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冬至,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的時刻,古人在天象觀測上,是很厲害的,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據說,唐宋時期冬至就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則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

“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可見冬至在古時是最為隆重的,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是二十四節氣最先被測出和定論的。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稱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年終有所歸宿”。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才被稱為“小年”。

“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烹羊宰牛,其實在古代一直是冬至時的場景,後來逐步轉換成為過年場景了;中國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而也正是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逐步進入一年裡最為寒冷的時刻,而吃牛羊肉補足陽氣,準備過寒冬。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而關於吃牛羊肉,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冬至吃羊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不僅吃肉,還吃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有些地方不產羊,就以牛肉代之。於是,冬至吃牛羊肉的習俗就逐步流傳開來。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牛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其實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牛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牛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牛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北方許多地方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還必須吃頓餃子。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其實就該烹羊宰牛且為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