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张大奎,为残疾人剖析内心,为他们解读内心的公平世界


很多残疾人成就一份事业以后,都会让很多人感动,感动的大部分是他们那一份异于常人的精神。然而,当真正接触到他们以后,才知道是自己对那份精神的过度解读,造成了很多并不是他们内心的最真实想法。张大奎,38岁,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一名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现就业于中国残联下属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主要负责汉语到盲文的机器翻译工作。

张大奎由于小时候的一次高烧导致小脑瘫痪,身体机能严重受损。从不会走路,到拄起双拐;从需要人帮助,到自行出发;从小学到博士,走出人生辉煌。这中间付出的努力,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容易、真辛苦。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是不服输吗?还是有什么精神支持着他一直走下去了呢?

张大奎笑了,那是一种最纯真的笑容:“好多人都会问我这个问题,实际真没啥。就像骑脚踏三轮车,小孩子就是好奇,看别人都能打能跳,我也想走更远,也想体验一下速度到底是啥感觉。”这就是最本真的想法,实际就是这么简单,这种最基础的本性,激发着他一步步走了下来。


一直看他一步步走过来的朋友,是这样说的:“大奎对很多东西看着都觉得很平淡,我亲眼看到他一次次摔倒,然后不让别人扶自己起来,就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摔倒,对于小孩子而言,很多人会觉得委屈、会受伤、会哭泣。可是,摔倒在大奎的记忆中早已经成家常便饭了,不足以当成事来谈。”

在大奎的很多人生转折点,都是他人生最最重要的人物——父亲,帮他做出了最重要的决定。高考后填报志愿时,考虑到的身体原因,加上大奎很喜欢电脑,父亲在三个志愿项内都填写了黄河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因为很多学校都会因为大奎的身体原因而拒收,而这所民办学校的创始人却愿意接收残疾人。父亲当时就认准了这所学校,而且要让学校感觉到大奎愿意到这所民办学校的决心。

在专升本时,大奎想过放弃,他觉得别人那么好的身体都不上学了,自己也不用再上学了,找个工作或可以开一个网吧。而这个时候,父亲表态了 “不行,不同意,必须上!”大奎想着既然选择考了,那么就去好好考,自己关在屋里,一学就是半年。然后,用大奎自己的话说,运气不错,考上河南理工大学,后又考取该校研究生。


2018年10月21日,父亲永远的走了。对于大奎而言,就如精神支柱蹋了一样。回忆中,大奎对父亲给予了最中肯的评价:他是一个很执着、很偏执的一个人,但是就好像霸王别姬里面说的一句话一样:不疯魔、不成活。他在执着培养孩子们,所以,才会成就我们兄妹几个。

从小到现在,除了父亲以外,大奎生命中还出现过影响着、帮助着他的很多人。小时候的程勇,背着自己上下学,那个坚强的背景永远刻在脑海里;父亲原种厂里的王爱玲,河南农业大学毕业,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那是大奎电脑的启蒙者;自己的导师,为自己博士之路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自己的继母,细心地呵护等等。

和朋友聊天时,大奎最喜欢讲故事:盲人朋友晚上打灯,是为了照亮别人,其实不是,是他们很害怕别人撞到他们自己。另外,自己拄双拐时,不愿意去别人搀扶,并不是自己太坚强了,不愿意别人扶,也不是故意忽视别人的好心。而实际是,自己有自我掌握平衡的系统,只有自己是最安全的。


大奎他为什么爱讲和残疾有关的故事?是因为他希望有更多人真正明白残疾人的真正心理,他们是付出很多努力,但是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别人把他当成正常人。每一个残疾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都有出头的机会。大多数残疾人还存在一种不公平,没有平等的机会。这是一种积极的歧视,千万不要以爱之名却行爱之暴力,献爱心也得有一定的方式、方法,还有足够的智慧。

都说大奎不平凡,但是他只觉得自己是普通人中一份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境界,这些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都应该给予尊重。大奎就是这样,不用很多华丽的语言,只是很安静地影响着和他接触过的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