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這是《谷歌地圖》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之前的故事在這裡:

機緣

Keyhole其實一直處於“沒錢-找錢”的輪迴之中。2004年,Keyhole正在和硅谷老牌投資機構Menlo Ventures接洽投資事宜。恰恰在這時候,Google內部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時候,Google的執行層正在一起開產品審核會,當次的主題是剛剛收購來的Picasa。謝爾蓋·布林像往常一樣,穿著人字拖從沙灘排球場走進來,打開他的筆記本加入會議。Picasa的產品經理正在做演示,忽然他發現布林的心思似乎全然不在自己的演示上。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這點,所以Eric Shmidt(CEO)暫停了會議問布林: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希望讓大家知道嗎?

布林把投影儀接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原來他正在看的是EarthViewer。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EarthViewer,但是他們都被這個軟件吸引住了,希望布林輸入自己的地址——“給我看看,給我看看”……。

布林停下來,甚至都沒考慮商業前景,就直接說:

我們得把這公司買下來。

Google給Keyhole開出的價格是3000萬美元。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John最關心的是,Google之前沒有地圖業務,它買了Keyhole到底能做什麼呢?他也擔心自己的夢想,為整個地球建立高分辨率的3D模型,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實現?於是,Google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會議。

“你們如何看為整個地球製作3D模型這回事?” John問。“我們覺得,這將是Google的核心”,拉里·佩奇回答說,“圍繞地圖和地理信息,有太多種信息可以組織起來了。” Eric Shmidt補充說:“我擔保,Google會給你們提供足夠的圖像數據,比你們之前處理的所有圖像還要多。”

有創始人和CEO的保證還不夠放心,為了拿出足夠的誠意敲定這次收購,當時還沒有完成IPO的Google甚至“破例”給John看了過去三年的財務數據。據John回憶說:老天,我從沒想過私營公司有這麼賺錢!

第二天,John給Menlo Ventures的人打了個艱難的電話:

我們不籤這份合同了,我們換了個方向。

初入Google

因為John Hanke的堅持,Google沒有辦法對Keyhole的團隊“挑肥揀瘦”,把29個人全收了進來。不過,每個人都需要參加面試。名曰“面試”,其實只是確定級別。

Never Lost Again的作者Bill Kilday也參與了面試,面試他的是Google的老員工、產品經理Bret Taylor。面試結束的時候,Bret問他:“進Google之後,你是想做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還是PMM(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產品營銷經理)?” 因為完全不瞭解PM和PMM的區別,Bill只能答:“我之前兩個都做”。Bret說:“兩個都做?我沒法斷定能不能身兼兩職,但我個人覺得這不太可能。當然,你可以試試看。”

Bill一開始並沒有多想,但是John Hanke聽說之後立刻警覺起來:“提防著Bret。我知道高層有個人對地圖很感興趣,而Bret是她力捧的傢伙。我可不想我們所有人都走Bret這條彙報線”。John考慮的是,既然還有其他人希望染指地圖,Keyhole不能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暴露出去。最後John建議Bill不要走技術線,而是“掛羊頭,賣狗肉”,這樣名義上是PMM,不在技術線的彙報體系內,其實仍然身兼PM和PMM兩份工作。

Keyhole加入Google之後,工作就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留地,也就是之前的EarthViewer,原有的銷售和服務都應當保留下來;一部分是新的工作,也就是開發Google Maps,基於Web的、全免費的地圖產品。

按照Google的要求,被收購之後,Keyhole應當給EarthViewer加上Powered by Google的標識。常見的Google標識包括五個顏色不同的字母o,不過Bill希望把其中藍色的那個改為地球,突出Keyhole的特性。在往常,這非常容易,Keyhole自己的網站管理員就可以完成,但是在Google,即便這樣小的修改也必須一個人點頭,這個人就是Marissa Mayer。

今天大家都很熟悉Marissa Mayer,她就是後來報道里屢次出現的著名的“梅姐”。但是,剛加入Google的Keyhole團隊可不知道梅姐是何方神聖。弄了半天才清楚,她是Google的第20號員工,也是第1名女工程師,掌管著所有的搜索。“可以說,她是這個行業裡權力最大的女人,Google超過一半的人彙報給她。”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Marrisa Mayer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對Google標識做一點小改動,幾周裡Bill發了數次郵件,打了若干電話,始終得不到梅姐的回應。其它的所有環節都搞定了,但所有人都說“沒有梅姐點頭,我們不敢確認”。眼看上線日期一天天臨近,Bill不得不直接衝過去梅姐的辦公室,當面要答案。他也確實要到了答案:任何改動,都必須在梅姐主持的每週UI會議上,等她確認才能放行。

