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小年來到,小年夜這天要祭灶王,說是灶王在人間工作一年了,年底來上上天去做一個工作總結。灶王神在民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神,他自上一個除夕日始便守在家中收集一家人的言行善惡,人們認為他就是上天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所以在灶王爺神像兩側貼上對聯,“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來提醒他多多美言並以祈福。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於是乎,民間選在這一天以麥芽糖做成的糖點心來祭拜灶王神,不過這裡好像也有人類的小滑頭,雖然你是神,但我們人類更聰明,用粘粘的麥芽糖來敬奉你,粘住你的嘴,讓你不得多言。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其實在更早的時代,人們在祭灶送灶的時候還會準備豐富的祭品,在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中有著詳盡地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再說一下祭灶神所用的供品,粘牙無比的糖瓜或關東糖,都是以麥芽糖製作的,麥芽糖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糖類。

麥芽糖又稱為飴糖,也是最早的人工糖,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飴、餳在古代,主要指的是麥芽糖的製成品。相對而言,“餳”指稍硬一點的“飴”。植物種子發芽時一般會產生出糖化酵素,從而把澱粉水解成麥芽糖。麥芽糖不太容易結晶,但很容易製成膠裝物質。它是古人最早製作出的甜味劑。

麥芽糖產品的利用,從大約3000年前的《詩經》中就可以看到端倪,比如“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為了研究中國的糖史,季羨林專門寫了一本厚厚的多達70萬字的《糖史》來揭開中國糖類的來龍去脈以及糖在中國各地的發展都一一做了介紹。

用餳糖祭灶,始於南宋後期,宋人周密《乾淳歲時記·歲晚節物》載:二十四日,謂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餌。花餳即是餳糖。由於南宋以後,餳糖多用於祭灶,因此它也由前代的膠牙餳更名為灶糖。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在給灶王爺供灶糖這個環節,不同地區還是有所區別,灶糖從外形上會有變化,分長條形的糖棍和扁圓形的兩種,還帶芝麻和不帶芝麻的區分,一般長條形的被叫做“關東糖”,扁圓形叫做“糖瓜”。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從古至今天,麥芽糖的製作方法無太大變化,大多是以大米和麥芽來做成,麥芽發酵生芽後備用;再將大米煮熟,和發酵生芽的麥芽混合,添加水,然後用火蒸煮,在適當的溫度下拉絲成瓜。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糖瓜的外形確實如同一個南瓜狀,外表堅實緊固,糖瓜內部呈現空心狀帶著些微小的氣泡,咬一口嘎嘣脆,但入口之後不久又會變得軟筋黏牙。

糖瓜、關東糖,年年臘月裡必出現的一顆最古老的糖

雖然灶糖供的是上天之神灶王爺,但每年臘月有灶糖這天最開心的是孩子,灶糖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變成他們口中的美味。吃完這顆最古老的灶糖後正式就走入準備新年到來的最忙碌時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