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曾国藩家书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曾国藩家书译文】

仔细回想古代人在修身方面所作的努力,其中效果特别明显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四种:第一,谨慎独处,就会使得心胸泰然自若;第二,庄严恭敬,就会使人身体强壮;第三,追求仁义,就会使得别人心悦诚服;第四,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就会使神灵都为之钦佩。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曾国藩智慧解读】

“慎独”之“慎”主要是指,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小心管理自己的心,意即自省,是一种通过自我意识来自我检查的行为。经常自省的人,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如能及时改正,会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这也从间接说明了自省是慎独的形式,而知错能改是慎独的目的。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人在自省的时候仅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生悔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知错能改,时刻告诫自己以后不应再犯类似的错误,只有做到这样,才是真正了解了慎独的真谛并发挥了慎独的最大作用。

对于自省、慎独,荀子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意思是君子广泛学习,并且应该经常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智,行为也没有过失。这句话挂在嘴边说说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确是非常不易的。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曾国藩的博学众所周知,他是一位集众家之所长于一身的智者,这样一位智者,他的一生都在遵循着荀子的这句话,在骄傲自满时及时反省,自我省察,然后改正并时刻鞭策自己做到更好。

曾国藩自省的习惯,单从他的字与号就可以看出来。在他就学于湘乡涟滨书院时,自号“涤生”,意思就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试图通过自省来清除心中的污垢,实现人生的更新。而后曾国藩师承理学名家唐鉴、倭仁,几乎每天都遵循着先生教导的“克己省复”。他曾将自己的日记命名为《过隙影》,当作是自己人生的错题簿。不但如此,自从他开始写日记以来,更是不曾间断,一直到他过世。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做到自我反省并不难,难的是每天都能做到自我反省,并且在自省中获得收益,让自己的人生减少遗憾并实现最大的价值。能做到一生中都在自我反省的人,本已世间少有,又能对自己作出客观、深刻的剖析,这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脚步不断加急,忙碌、疲惫变为常态,致使很多人忽于自省,觉得与其劳神劳力想些烦心事,不如蒙头大睡、游玩放松。其实从实质上来说,一刻的不想只是暂时的逃避,早晚都得有面对的一天,反而是及时自省,静心慎独,清理思想上的垃圾,才能使人们在面对时不至于太难堪、太慌乱。

在当代社会,慎独或者自省作为一种心灵修炼,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一种对工作、对生活认真负责的态度。要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有担当,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做了什么事,都要有勇气去承人,要有担当,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做了什么事,都要有勇气去承担。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能通过一个错误进行自我反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可以把坏事变好事,把可能潜伏的错误累积成进步的阶梯。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曾参进步飞快并不是在于他有多聪明,也不是他用了多么神奇、多么神秘的绝招,他只是在一个人时候尝试着和自己对话,谨慎地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办过的事情,如此慎独、反省、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才逐步在精进的路上不断向前。

曾国藩的做人四步骤;看完后自愧不如,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这四个步骤看起来一点都不难,但是能做到并坚持的人并不多。也正因如此,能坚持下来的,会在这个过程中正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过错,弥补自己的缺陷,从而获得成功或者得到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做到自省很简单,贵在坚持的彻底。所谓慎独自省,就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像对镜自照一样,反过身来察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出自己的不足,看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常常自省是通往成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省,直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和遇到的挫折失败,这样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