTA REMS計劃才能夠進行YESCARTA的治療。City of Hope將是全球第一個提供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療的癌症中心之一

涉及YESCARTA用藥、分發或管理的所有相關人員都應該接受YESCARTA REMS計劃要求的培訓,並且必須成功完成YESCARTA REMS計劃知識評估。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授權代表必須代表醫院及其相關診所進行登記,參加YESCARTA REMS計劃的代表必須:

1.完成培訓計劃,其中包括:

▪ YESCARTA 完整處方信息

▪ YESCARTA REMS計劃實訓

▪ YESCARTA 不良反應管理指南

2.成功完成YESCARTA REMS計劃知識評估

3.完成YESCARTA REMS計劃醫院登記表

4.監督實施和遵守YESCARTA REMS計劃要求

▪ 確保涉及YESCARTA用藥、分發或管理的所有相關人員接受YESCARTA REMS計劃要求的培訓,並且必須成功完成YESCARTA REMS計劃知識評估。

▪ 維護員工培訓記錄

▪ 確保醫院及其相關診所至少為每位患者準備現場可供的2劑tocilizumab,並準備立即給藥(2小時內)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 在發放YESCARTA之前,向患者/護理人員提供患者電子錢包卡,並指導患者在附近的(兩小時路程)認證的管理醫院及其相關診所接受至少4周的YESCARTA的輸注

▪ 將過程和程序文件放在適當的位置以確保新員工接受培訓,如果從YESCARTA REMS計劃認證之日起,每年至少一次的YESCARTA沒有分發,那麼員工要重新接受培訓。

5、Yescarta上市回顧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總而言之,今日標誌著CAR-T這一全新療法開發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美國FDA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對此評價道:

CAR-T新療法上市,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

“在短短的幾十年裡,細胞療法從充滿潛力的概念,變成了可實際操作的方案,治療難治而致命的癌症,這一批准彰顯了這一新藥領域的持續動力。我們承諾將支持和加速這類產品的開發。不久後,我們將公佈詳細的政策,介紹我們將如何支持基於細胞的醫藥開發。這個政策也將解釋我們會如何在突破性的CAR-T細胞療法和其他基因療法中應用我們的加速項目。我們將繼續支持基於這些新科學平臺的安全有效療法的高效開發。”

作為吃瓜群眾,我們看到了FDA對於CAR-T的加速推動。從諾華的首款CAR-T產品Kymriah成功上市,到第二款CAR-T產品Yescarta的獲批,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更看到了人類在細胞治療領域的創新突破與執著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CAR-T細胞治療時代正在到來!

在此,醫麥客祝賀又一款治療血液腫瘤的CAR-T細胞藥物獲批上市,造福廣大患者。同時,也期待CAR-T療法在實體瘤等更多領域疾病的治療方面獲得突破,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關於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escarta是一種在研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技術,它從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並使用工程化的手段,讓這些細胞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靶向CD19抗原。這種抗原在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細胞上多有表達。因此,通過這些CAR,經過改造的T細胞能夠靶向癌細胞,並對它們進行殺傷。

關於NHL(非霍奇金淋巴瘤)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中最為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據估計,每年美國約有72000例新發霍奇金淋巴瘤,其中三分之一是DLBCL。Kite帶來的這款CAR-T療法有望對包括DLBCL在內的多款大B細胞淋巴瘤進行治療,改善患者預後。

參考出處:

https://www.yescartarems.com/

https://endpts.com/fda-follows-through-with-a-groundbreaking-ok-for-yescarta-gileads-new-car-t-breakthrough/

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71018006639/en/Kite%E2%80%99s-Yescarta%E2%84%A2-Axicabtagene-Ciloleucel-CAR-Therapy-Approved

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71018006702/en/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81216.htm

醫麥客 丨出品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新媒體

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申明:文中資訊內容和事件評述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果出現與事實不符或版權侵犯的內容,請速與醫麥客平臺聯繫,我們會盡快做出處理,歡迎更多讀者朋友關注並給出指導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