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2015年10月,一封來自鄭州名企好嘉利董事長王偉慶的泣血公開信,自爆“因自己錯誤的決策,高負債經營把公司帶入了深淵”。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要知道,2013年的好嘉利,還是河南第一大烘焙連鎖商。而董事長王偉慶本人,更在國內烘焙連鎖業有著“併購教主”之榮。18年前,王偉慶由醫生轉型在鄭州西區開設一家蛋糕店起家,至2008年已在省內佈局50餘家門店。此後,其2009年獲多輪風投融資,閃電併購了石家莊五羊皇冠、包頭丹尼婭,以百店連鎖規模一度成為中西部同業的翹楚。2010年,該公司還曾開啟過境外上市計劃,但如今,早已不再。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為何烘焙冠軍走出河南竟然會摔得如此慘痛?真如董事長王偉慶自爆銀行的抽貸和壓貸導致資金鍊斷裂的那般嗎?要想知道好嘉利究竟發生了什麼,得從企業發展歷程開始分析。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1997年,好嘉利在鄭州西區開了第一家蛋糕店。

2007年,全資收購禹州小天鵝。

2009年,河南本土門店達到40家。

2009年5月,好嘉利併購河北烘焙連鎖零售行業老大五羊皇冠。

2010年8月,好嘉利併購了內蒙行業巨頭包頭市丹妮婭食品有限公司旗下13家連鎖門店,重組成立好嘉利包頭分公司。此時的好嘉利已經成為橫跨豫、冀、內蒙三地,門店數量超過百家,年營業額超過兩億的大型烘焙連鎖企業。

2013年底,銀行對好嘉利壓貸5000多萬元,這直接導致公司在民間短拆的調貸資金無力償還,並帶來2014年“全面資金鍊斷裂”。

2014年底,好嘉利在鄭州現有的門店全部關閉。

2015年9月19日,鄭州好嘉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慶致客戶的公開信,也就是好嘉利萬劫不復死不瞑目的時候。


不是銀行搞垮了好嘉利,而是自己。

不難發現從最初的西郊小蛋糕店到後來的門店達到40家,成為河南省最大的烘焙企業,好嘉利用了整整12年。

但是但從河南市場的40家門店,升至後來鼎盛時的豫、冀、內蒙古三地103家門店,好嘉利僅耗時7個月。

好嘉利快速擴張的速度實屬驚人,甚至說是有點嚇人。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有人說發展快有錯嗎?企業為了發展,快速擴張當然沒錯。但用錯了戰術就會自雷,那麼錯在哪?


省外沒打好進攻戰是外傷

商場如戰場,《商戰》一書就把商業競爭劃分為防禦戰、進攻戰、側翼戰、游擊戰4種戰略形式。

縱觀好嘉利走出河南進軍省外市場的打法,用三個字足矣概括完整--那就是買、買、買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根本不考慮當地領導者強勢,因為直接買了不就是得了。

也不用絞盡腦汁挖掘對手強勢中的弱勢,因為買了就是自己的,不用那麼費事。

更不用去琢磨究竟在哪裡發起進攻才是最佳進攻,因為無論在哪裡進攻,都是直接買了對手。

董事長王偉慶真不愧是國內烘焙連鎖業的“併購教主”,“豪”氣沖天。看似很有道理的商業打法,事實上這種做法已經給好嘉利埋下N個炸彈。併購來的企業,看似市場佔有率有也了,營業額也上來了,感覺一下子什麼都擁有了,而實際上對於好嘉利只是得到了4P中的1P—渠道而已。產品、定價、推廣的重組,人員的管理,商業模式,省內與省外的種種差異等等,這些併購帶來的諸多問題使得原本冠軍形象的好嘉利變成漏洞百出的醜小鴨。

好嘉利能買,別人就不能買麼?

好嘉利一直買,哪天沒錢了怎麼辦?

好嘉利買了,一定能保證買回來的企業持續盈利麼?

