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雖然部分地區對於考生寫作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考場作文中,議論文是相對容易掌握的體裁之一。

那麼,議論文的素材運用成為重中之重,不少考生認識到素材的重要性。

針對缺少素材這一問題,這裡有些小技巧~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在論據的使用上,同學們要掌握“以有限應對無窮”的論據使用技巧,學會運用一個或幾個經典材料“通吃”所有的議論文觀點。

其實,只要我們稍微圓通一點,同一個材料,完全可以恰當地運用於不同話題、不同觀點的作文中。這是因為,經典材料,無論是歷史文化名人,還是經典思想,還是形象化的經典意象或經典場景,都具有很強的普適性。尤其是歷史文化名人,他們的人生具有豐富的內涵,從他們的性格和生平中,能夠提煉出豐富的思想,幾乎能夠對準所有的考場作文。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我們以“一個變通運用範例”來說明這樣做是完全可以的。

經典材料: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司馬遷《報任安書》

這是《報任安書》裡面廣為人知的一段。司馬遷用這段例子,是用來說明自己“發憤著書”的理由的;假如你認為這個例子只能用於這個方面,那就表明你的思路不廣,不知變通。這個段落提供的典型例子,在許許多多話題中都是可用的。你馬上就會發現,司馬遷為我們提供的這個經典材料,真的是可以“通吃”考場作文啊!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話題1:轉折

人生誰能一帆風順,沒有波折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正是人生中這些災難性的波折,構成了周文王、孔子、屈原人生的重大轉折,成為他們成就偉大人生的重要助力。如果生活中沒有巨大的波折,人生中就不會有重大的轉折。沒有這樣的轉折,周文王就可能僅僅是一個平凡的諸侯而非偉大的哲人;沒有這樣的轉折,孔子就可能僅僅是一個活躍的政客而非偉大的文化巨人;沒有這樣的轉折,屈原就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政令起草人而非偉大的詩歌巨匠。一切正處於窘境的人,會更迅速地迎來人生的轉折,這可以讓他們的生活以更快捷的方式發生飛躍。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話題2:心靈的選擇

人生中有很多歧路,有很多種可能的選擇。在人生的重大關頭,何去何從,往往需要我們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孔子在仕與隱之間,屈原在自我價值與隨波逐流之間,都用自己偉大的心靈,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話題3: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人生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孔子仕途不通,轉而著《春秋》,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惠澤後世,成為中國文化的聖人。屈原理想難以實現,轉而著《離騷》,他沒有成為成功的政治家,卻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聲名卓著的詩人。人生沒有固定的劇本,生命的趣味在於它沒有固定的答案,生活的意義在於我們有選擇的可能。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話題4:雨燕減肥

文王拘囚,反而可能因此減少了富貴的拖累;孔子落難,反而可能因此減少了利祿的束縛;屈原流放,反而可能因此減少了功名的負擔。

“減肥”,是為了減輕負累;減輕負累,是為了展翅高飛。展翅高飛的雨燕是瘦的。所有翱翔於精神天空的人也都是瘦的。高超的思想,飄逸的情感,不可能從肥膩的物質享樂中生長出來。假如孔孟、老莊、李杜、康德或愛因斯坦也因為養尊處優而胖起來,這個世界反而會病入膏肓。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話題5:留給明天

時間之矢不可逆轉,生命難免“終有竟時”。創造人生的,是今天;而今天是否有價值,關鍵還在於為明天留下什麼。文王拘囚,他留給明天的是《周易》;孔子落難,他留給明天的是《春秋》;屈原流放,他留給明天的是《離騷》。聖賢也是人,他們終究也是要死的;然而,他們都為明天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從而讓自己永垂不朽。

教師編難考?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議論文寫作小技巧

的確,明天尚未到來,但明天終會到來。明天將如何到來,取決於我們今天留給明天一些什麼。今天為明天留下一顆美好的種子,明天就不會收割殘缺和遺憾。

從對這個事例的運用,我們可以得到啟示:論據不在多,關鍵是看你會不會用。會用了,一個材料就幾乎可以“通吃”所有的考場作文;不會用,即使抱著一本《論據大全》上考場,也會覺得論據不夠用的。因此,我們應學會發散思維,多去總結和思考,記錄些典型的事例。在積累素材的基礎上,多去思考該素材還能運用到哪種主題的作文上。只有勤積累,多思考,我們才能突破考場作文素材運用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