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募變更股權 新進股東均為民企

股權結構的變更,無疑會對一家公募的業務開展帶來改變和影響。

今年以來,已有華商和萬家基金股權變更正式獲批。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募基金的新進股東均為民營企業。數據顯示,公募行業發展20餘年來,民營資本參股公募基金的數量以及平均持股比例顯著增長。在具備股權激勵的機制下,有著民企參股背景的公募基金似乎更善於廣納天下賢士。

股權變更獲批

今年2月,證監會先後發佈《關於核准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股權的批覆》和《關於核准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股權的批覆》。

2月13日,萬家基金率先發布公告稱,原股東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國投”)將其持有的萬家基金11%股權轉讓給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齊河眾鑫”)。

公開資料顯示,萬家基金成立於2002年8月,註冊地為上海,註冊資本1億元。2018年四季報顯示,萬家基金旗下管理的基金共計61只,總規模為845.16億元。

目前,華商基金方面暫未發佈股權正式變更公告,近期只發布了一則高管人事變更公告。根據證監會的批覆,核准中國華(港股00370)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華商基金34%股權,轉讓給深圳市五洲協和投資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華商基金成立於2005年12月20日,目前法定代表人是李曉安,總經理王小剛。2018年四季報顯示,華商基金旗下共管理45只基金,總規模為186.16億元。

通常而言,基金公司的業績決定了其股權的價值。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萬家基金旗下萬家消費成長以-9.67%的成績,拿下2018年標準股票型基金(A類)第一的寶座。對比來看,股票型基金去年平均單位淨值增長率為-25.44%,偏股型基金為-24.12%。

新股東均為民企

上述兩起公募基金的股權變更經歷了數次曲折才正式落地。

華商基金在本次股權變更前的股權結構為:華龍證券持股46%,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持股34%,濟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在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後,深圳市五洲協和投資有限公司將替代中國華電成為華商基金的新進第二大股東,並持有34%的股份。

華商基金股權變更的背後有著較為複雜的股權轉讓法律糾紛,導致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藉故擔任了華商基金長達近13年的第二大股東。天眼查數據顯示,深圳市五洲協和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自然人參股的民營企業。

萬家基金在本次股權變更前的股權結構為:中泰證券持股49%,新疆國際實業持股40%,山東國投持股11%。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顯示,2018年1月22日,萬家基金第三大股東山東國投掛牌轉讓其持有的11%國有股權,轉讓底價為6808.78萬元,掛牌截止日期為2018年2月22日。

競購初期曾發生過一段小插曲,2018年2月24日,萬家基金管理層持股的上海樸承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第二大股東新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共同參與萬家基金股權競購。

在經過多輪網上競價之後,2018年2月26日,萬家基金11%股權掛牌轉讓終於塵埃落定,最終售價8178.78萬元,溢價率為20.12%,新進第三大股東為齊河眾鑫。

與華商基金的新進股東一樣,萬家基金的新股東齊河眾鑫也是一家民營企業,由兩名自然人持股。

股權激勵是否妥當

大資管時代下,公募牌照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而公募基金也不再是國有企業一家獨大管理,反而是有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爭相加入。Wind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民營資本參股公募基金的數量以每年5家至8家的速度增長。

自2013年6月起施行的《基金法》修訂版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公開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實行專業人士持股計劃,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這無疑為基金公司開展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提供了法律保障。

事實上,正是因為民營資本的快速加入,公募基金行業興起了股權激勵的潮流。2018年,多家公募基金以增資擴股方式進行股權激勵,而這也成為公募基金招攬天下賢士的法寶之一。比如,曾將南方基金前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納入麾下的前海開源基金。

而在強大的股權激勵作用下,近幾年來,公募基金高層和基金經理的變動也愈加頻繁。與此同時,由專業人士發起設立並作為主要股東的個人系公募開始嶄露頭角。截至目前,市場上一共有16家個人系公募,其中有12家是在去年成立的。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公募基金公司更多地依靠人力資本,因而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就是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相比國有資本控制下的基金公司,民營資本控股的基金公司在人才激勵、薪酬體系建設以及股權激勵等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而人才的高流動性本來就是金融行業的顯著特點。

但也有公募基金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市場上一貫認為有了股權能提升業績,但有了股權並不等於有業績,股權激勵並不是萬能的,關鍵還在於事業心。股權激勵與業績沒有直接關係,尤其是以公司總體業績作為考核依據,激勵效果還不如一般的績效考核方案。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