…………

“進攻戰”講究的是用自己的優勢攻擊對手優勢中的弱勢從而取得勝利,而不是靠純粹的“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短期資本運作來肆意擴張,除非你有源源不斷的金庫,否則在“盤活”和“防禦”兩者之中,稍微一頭沒打理好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省內沒打好防禦戰是內傷

人的精力是有限,一家企業同樣也是。好嘉利把心都放在資本運作省外擴張之上,哪還有心做好河南市場。即便是董事長王偉慶有心做好原點市場,但恐怕省內競爭對手也不答應吧,再加上買回來的多家企業竄出的各種麻煩也夠他受的了。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當時的好嘉利除了面臨本土競爭對手之外,還要面臨併購後省外競爭對手,除此之外還要應對消費升級帶來的產品升級倒逼,以及互聯網變革下的電商衝擊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全新挑戰……

對於好嘉利來說,一切都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卻一心只想擴張上市。店開得多,佔領了物理市場,有用嗎?一定時間有用,但心智時代這只是個基礎,並不代表你一定能長盛不衰。

毫不懷疑好嘉利董事長的雄心滿滿,但最缺的是—防禦戰中的“自我進攻”。

很多人都替好嘉利叫冤?把“鍋”甩給銀行。

試想下,倘若併購重組的好嘉利產品一直暢銷,那麼現金流就一定不會成為問題,自然不存在還不起貸款,即便是銀行不給貸款,照樣活得好好的。中國有太多不貸款、不上市的冠軍企業了。

那麼問題來了,河南品牌如何避免好嘉利悲劇再次發生,成功走出河南?


區域品牌就該堅持不懈打好游擊戰

首先我們要明白四大戰略的應用場景:

防禦戰適用於市場領導者;

進攻戰適用於處於第二位的企業;

側翼戰適用於再小一些的企業(全國性);

游擊戰適用於本地區域企業。

沒錯,作為河南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堅持不懈打好游擊戰。這是走出河南的基礎,也是品牌的原點市場,更是為省外市場供血的心臟高地。如果河南市場丟了,那麼即便是走向省外走向了全國,也終將成為泡沫。類似這樣的河南品牌進軍全國市場反而丟掉大本營最終淪為邊緣品牌的案例數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打好游擊戰必須記住三原則:

第一,千萬不要怕市場太小,就怕太大你吃不下,一定要小得足以守得住;

第二,千萬不要自封第一,自我感覺良好,陷入內部思維,一切以消費者認知為準;

第三,千萬不要戀戰,打不贏就要跑,換個方向接著打。


快閃店玩足商業游擊戰

快閃店,又稱品牌遊擊店,是指品牌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推出的短時長概念零售店鋪,通常不會伴隨大面積的前期宣傳推廣和鋪墊,而是以一種遊擊突現的方式開設,當然通常也不會存在很久,快速出現,迅速消失,是快閃店的最明顯特徵。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川久保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在街角看見這樣的一家店:門面上印著國際大牌Logo,走進發現,店堂的裝修並不華麗,一排排高檔成衣、名貴包包擺放得緊湊甚至擁擠,有點像大排檔。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家水貨店。仔細看看,這裡的過季產品有30%—50%的優惠,但都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名牌。一個月後,又拐到這家店的時候,你也許會再次尖叫——該店已人去樓空,猶豫不決的包包再也買不回不來了。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快閃店的成功遠超川久保玲的預料,短短一年清空了庫存,並且憑概念營銷收穫了新用戶。她開始先後在全球20多個城市攻城略地、屢戰告捷,庫存貨都成了銷售神話。此前,COMME des GARCONS只是一家年銷售額僅有1.2億美元的小時裝公司,遊擊快閃店幫助公司實現了30%—40%的業績增長。

這個案例就是對游擊戰三大原則的典型詮釋。

好嘉利倒後,河南品牌該如何走出河南?

毛澤東總結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和游擊隊的作戰經驗,將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概括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即著名的“十六字訣”。

商戰如戰爭,“十六字訣”同樣適用於商業競爭,只有打好了游擊戰,才有機會走出河南,奉勸各位豫商不要眼高手低,如果游擊戰都打不好,企業自然也走不了太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