終於輪到上會,Bill在耐心等待了45分鐘之後,終於有機會花1分鐘介紹他要做的改動。梅姐的評價也只有一句話:

嗯,這個挺有意思,你們可以放心去做。

誰主沉浮

“對地圖感興趣的高層”就是梅姐,她的想法很簡單:所有的搜索都歸我管,地圖也離不開搜索,所以同樣應當向我彙報。不過,John早就意識到了這點,所以非常警覺。

Keyhole的團隊也發現,之前以為的“Google沒有地圖業務”其實是錯的,Google已經在地圖上做了嘗試,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Google之前的已經收購了一家叫Where2 Tech的公司,主要開發人員是丹麥的兩兄弟:Jens Rasmussen和Lars Rasmussen。兩兄弟一直在辛苦創業,但融資總是不太順利。2001年以後,.com泡沫破滅,Where2 Tech公司基本要玩完了。本來他們在接洽紅杉資本,但是在Yahoo更新了Yahoo地圖,並且把Yahoo黃頁和地圖打通之後,紅杉就撤退了。不過,紅杉牽線讓他們認識了Google的拉里·佩奇。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Lars Rasmussen。來源:Recode

佩奇對這個團隊很感興趣,但也給他們提出了要求。Where2的產品和當時的所有地圖產品一樣,都是桌面客戶端。但是佩奇認為,Web是未來的方向,地圖應該運行在瀏覽器裡,通過互聯網獲取後臺的數據。當時Google內部還有一個團隊也在研究這種“不用刷新頁面就可以獲取數據”的技術,那就是Gmail。不過Gmail團隊和Where2團隊並不互相認識,但是最終他們的技術方案是一致的,那就是今天隨處可見的Ajax。

當時Lars和Jens已經在破產邊緣掙扎,因為簽證問題,他們已經把辦公室從美國搬到了澳大利亞,團隊也只剩下四個人。與佩奇聊過之後他們發現,更改技術方案,投入Google的懷抱,是無法拒絕的選擇。他們沒日沒夜地幹了三個禮拜,拿出了一版Web地圖,獲得了加入Google的門票。

與Keyhole相比,Where2的團隊在前端技術上有積累,但他們一直沒有自己的地圖數據。所以合併之後,Keyhole的團隊也需要兵分兩路,一路維護Keyhole原有的業務,一路與Google已有的地圖團隊合併,把Keyhole之前的數據導入Google,把Google“自己的”地圖做出來。

看起來,無論是對Keyhole來說,還是對於Where2 Tech來說,Google Maps都是全新的產品,又都與他們之前的工作有關聯。那麼,到底誰上誰的船?誰來領導整個團隊?

Where2 Tech之前是彙報給Bret Taylor的,Bret正是梅姐的愛將。無論是Bret,還是梅姐,對地圖業務都有很多的想法,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不過無論誰來領導,這支團隊的主力都是Keyhole的人。Keyhole的人與Google不同,他們並非個個都是名校計算機專業畢業,也不是人人都聰明絕頂,但Keyhole的團隊戰鬥力不容忽視。

最終,Google給出了方案:John的頭銜是“Keyhole總經理”,原來的Keyhole團隊仍然彙報給John,John彙報給Google的產品戰略副總裁Jonathan Rosenberg。同時,Bret和Google原來的地圖團隊仍然彙報給梅姐。這或許不是最好的方案,但至少是個清楚的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糾纏。

彙報的關係清楚了,工作關係卻沒那麼簡單。Google給Keyhole的團隊在41號樓(Building 41)分配了一個大辦公室,Keyhole原來的29人,加上Google之前在做地圖的Where2 Tech的4個人,合在一起辦公。之前的4個傢伙已經很適應他們的工作了,現在卻要起身,騰出位子,給29個新來的傢伙,這種感覺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說明,大家在一起應該如何分工,怎樣配合。最終的局面仍然有些詭異,之前Where2的4個人由Bret Talyor負責,他坐在桌子的這頭。Keyhole新來的29個人由John帶領,他坐在桌子的另一頭。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山景城Google總部的Building 41。來源:Thomas Hawk@Flickr

