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肝癌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坦言:或許不是菸酒,是這3件事

根據疾病死亡人數統計,我國肝癌的發病率位於前五名,並且當診斷出患有肝癌的時候,大約有80%已經進入中晚期。

為何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它被稱為"將軍",是唯一沒有疼痛神經的器官,也被稱為"啞巴器官"。

肝癌早起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許多人不疼不癢,就檢測到患有肝癌。肝臟有很強的再生功能。即使肝細胞受損,也可通過自我再生功能進行修復,只要30%的肝臟健康,就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

醫生提醒:身體有著4種表現,千萬別忽視,可能是肝病!

第一種表現:肝區疼痛

肝臟區域疼痛,是大多數中晚期患者的首發症狀。它通常位於右側翼或劍突下。它是間歇性或持續性的,伴有鈍痛或刺痛感。

疼痛時輕時重,如果疼痛時間過長,就會感到右上腹感到不適。

為何

第二種表現:食慾下降、腹脹

據統計,大約37%的肝病患者最初會認為是"胃病",食慾下降、腹脹、噁心、腹瀉等,也是肝癌的常見表現,伴有食慾不振、腹脹是最常見的。

腹瀉也是肝癌的常見症狀,據報道,大多數人錯誤地認為它是慢性腸炎。

為何

第三種表現:體重下降、消瘦、乏力

肝臟受損後,肝功能下降,會引起代謝紊亂、營養吸收出現障礙,導致能量不足,無法為身體提供營養,就會出現乏力感。

體重下降,消瘦、乏力也是肝癌的常見症狀,主要由肝功能受損引起的。

為何

第四種表現:發熱、出汗

發熱和出汗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如果長時間身體發熱,建議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有些肝癌患者會出現發熱、出汗等表現,大部分胃部是低燒。

為何

為何"肝癌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坦言:或許不是菸酒,是這3件事

一:喝酒上癮

數據顯示,近60%的肝癌與飲酒有關。

飲酒也會讓人上癮,飲酒會導致身體產生更多的神經受體,以平衡酒精的影響。一旦想戒酒,就會容易出現焦慮、手抖、汗水、手腳冰冷等症狀。

酒精也是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一流致癌物",一旦喝酒成癮,就很難戒掉。長期過量飲酒對肝臟有很大的傷害。如果酒精不能完全分解,很容易產生非常有毒的乙醛,這會引起肝細胞損傷,增加癌症的發生。

為何

怎麼預防呢?

1,以茶代酒,保護肝臟

酒是一把雙刃劍,適度飲酒有益於健康,但你必須控制住。對於那些每天必須喝酒的人來說,最好多喝一些茶來幫助保護肝臟。

飯後喝一杯茶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腸道排毒,減輕肝臟負擔。

雁門冰菊——增強肝細胞修復

雁門冰菊中含有膽鹼、硒、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還可以做到有效防止脂肪聚集,減少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疾病。

其中,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它不僅抗氧化作用強,還能幫助修復肝臟細胞,恢復肝功能

為何

每日泡服雁門冰菊,保護肝臟,修復肝細胞,有利於肝臟健康。

二:忽視乙肝

據統計,我國約有10%的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其中大多數是無症狀的。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會出現損傷肝損的表現。

乙型肝炎是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母嬰、血液、性行為和破損皮膚傳播。

感染乙型肝炎後,只要你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定期複查,改變不良習慣,就可以避免疾病的惡化。

事實上,關於乙型肝炎的可怕之處,是乙型肝炎病毒會持續感染,反覆發作,從而誘發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為何

怎麼預防呢?

1、接種疫苗

人從出生到入學,再到步入社會工作,都會被迫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許多人工作後,他們沒有意識到檢查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接種一次,不能"管理"一輩子,至少每六年進行一次"乙肝兩對半"的複查,檢查體內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抗體,如果無抗體,應及時到當地防疫站接種。

為何

三:盲目節省

節省,是一種美德,但盲目的節省對健康不利。

許多老年人習慣吃剩飯,眾所周知,食物放久了,就可能會變質,也可能會增加致癌成分,如:亞硝酸鹽,但進入體內後,就會形成亞硝酸銨,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

為何

如何預防?

1、吃多少做多少

根據自己的飯量,能吃多少做多少,做少不做多,另外要避免吃剩菜剩飯。

2、過期食物要丟掉

不要盲目節省,尤其是中老年人,他們經歷了鬧饑荒的年代,嘗過捱餓的滋味,過期的食物,也不捨得丟掉,總覺得自己是在省,其實這才是最大的浪費,這是最自己健康、生命最大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