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需要被教育,大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

點右上關注,每天給你最新的房價數據,最新的樓市信息。

老百姓需要被教育,大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樓市就像股市,有漲有跌很正常,房子就是資產,買得起高房價房子的都是一些投機者,政府為什麼要為這些人負責?“老百姓是需要被教育的,房價漲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的房價會一直漲下去,只有讓它跌幾次,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政府真的沒有必要管理房價,要管就多建一些廉租房,讓低收入者有房住。”

老百姓需要被教育,大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房價高低本身並無問題,就如股價高低一樣。他建議,應當迴歸住房作為民生必需品的本質,由此出發思考調控問題。房地產調控將著眼點放在房價上是本末倒置,最應調控的是影響房價的制度

吳曉求:現在全球有兩大泡沫,一個是美國的股票市場,還有就是中國的樓市。現在樓市漲得太快,非常離譜,北京四環房價幾乎都在10-12萬/平米。他認為,這種趨勢是難以為繼的。

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判斷大週期內房價泡沫是否會破滅的量化指標組合,是“居民部門利息保障倍數”和“新房名義市值對居民最大購買力佔用比例”,現今流行的房價收入比、房價租售比,更適用於“小週期”的房價解釋。之所以看空中國房地產會出現錯誤,原因是我們試圖使用“小週期”的房價指標去解釋“大週期”的房地產價格。

老百姓需要被教育,大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

房地產大週期和小週期的臨界點是城市化率達到75%左右,拐點之前是大週期,拐點之後進入小週期。中國目前城市化率56%,還遠未達到75%的臨界點,房價仍處於上行的“大週期”內。大週期內,整體社會的購買力和信用擴張規模是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核心指標是兩個:“居民部門利息保障倍數”、“新房名義市值對居民購買力佔用比例”。前者數值大於1.5,歷史上沒有發生過房價大跌。後者數據超過60%,房價面臨很大下跌風險。超過80%,風險更大。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現在中國住宅人均1.1套,人均建築面積大概在35平米-40平米之間。與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差不多,但發達國家的面積是使用面積或者室內面積,比中國的建築面積大25%到30%,所以人均面積並沒有到位。

老百姓需要被教育,大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與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根據2017 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數據,我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為 90.2%,其中,城鎮家庭多套房住房擁有率為22.1%,而城鎮地區住房空置為21.4%。據估算,2017 年,我國城鎮住宅市場空置的住房數量總數為 6500 萬套。(如果算上2018年新增,空置率肯定會更高)。以上內容來自網絡信息彙總,版權歸原作者)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業,房價整體來看上漲已經結束,幾個核心城市除外。

不知道大家看了以上專家的分析,有什麼意見,交流交流。

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

馬雲找雷軍,讓其給自己投資2000萬,雷軍拒絕,後來馬雲成功了,雷軍寫了這段話:

雷軍的這句話非常深刻!

他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其實試錯的成本並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

也許你是給朋友一個面子,其實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心門關得太緊,看起來是自己贏了,其實錯過了嘗試新事物的機會!

口袋捂得太緊,看起來是錢沒有花出去,其實錯過了錢進來的機會

現在的你也是一樣,會錯過關注我嗎?

點右上關注一下,每天獲取房價及樓市最新信息。祝好運,關注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