2004年12月7日的TGIF之後(TGIF是Google固定的週末活動,Thank God it's Friday,員工可以聚在一起放鬆暢聊),某位Google早期的高層(書裡沒有透露名字)把Bill叫到陽臺上。這位高層人士清楚Bill“身兼兩職”的狀況,他對Bill說:

你們得特別小心那女人,別被她矇蔽了。

如果John Hanke不夠謹慎,如果他不多留個心眼,你們都會被她拿下。

自始至終,這位高層沒有說“那女人”是誰。在黯淡的光線下,他的妻子在旁邊認真點了點頭。

眼光與格局

Keyhole團隊加入Google,當然有很多新鮮的經歷,讓他們印象深刻。

在加入Google的第一天,他們可以去公司的配件站,自由地挑選自己想要的IT設備。如果希望在家也能接入辦公網絡,可以要求IT支持人員提供專門的路由器,而且Google會為員工支付家庭上網費用。此外,Google提供的園區班車都自帶了Wi-Fi——想一想,那可是2004年。

在Keyhole團隊加入之後,Google組織了了一次見面會,讓大家暢所欲言,布林和佩奇也參加了。不過,這次會議更像是讓布林和佩奇連珠炮一樣發問:

你們的數據裡有大比例達到了米級別分辨率?

數據源從哪裡來?

衛星是怎麼回事?

這些衛星是同步地球衛星嗎?

感光元件有多大?

每個照片文件有多大?

衛星的飛行速度有多快?

多久可以更新一次衛星照片?……

布林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要把整個地球表面都用米級別分辨率的照片存下來,大概要多少空間?”

雖然Keyhole的人之前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他們從來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於是,負責存儲的工程師Michael Jones回答:大概需要1 PB。——“我想你錯了,應該是5 TB”,布林給出了他的答案。接著這兩個人就開始糾纏起這個數字,Michael邀請布林到外面的白板上當場演算,於是兩人開始朝外走。這時候,Bill趕上去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營收1000萬美元,還是發展1000萬用戶,你們更喜歡哪個目標?

我聽不懂你在講什麼。

對Keyhole團隊來講,一年之後,你希望我們把營收做到1000萬美元,還是發展出1000萬用戶?

我想,你們這幫傢伙應該考慮比這大得多的問題。

說完,布林和佩奇就離開了。

過了幾個月,Google Maps的開發途中,Keyhole的人給布林和佩奇做了次產品展示。兩人的反應還是一樣的,他們想要的是一個大得多的目標。

怎麼才這麼點數據?

嫌少嗎?我們已經花了300萬美元買地圖了,要知道,Keyhole過去的四年總共才買了100萬美元的地圖。

這是Digital Globe的全部數據嗎?

這是我們需要的全部數據。

整個地圖數據庫有多大?

你的意思是,整個地球的地圖數據嗎?要知道,撒哈拉沙漠、無人海島、北冰洋、南極洲都包含在裡面,那些數據對我們沒有用。

我問你,為什麼不把整個數據庫買下來?

於是,購買地圖的預算從之前的300萬美元提高到8000萬美元。“看來,我們確實應該考慮大得多的問題了”,John說。

合作

前面說過,Where2比Keyhole更早加入Google,但一直沒有最終成果產出。與Keyhole相比,Where2但更擅長前端的工作,比如今天地圖上都默認採用大頭針圖標來標註,就是Where2的Jens提出來的,而沒有照抄Yahoo地圖的紅五角星。Jens認為,大頭針既可以精確指示位置,又不會造成遮擋。Jens特別注重細節,如果你仔細看Google地圖就會發現,大頭針的陰影是可以重疊的,重疊部分顏色更深——不過他也笑著承認“現實中可不是這樣,一束光不可能被擋住兩次”。

Where2的問題在於,他們一直沒有足夠多的地圖數據。對2004年的Where2來說,他們“守株待兔”等來了好時候。而且,Where2雖然沒有數據,後端服務的戰鬥力卻並不弱,即便是Keyhole最優秀的工程師Chikai,也低估了他們。

Keyhole的地圖後臺一直是他們最優秀的工程師Chikai維護的,Chikai跟Where2的工程師打賭,把Keyhole的數據全部導入,怎麼著也得超過一週的時間。但是Where2的人只花了不到24小時就搞定了——要知道,這幫傢伙早就在“等米下鍋”了。結果Chikai只能認輸,自掏腰包請Where2的人吃了頓大餐。

