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龍山“網紅橋”真火 每天上萬人打卡

太原天龍山“網紅橋”真火 每天上萬人打卡


春節期間,太原天龍山新建成的公路上——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成了不少市民甚至是外地人的“打卡”勝地。朋友圈裡、微博上、抖音上,到處都能看到有人在曬這座“網紅橋”,這座橋究竟有何不同,讓眾多網友紛紛前去拍照留念?施工方又是考慮到哪些因素,把橋修成了“網紅橋”呢?

太原天龍山“網紅橋”真火 每天上萬人打卡


春節高峰期過後車沒那麼多了但“打卡”的人仍不少

在網上熱傳的三層環形高架橋,屬於新建的天龍山區域旅遊通道,全程長度為30公里左右,沿途共有四座橋和一處隧道,而“網紅橋”就是其中海拔最高的一座高架橋。

從不少網友曬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春節期間這裡每天都會有車連車的情況出現,一位網友曬出的視頻裡,去天龍山拍照留念的車輛排起了長龍,放眼望去,視線所及的路面上全是車,而慢騰騰的車速更是讓人感慨:“開車過來不算遠,但上橋不知道要等多久。”

避開了春節高峰期,又是工作日,山西晚報記者以為來“網紅橋”拍照留念的市民應該不多,但沒想到,雖然沒有網友們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上那麼誇張,但車還是一輛接一輛地向山上駛去。上橋之前,記者注意到路邊有一個標識牌,寫著“西山旅遊改線2#橋橋樑總長957米”。

上橋的路面並不寬,只有兩條車道,剛走到第二層橋面上,就開始有一些靠邊停留的車輛了,走到最高一層時,這種情況更加普遍。山西晚報記者目測了一下,路邊停靠的車隊大概有200米長,既有本地車,也有外地車。雖然車不少,但所有車都是靠右停放的,所以不影響左邊路面車輛的通行。一位剛把車停在路邊的市民說:“知道這樣不好,但沒辦法,反正大家也都是停下來拍個照,一會兒就走了,不會長時間佔用路面的,應該影響不大吧!”

除了車,路上的行人也不少,三五成群,或拿著手機,或用專業相機,還有人帶著航拍設備在拍照留念。


太原天龍山“網紅橋”真火 每天上萬人打卡


“網紅橋”火了後很多人都是專程前來

“我們是專門過來看這個橋的。”市民王女士說。她住在東山附近,雖然早就聽說了“網紅橋”,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前來,“前段時間人太多,我們等到現在人少了才過來的。”

“沒事就帶著孩子上來了。”市民李先生就住在山下的村子裡,他告訴記者,在橋還沒有正式通車的時候,他就專門上山參觀過,“當時沒上來,正式通車後才上來的。”李先生說。當問及參觀的感受時,他笑著說:“挺好的,站在這裡覺得特別壯觀。”

人群中,一位獨自拍照的女士特別顯眼,她告訴山西晚報記者,自己是江蘇人,來山西旅遊,“來了太原就在抖音上看到大家拍的這個橋,你說我要不來看看,那多可惜呀。”

除了和親友結伴來“打卡”的,山西晚報記者還碰到了一個來此組織團隊活動的群體。“我們是榆次的。”團隊的領隊張先生說,他們是一個徒步協會,每個月都會組織人去不同的地方進行徒步鍛鍊,“過年期間這裡成了網紅,不少人想來,我們就趁著這個機會把大家帶來了。”

“知道不是景點,但這個橋挺紅的。”“專門開車過來的。”採訪中,不少遊客被問及為何來這裡時,這麼回答山西晚報記者。


太原天龍山“網紅橋”真火 每天上萬人打卡


“網紅橋”之所以修成這樣是出於舒適度和安全角度考慮

在大家爭相“打卡”的同時,也有市民提出疑問:“這個橋為啥要設計成這個樣子呢?一定要在原地盤旋而上嗎?不能像普通盤山公路那樣依山而建嗎?”“這樣安全嗎?”

帶著市民的疑問,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網紅橋”的建造者、中鐵十二局集團太原市綜合管廊工程項目部的辦公室主任周繼明。“這麼設計,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是緩解坡度大的問題,二是減少對山體的開挖,保護環境。”周繼明說。

原來,天龍山旅遊資源豐富,但原來的道路坡陡彎急路窄,且年久失修,破損嚴重,而且從入山口到2號橋所在的位置,直線落差達到350米,如果只是對以前的舊路重新翻修,那遊客駕車上山時路面的坡度可能要達到25度左右。“這裡如果修成普通的盤山公路,就需要挖很多地方,會對山體造成破壞。從舒適度和安全角度考慮,最後決定用盤旋的橋樑來減緩坡度。”周繼明說。

至於安全問題,市民就更不用擔心了。“山體本身是石頭的,我們在建橋時又挖得很深,最大樁深65米,而且橋的上部採用的是鋼箱梁的設計。”周繼明介紹道,鋼箱梁本身比混凝土梁輕便,但承重能力卻和混凝土梁不相上下,加上橋面上的瀝青屬於特種瀝青,“普通道路上的瀝青可能需要鋪6釐米厚,但這種瀝青只需要鋪3釐米就足夠了,承重絕對沒問題。”

“現在這裡成了網紅了。”周繼明知道自己和同事們所建造的橋成了網紅,心裡挺高興的,據他所知,春節期間,上天龍山的車平均每天有3500輛,按每輛車都滿員算,每天到橋上拍照留念的遊客可達上萬人,“元宵節當天車就堵了6公里長。”周繼明說,“我們想提醒市民,來了這裡後,最好是不要把車停在橋上,人下車往前走。影響交通不說,人身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

周繼明介紹,天龍山區域道路工程屬於西中環南延改擴建工程,現在已經大部分完工,全部工程完工後,太原河西地區將新增一條貫穿南北的大動脈,與新晉祠路形成晉陽湖和晉陽湖溼地公園東西兩側快速路網,沿線連接太原古縣城、晉陽湖和晉陽湖溼地公園、晉祠、太山、蒙山、天龍山、太原植物園等8個景區。“我們已經沿路種了不少綠植,到了今年五一,這裡的風景會更美的,歡迎大家到時候再來。”周繼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