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當得陰麗華”---舉例說說做一個“好老婆”的基本配置。

【娶妻當娶陰麗華】吳三桂讀書讀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時,慨然嘆曰“能娶到這種女人,此生足矣!”

陰麗華的老公是劉秀,陰麗華她老爸是新野的富豪。劉秀的姐夫家有人與陰家有親,劉秀聽說陰麗華長得好看,心生暗戀。

公元23年6月,29歲的劉秀將軍娶走了20歲的陰麗華,三個月後送回孃家,劉秀北上洛陽上班並出差河北。

半年後,公元24年春,劉秀娶了郭聖通為妻,郭的舅舅叫劉楊,手裡有十萬兵馬 。婚後,劉楊率十萬兵馬幫劉秀征討邯鄲、平定河北。

公元25年10月,劉秀登基並遷都洛陽。陰麗華被接到洛陽,劉秀跟陰麗華商量立誰為皇后……陰麗華說“我是小家碧玉,不足以擔大位”,力辭皇后一職……其實,一般情況,跟你商量的事情一定不會給你的 ……於是,次年,立郭聖通為皇后,陰麗華為貴人。

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差不多就幾萬斤粟。陰麗華家其實挺有錢,她老爸有田七萬畝,從來內斂而低調。

十七年後,“郭皇后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作為皇后,郭聖通一是怨氣牢騷太多,二是沒有愛心,對待別的孩子有偏見。 於是,廢皇后郭氏,立陰麗華為皇后,同時,原太子劉彊主動讓太子位給陰麗華的大兒子劉陽,劉陽改名劉莊。

這算平手,陰麗華20歲結婚,不到一年老公為創業而劈腿,不計較……22歲進宮等了17年,無怨無悔,快40歲轉正為皇后。 轉正後還能善待郭聖通全家,即使到劉秀駕崩後,明帝還能“一視同仁、每事必均”!

後人評價陰麗華“光烈皇后友愛天至,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這種好不好?

“娶妻當得陰麗華”---舉例說說做一個“好老婆”的基本配置。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做到陰麗華?

古人說,娶到一個好的女人做老婆,你家往下三代人都會受益。那麼,好老婆的標準配置又是什麼?

《列女傳》裡有個鮑宣妻,孃家有錢,男朋友窮,嫁過去後“侍執巾櫛,奉承君子,唯命是從”,意思就是很快適應了窮苦生活。

鮑宣後來做到司隸校尉一職,差不多紀委書記監察局長這種。兒子鮑永是魯郡太守,孫子鮑昱問他奶奶“太夫人,您能還記得出嫁時的情況嗎?”

老奶奶說:“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記得記得啊 。

古代的儒家文化裡既有不近人情的道德綁架,也有超越時代的文化內涵。

班固有個妹妹,叫班昭,才女,寫了一個《女誡》七篇,大學者馬融覺得特別好,就讓老婆和孩子一起學習。

那麼,哪七篇呢?

卑弱第一,謙卑、勤勞、品行端正;世間從來柔弱勝剛強! 周易說“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別逞強,女強人不一定好。又說“陰疑於陽,必戰!”一家子女的經常疑神疑鬼找茬兒,這日子一定過不下去的。

夫婦第二,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御夫;丈夫駕馭不了妻子就沒有威嚴,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義。

男女關係就是天地大義。

敬慎第三,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的以剛強為貴,女的以柔弱為美。生男如狼恐其懦,生女如鼠恐其虎。修身不過一個“敬”字,避強不過一個“順”字。敬是恭敬,順是寬和。夫婦之間過於周旋容易產生怠慢,言語就會過分,舉止就會放肆,就容易失去了禮義恩愛,這樣的夫妻就容易分離。

婦行第四,德、言、容、功。這一條當代女權主義者只看標題就是一棍子打死的。

言行舉止有規矩就是婦德;說話得體不罵人不說髒話就是婦言;經常洗漱乾淨整潔就是婦容;顧家、不貪玩、會做飯就是婦功;

專心第五,意思就是少在外面鬼混,別“散片”,不和品行不好的人來往,“得意一人,是謂永畢”。

曲從第六,“失意一人,是謂永屹”,這是說婆媳關係的。曲從不強爭而為上策。

和叔妹第七,為人處事小叔子小姑子這些人也很重要,家和萬事興,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都要像親兄妹一樣對待。

馬援的女兒入選太子宮,跟著陰麗華孝順溫和,品行高尚,獲寵於太子劉莊。是立為明德皇后。但明德皇后不生孩子,於是她就將自己姐姐的女兒賈氏帶給自己的老公,生了個小皇子,明德皇后把這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

馬皇后“禮儀完備,能讓領導皇太后高興;為夫求子,不妒不驕;低調節儉,謙恭內斂,才華出眾,不干預政治”。

確實啊,馬皇后也是一個陰麗華式的女子。

“娶妻當得陰麗華”---舉例說說做一個“好老婆”的基本配置。

“娶妻當得陰麗華”---舉例說說做一個“好老婆”的基本配置。

“娶妻當得陰麗華”---舉例說說做一個“好老婆”的基本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