除了Where2和Keyhole,Google還為Google Maps配備了第三股力量,這就是Dan Egnor的團隊提供的地理搜索。Dan Egnor是2002年Google編程大賽的冠軍,他的作品是一個爬蟲程序,四處抓取地址信息,按地理結構進行結構化。後來Dan Egnor加入了Google,把之前的作品做成了一個項目:Google Search by Location(後來這個項目改名叫Google Local,歸屬到了梅姐——畢竟,這還是搜索)。

在Google Search by Location誕生之前,地址數據庫的維護是相當麻煩的,需要依賴專門的公司去收集、甄別、標註、錄入。即便某家公司在網站上註明自己的地址是“xx州xx市xx街xx號”,計算機也無法識別,無法和地理位置關聯起來。依靠Google Search by Location,“xx州xx市xx街xx號”就成了有結構的,可以和地理位置關聯的數據,甚至你輸入一個郵政編碼,也可以直接聯繫到某個地理位置。

為什麼Google會做這個項目?在2002年左右,Google發現,所有的搜索請求中大概四分之一是與位置有關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花點力氣把地理信息的搜索做得更好點?信息的解析和結構化是第一步,怎樣構築地理數據庫,讓結構化的信息直接和地理位置關聯起來是下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說,Keyhole和Where2 Tech被Google看中,幾乎是必然的。

有了Google Search by Location,Google Maps的使用體驗就遠遠超過了Keyhole自己的EarthViewer,也超過同樣提供Web地圖服務的Yahoo和MapQuest。比如某個地址查詢“Target near Sunnyvale, CA”,在MapQuest中,必須在“州”這欄輸入CA,在“城市”這欄輸入Sunnyvale,然後從下拉框選擇查找的類型是Business,最後輸入Target,才可以找到結果。

不幸的是,在沒有地圖配合的年代,Search by Location基本沒什麼價值。據Taylor回憶,當時一整天也難得有一個訪問。但是有了Google Maps,Search by Location的威力就爆發出來了。Google Maps甫一誕生,使用感受就遠遠超過了Yahoo Maps和MapQuest,儘管它們出現得更早。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EarthView最早的版本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Keyhole 2 Pro(專業版),請注意右下角搜索欄

所以,Google Maps總共包含了三支團隊:彙報給John的Keyhole,彙報給Bret(Bret再彙報給梅姐)的Where2,彙報給梅姐的Google Local。梅姐希望John彙報給他,John不願意這樣,所以兩人的關係比較緊張。實際上,這種緊張貫穿了Keyhole團隊在Google的始終,最終他們選擇離開也和梅姐有關。

但是,大家又都保持了足夠的職業素養,關係緊張歸關係緊張,項目仍然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從2004年10月Keyhole被收購,到2005年2月Google Maps發佈,前後不過四個月的時間,沒有足夠高的合作效率是絕對做不到這點的。

發佈

按照計劃,Google Maps應當在2005年2月8日早上9點發布。它能不能成功,誰也沒有把握。畢竟從來沒有人在互聯網上做過地圖,而且,當時也只能提供美國的地圖而已。

為了保險起見,2月7日晚上6點50,工程師們已經把Google Maps發上線了,並且把maps.google.com指向了新發布的服務。當時Google的服務端只能整點發版(火車模型),這樣就可以趕上當晚7點的發佈。雖然此時還沒有發佈任何消息,但如果用戶輸入maps.google.com,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這一次,工程師們寄希望於“沒有人會發現這個域名”。

2月8日早上7:45,Slashdot上已經有人在討論新出現的Google Maps了,原來有Google的擁躉偶然發現了這個域名,併發到了Slashdot上。於是流量開始漲起來,這讓運維和後端工程師們感到緊張——當時Google總共有40萬臺服務器,工程師們立刻開始想辦法,讓負載儘量均勻地分佈到各臺服務器上。

所幸沒有悲劇發生,Google Maps的發佈大獲成功,用戶大呼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炫酷的產品,大家熱衷於在地圖上做各種新奇的探索。上線第一天,Google Maps就獲得了1000萬PV,在Google全站的流量中,Google Maps佔據了顯著的比重。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第一版Google Maps只有美國和毗鄰的加拿大、墨西哥,其它地方都是海洋。來源:Google

