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将逐渐回归“计划经济”

全球即将逐渐回归“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于近三十年中,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策略的反面教材。

近数十载的光阴中,人们几乎认为只有通过市场化手段才能够合理、有效的调配社会资源,而存在效率低下、缺乏活力、抑制创新等公认弊端的计划经济则被人们嗤之以鼻,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甚至更将其视为前苏联的分崩离析的元凶。

诚然,通过市场化的鼓励竞争方式,确实有效的调动了人们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创造热情,也相应实现了一个阶段内社会资源的高效、充分、合理配置。另今时今日的祖国综合国力得以一飞冲天、蒸蒸日上,国民生活水平更呈日渐殷足之兆。

但万事万物贵在保持其自有的均衡,古谚有云:温饱思奢欲、饥寒起盗心。人于不同环境下自然产生观念的相应变化,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自然需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变化。一旦不能与时俱进、切中要害,势必将再次打破当下社会关系的平衡。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曾经谈虎色变的计划经济也应重新建立起正确的理解。

全球即将逐渐回归“计划经济”

斯大林

前苏联分崩离析的原因

当前全球环境下,人们普遍将前苏联分崩离析的原因归咎于计划经济国策的所导致。但实际上殃及全球的二战结束后,全球虽然表面形成了以美国与前苏联为首两大诸侯阵营“约定鸿沟”的对立格局,但从根本上,两者根基是并不对等的。

两大阵营中,以前苏联为魁首、包括我国与东欧等绝大部分地区皆为经历二战残酷洗礼的残垣断壁,本身缺乏足够物质基础。而反观彼方阵营魁首美国,则依托海洋屏障,于诸国消耗殆尽的战争中以逸待劳,藉此得到了充足的韬光养晦空间,以及发达的工业、经济根基。

在这样一种资源并不均等的对垒中,前苏联为确保与美国的鼎足之势、并驾齐驱,则必然将国家致以穷兵黩武式的发展策略,即将举国资源优先于国防、军事、工业领域。

而能够使经过连年征战,疲困不堪的国民继续于相对困苦条件中保持与美方相抗斗志的先决条件,则必辅以能使举国万众一心的超群领袖。但前苏联于斯大林殁后,却始终未出现如其战功卓绝、一呼百应的领袖。这导致国内在坚定改革策略的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与推行斯大林式统领却威望不足的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等领导者对国策的举棋不定、频繁变更中,逐渐丧失了原有斗志,由此自然走向了衰落。

所以我说过,于过度放纵、缺乏纲纪的全球环境下,当今人们对于经济制度的重视与依赖早已形成了一种严重偏执的畸形观念,凡事必先以经济角度思考。但坐拥全球最广袤疆域的前苏联,其走向分崩离析的原因显然来自于外损与内耗的综合因素所导致,岂能仅归咎于计划经济的制度使然?

全球即将逐渐回归“计划经济”

勃列日涅夫

计划经济导致贫穷?

在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当前人们普遍将“大跃进”等运动中所拟定的不切实际目标同样归咎于计划经济的策略失当,甚至认为计划经济造就了当时国人的贫穷。

但理解前苏联分崩离析的背景则不难理解,在两大诸侯阵营的对峙过程中,我国与前苏联同样存在着先天的资源劣势。而为求生存则亦势必将以穷兵黩武式的发展策略将举国资源优先集中于军事、国防等战略领域。

特别是斯大林殁后中苏关系的日渐紧张则更使得我国面临了进退维谷的严重困境,而于这种局面下所拟定的大量不切实际目标其本身亦是一种前途未卜下的求存之法、应急之法。当然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但彼时拟定目标的失当绝不仅仅为计划经济策略所致。想必在彼时举国同心的前提下,若能辅以今日之便利条件、工业基础,对比市场经济所能实现的成果,计划经济势必当犹有过之。

全球即将逐渐回归“计划经济”

所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本身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为对社会资源保持充分、合理配置刚柔、张弛的对立手段。

市场经济的“张”与“放”,虽然能够于连年战火、困苦不堪的时期下,通过人们内心寻求安居乐业、向往美好生活的夙愿有效的调动一个时期内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

但凡事皆不可无度,时至今日,无度放纵的经济发展已造就了全球环境下资源的严重透支、过耗与过度集中,社会伦理、纲纪的严重缺失,以及奢靡腐化、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

而计划经济的“弛”与“收”则恰恰为如今全球的畸形发展对症下药,当然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由俭至奢易、由奢至俭难。社会资源真正能够得以合理配置的前提则需高瞻远瞩、体恤民意的英明领袖所引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