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一位知名小說家去學校開講座,有一個提環節,學生問:“普通人要怎麼成為一個小說家?當我們的經濟收入無法支撐理想時,該如何做到平衡?”

小說家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今天這個座談會結束之後,回到宿舍,打開電腦,雙擊Word文檔,敲下你想寫的第一個字,你就已經是小說家了。”

簡單又深刻的一句話,那些我們以為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其實離我們無比之近。

有句話說,超強的執行力,就是對平庸生活的最好回擊。

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當你想做什麼事時,不管任何事情,先搞起來再說。

記得在學校第一次搞校園小商品交易會時,我和幾個同學,猶猶豫豫了半個學期,各方面條件不成熟,還沒開始,就各種問題各種糾結,最後幾個人一致達成共識:“先動起來再說。”

於是我們開始一連串的折騰,借教室通宵開會,寫創業策劃書,找指導老師輔助,與校方租用校道作為場地,發佈宣傳招展招商,邀請學生參展,拉人投錢....

第一次小商品交易會就這樣開起來了,雖然不是很成功,參展商家也不多。但當我們真正去做了之後,才發現每個環節的問題是什麼,最大的阻礙是什麼,並針對每個問題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之後我們覆盤這次兩天的活動,第二屆活動就更成熟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於某件事或者某個人,很多人的內心裡會同時升起四五種想法,然後在大腦進行對比、權衡、糾結,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大腦崩盤、死機。

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其實,不管你有多少種想法,就按照最強烈或者最先升起的想法的順序去做,先搞起來。一旦你去做,就會發現很多新的事物,萌生新的感覺,新的事物又會引來更多的事和感覺。

先搞起來,99%情況下都是穩賺的;只想不做,必定是一筆穩虧的買賣。

很多人在想一件事之前,總要經過漫長的心理掙扎,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起初的熱情也被消磨耗死。最後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卻毫無收益。

倒不如先去搞起來,成功不成功反而是另外一回事,而先搞起來這個行為,在99%的情況下都是穩賺的。

能夠讓我們反覆糾結去想的,一定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之前我一個同事,人比較胖,想健身,可是他很忙,他老婆也很忙,還得照顧家裡孩子。

去健身房健身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怎麼辦呢?

我跟他說:“先動起來。”

於是他下班後把教練請到家裡,把家裡的儲藏室改成了一個健身房,購置少量器材,對於他來說,這樣的條件足夠了。時間和空間都是稀缺的,但並不是不能改變的。

理查德·布萊森常常丟給前來請教他的人一句話:“管他呢,做起來再說。”


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我們的身邊總有人整天嚷嚷著學英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卻從來沒有踏出一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報個班,系統地學習外,還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節奏和習慣。

可這些人又總會羅列出一堆理由,一會兒說那家學費貴,一會兒又說自己最近工作忙,一會兒又說自己買點資料學著先,甚至還說天太冷了..........所有的理由,都是全球通用的懶癌患者教科書上的藉口。

就像運動,一個人要是走上跑步機,跑步機運轉,人就一定會跑起步來,不得不跑。真正決定一個人努力程度的不是人本身,而是機制。你只有在系統的學習環境下,才會逼自己去學習。

總是隻想不做,所以你才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好的機制就跟好的環境一樣,人只有動起來,才有機會進入那個環境中去。不要說你還沒準備好,我們的一生永遠都在準備,永遠都沒準備好,但你必須意識到,你只要做了,就已經幹掉了50%以上的競爭者。

能花一分鐘做完的事情,不要花2分鐘去糾結,先搞起來再說。尤其是對於目標感較弱的人來說,自己想做的事,立馬找到具體可實施的方式尤為重要,而不是去糾結自己到底做還是不做。而當你去做了,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真正要的東西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