不過抱怨也隨之而來。Google Maps最早只提供了美國的地圖,其他國家業務的負責人紛紛找到Google Maps的團隊,希望能在自己負責的國家提供地圖服務。他們甚至積極蒐羅了當地國家的地圖提供商信息,讓Google Maps團隊接洽,以便儘快在Google Maps中看到這個國家。

對Google Maps的團隊來說,新增國家固然能帶來商業上的收益,卻沒有什麼技術上的挑戰,他們只需要導入對應國家的數據即可。2005年7月,日本地圖上線,2005年8月,英國地圖上線,然後是愛爾蘭、法國…… Google Maps的人(根據收益情況)給所有國家做了個排序,照著它在全世界招募商務拓展人員。

對於Google Maps的服務端開發人員來說,下面要做的就是為Google Maps提供衛星地圖,讓用戶可以混合查看。之前為了趕發佈週期,第一版的Google Maps沒有提供衛星地圖,現在,工程師們要加上它了。因為之前老大們要求買下“覆蓋整個地球的地圖數據庫”,幾千萬美元花出去之後,辦公室裡堆滿了硬盤,工程師們夜以繼日處理衛星地圖數據。Google甚至專門從辦公室拉了一根光纖直通機房,提高傳輸速度。

終於, 在2005年4月4日,提供衛星地圖查看模式的Google Maps發佈了,它的項目名字是Google Maps with Satellite。儘管梅姐和John對這個名字各有想法,但是梅姐選擇了讓John來決定,而Satellite這個名字也確實符合大多數人的預期。

一週以後,梅姐給Google員工群發了一封郵件,宣佈Google Maps是Google繼Gmail之後又一個大獲成功的產品,並特別表揚了Chikai,邀請他到自己的辦公室,給了一份特別的大獎。這份獎勵是什麼,其他人誰也不知道。

再過一個月,梅姐又給Google員工群發了一封郵件,宣佈因為Google Maps大受歡迎,提供地圖服務的Google Maps團隊將和提供本地搜索的Google Local團隊合併,新團隊的名字是“Google Local”。這封郵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畢竟Maps是約定俗成的公認的名字,而Local往往讓人不知所云。不過,支持Google Local的人也有理由,Google Maps發佈之後,廣告生意接踵而來,地圖相關的廣告叫local ad,與Google大獲成功的AdWords一脈相承。

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問題不是名字,真正的問題是,梅姐始終沒有放棄整體操盤Google Maps的念頭。之前,Google主管工程的高級副總裁Wayne Rosing是支持Keyhole的,所以梅姐還有所顧忌。但是2005年,Rosing已經套現離開,Keyhole再沒有了靠山。到底是堅守Google Maps,還是易幟Google Local?

這場仗,John必須自己來面對。

John告訴他的同伴們:

你們都靠邊站,我來處理這件事。

彩蛋:Zipdash

很早的時候,Mark Crady自己投了幾千美元,獲得了舊金山灣區的出租車交通數據的使用授權。在手機上使用他們的Zipdash程序,可以看到系統估算出的交通狀況,同時,用戶的使用行為數據也會反饋到服務端,幫助改進估算。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ZipDash的界面

許多人都知道,2013年Google花10億美元收購了提供點對點的交通數據的Waze。Zipdash做的事情和Waze很像,但Zipdash要早得多。2004年,Google只花了200萬美元就買下了Zipdash——當時Zipdash甚至沒有註冊公司,只有一個小團伙,甚至都稱不上團隊。不過,Google收購Zipdash的時候還沒有IPO,這樣算起來,Zipdash的人也不算太虧。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Zipdash有多“早”。當時,Zipdash的程序只能運行在Nextel(Nextel是一家老牌的通訊服務提供商,2005年和Sprint合併,當時Nextel的手機用戶很少)的手機上。Google收購Zipdash的時候曾經有這麼一段對話。

Zipdash現在有多少用戶?

200到300。

那麼,單位是千?

千?我們可不像Google那樣家大業大。

谷歌地圖的故事:初入豪門

早期版本的移動版Google Maps。來源:Google

就是這個小“團伙”,後來作為主力開發了大獲成功的移動版Google Maps。

P.S. 感覺沒寫完對嗎?確實沒有完,才剛開了個頭。和今天的地圖比比,就知道剛發佈的Google Maps還差很多特性,這些特性背後幾乎都有故事可說。如果你有興趣,歡迎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