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昨天,一個高中同學諮詢我,老家的一個弟弟在網上借了好幾萬的網貸,其姑母突然接收到某網貸公司發來的短信傳票,告知其子被起訴,要求什麼時間到某某法院某法庭應訴,問我是否是真的。

首先,問其弟弟是否是真的借了網貸公司的借款,答案是確定的,建議儘早還上。

然後看見所謂的傳票信息,可以百分百確定,這個是假的。

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一般的民事訴訟流程,原告起訴被告,法院需要給被告送達起訴狀、應訴通知書、傳票等法律文書,一般需要在開庭前15日送達,因為需要給被告留出15日的答辯期,所以,某些網貸公司所謂的幾日內應訴,根本就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其次,法院的訴訟文書,是由擁有執法權的法院工作人員送達,不會委託某一當事人來送達,如果這樣,那麼無疑是損害了案件的公正性,原告給被告送達法院的訴訟文書,讓誰心裡舒服,誰會服氣?

即使是送達文書也不會以短信的方式來,會送達相關文書,是紙質版的。

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再一點,所謂的傳票信息,要求借款人到某法院的某法庭開庭審理,有些連法院的名稱都搞錯了,比如要求到濰坊市人民法院開庭,濰坊地區只有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或縣市區的各基層人民法院,沒有所謂的濰坊市人民法院,正確的行文是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不會連名稱都省略簡寫。

而有的甚至是連案件的性質都給編寫錯了,網貸充其量是一個民事糾紛,案號一般帶有民初的字樣,比如(2018)魯07民初XXX 號,就是2018年,山東(魯)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07是濰坊地區的代碼)民事案件第一審(民初)第XXX號案件。

而一些所謂的傳票,帶有刑字號,刑事案件案號才以刑字號命名,一般的網貸不涉及刑事案件,即使是涉及刑事案件,那麼,一般的流程也是網貸公司報案,公安機關偵查,然後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法院審判,根本不可能直接由法院直接受理,涉及借款的網貸案件不屬於刑事自訴案件,不可能由法院直接受理。

而且,為了千八百的借款就判刑?有點不大合實際吧。

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更有甚者,直接要求當事人到某某派出所接受調查,更是無稽之談,他們根本沒有權利要求某一公民強制到派出所、公安局,只有公安機關才有這一權利。

有的催收信息會以某某律師所來出具,其中嚴重的列舉了所涉及刑事案件,將會怎麼樣怎麼樣,不日將報警,還申請上失信人名單,本事真大,這是嚇唬人的,嚇唬你還款,借款嘛,只要你還上了就沒事,而所謂的刑事責任,一般不會構成,國家禁止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

當然,你本著騙錢的目的,用詐騙的手段騙取網貸公司的錢,那就兩說了。

十個信息九個騙,傳票內容辨真假,謹防上當,法院不慣著網貸公司

不過,在前些日子報道出來的,某些網貸公司勾結某某仲裁機構,未經送達,直接予以仲裁,剝奪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嚴重的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在網貸公司申請法院執行時,被執行法官看出問題,不予以執行,所以,當接到某某仲裁的信息時,需要多留意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當接到某某公檢法機構或其他機構來電或者信件時,不要慌張,首先要核實是否是屬於該機構來信,做法是找到該機構的辦公電話,撥打該機構的電話,詢問信件中或者電話裡提及的辦案人員、案件編號、當事人信息,核實是否有該案件,謹防上當受騙。

謹防詐騙,從點滴注意,希望大家能有收穫,歡迎轉發、評論、交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