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生意難做的原因找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近兩年來大埔縣各式各樣的餐飲店越開越多,在這繁榮的背後,消費群體分流,競爭激烈,許多店鋪只能艱難維持,有的選擇關門轉讓。如果消費群體不增,開的店越多,關的店也會越多,更替速度很快,畢竟現有的市場體量有限。

近日一位轉讓餐吧的老闆向小編坦言:前兩年與人合股,投了十幾萬開休閒餐吧,開業前期大夥圖個新鮮,生意還不錯,如今同質競爭激烈,盈利困難,回本週期越來越長,現有的營收勉強維持店內日常開銷,也想不出挽救的辦法,與其苦苦支撐,不如散夥轉讓另謀發展了。

大埔生意難做的原因找到了!

近段時間,大埔縣城內轉讓店鋪的信息大多為餐飲類

大家都在說生意難做:店租漲、人難招,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漲價、網購的衝擊.....而餐飲店難做或許與這些方面有關:

○ 盲目投資,跟風開店

一家火爆的餐廳出來,同類型的很快跟上了,有人連店鋪裝修和菜品都仿得堪稱“神似”,這是如今大埔餐飲市場的現狀。很多投資者對餐飲市場不瞭解,認為門檻低、易上手,總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不錯,總覺得自己產品不錯,總覺得裝修比別人有特色,別人能掙錢自己就能掙錢。當開店後人力、財力、精力在不斷耗費時,突然醒悟,這錢根本沒看起來的那麼好賺,最後只能關門止損了。錢虧了,夢醒了!

老話說“開店容易,守店難”!經營一家店鋪要考慮東西太多太多了....比如傳統餐廳主要追求原汁原味,而休閒餐廳追求出品快,且消費主力是年輕人,菜品新鮮感,裝修風格也必須迎合.......所以投資前要冷靜分析市場,多看多請教,不要一時衝動就盲目投資!

○ 消費人群碎片化分流

大埔外出人口多,常住人口少,消費圈小且固定,從總量到各品類的分佈都是有限的,是存量市場,2016年底開始各外賣平臺陸續進駐大埔,外賣市場發展迅猛,客源被空間化、碎片化分流了,低中端餐廳競爭開始加劇。一個市場,一種打法,堂食與外賣在菜品種類、定價、包裝等有諸多差異性,想要在外賣市場分一杯羹,就需要商家緊跟趨勢搶佔先機,快速適應變化。有很多餐廳因為反應慢,來不及適應,造成客源快速流失的境地。

外賣在空間上擴大了門店的銷售範圍,也在悄悄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這些變化很可能影響著你的生意。這需要老闆們不斷髮現迎合新的消費需求、揣摩消費心理,對應作出調整!

○ 營銷困局

在消費體量有限的環境下,搞活動成為店家特別是新店拼搶市場的常見方式。搞活動也一樣存在跟風現象,我搞什麼他搞什麼。有甚者玩價格戰,我們10塊錢他們就9塊錢,根本不考慮成本,久而久之,犧牲自身利潤,來博取顧客青睞,大家的利潤空間只會越來越低。也間接產生這樣一種怪象:只有搞活動才有人,活動一停就沒有人。

在活動宣傳方面,許多店家遭遇"流量瓶頸",活動內容單靠朋友圈、微信群傳播影響力有限,傳統的發傳單、僱車遊街又效果甚微,藉助自媒體大號能大量引流,但費用又未必能承受得起,導致店裡搞什麼活動都落實不下去!不搞吧,擔心沒有人,搞了又沒有幾個新面孔,來來去去還是那幾個老熟客,其實搞不搞都是沒有人,你店裡現在也是這樣情況嗎?

另外,一些新手在設計活動方案時忽視自身實際情況,活動不設置止損,不經小範圍測試就全面鋪開實施,活動開始後發現被顧客鑽了空子,遠遠超過承受範圍,為了不虧錢,部分店家臨時更改活動規則,各種理由不兌現招來顧客不滿。在這個人際關係緊密的小地方,影響可想而知了。在這片“人情市場”裡打拼,持續留客能力比獲客的能力更重要。

其實想要留住消費者要全方位考慮,營銷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熟知這間店,其他方面也要下功夫,比如把菜品做得更精緻,把服務做得更細,定期推出新產品等。味道好、服務好,有新鮮感,才能產生好口碑,好的影響力!

冷靜分析市場需求

理性合理投資

老闆真不是那麼好當的!

最後祝各位商家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