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穩中有降 危中有機

整體而言,2019年經濟增速會繼續回落,上半年表現尤為明顯,但“改革”和“開放”將成為經濟運行新亮點。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基建能否維持,取決於資金到位情況,需要擴大財政赤字;土地購置費明顯放緩,令地產投資增速失去重要支撐;儘管製造業累計同比創2016年以來新高,但多受短期政策驅使,一旦未來企業利潤維持低位,支撐製造業投資的主、客觀因素都將趨弱。

消費方面,前期受到收入端和支出端的雙重抑制。收入端,企業經營困難制約就業率和薪資水平;支出端,房產稅的預期出臺加大了短期二手房成交,房貸對居民可支配資產的擠出效應不降反升。儘管去年9月份以來二手房成交趨於回落,人們對房產稅出臺的預期已經基本消化,但收入端(就業、薪資水平)仍舊受到企業盈利能力的限制,成為抑制消費的首要桎梏。

外貿方面,去年三季度“搶出口”嚴重擠佔了今年的出口份額。悲觀預期下,一季度有可能斷崖式下滑。不僅如此,貿易摩擦的對外貿的影響,在去年只是“預熱”,今年才會真正體現。

除了“三駕馬車”以外,通縮問題和匯率問題顯得格外重要。現階段,特朗普表現出“通脹厭惡”,主要是為了減輕華爾街壓力,希望原油價格維持低位。考慮到當期WTI原油價格已經突破56美元,預計進一步回升空間有限,全年有望保持60左右的波動中樞。倘若如此,PPI-CPI剪刀差的縮窄將是大概率事件,企業利潤會從中上游向下遊傳導,利於“小票”。關於匯率,我們傾向於“保7”,認為“破7”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匯率“保7”屬於心理防線,如果突破,會引發更大程度下滑,隨之而來的後果是中美雙方都不願看到的。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經濟增長的債務密集度在上升,為了支持一個單位的經濟增長,要用更多金融資源來支撐。金融上層建築越來越高,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係日益撲朔迷離,想用金融手段來恢復經濟比以往更困難。如果包含大宗商品、A股、匯率在內的資產價格普遍下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將進一步惡化,極端情況下會引發經濟金融的螺旋式下滑。

如果說2018年的“不確定預期”來自對政策不連貫和外部環境的擔憂,那麼2019年最大的“不確定預期”將來自對國內“經濟底”和美國基建刺激計劃落地的意見分歧。國內方面,包含社融(舊口徑)、出口等數據都將繼續下滑,對下滑程度的判斷“眾口不一”,對應著市場行為多空分歧;國外層面,如前所述,儘管去年出現的土耳其里拉危機已經階段性緩和,但如果今年特朗普基建刺激落地,美元維持高位,新興市場主權貨幣仍會承壓。特別地,中國作為傳統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發動機”,一旦中國經濟“失速”,對外需求減弱,將進一步削弱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動能。不僅如此,壞賬風險還有可能促使南歐銀行業危機,加之地區分裂情緒和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範圍實體及金融市場“動盪”的可能性都在加大。

2019:穩中有降 危中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