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提議增加董事席位,陽光股份董事會攻防戰再起

提議在陽光股份董事會選舉中採用累積投票制被否決後,旭輝計劃通過增加非獨立董事席位的方式,提高其進入陽光股份董事會的概率。

2月1日,陽光股份公告稱,第二大股東上海永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永磐”,旭輝全資子公司)提議修改《公司章程》,議案內容為將陽光股份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席位由4席增加至6席。

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於2015年8月任期屆滿。但由於原大股東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公司轉讓控制權以及陽光股份擬重組體奧動力、京基百納等原因,這屆董事會已“超期服役”41個月。

另一方面,當時已成為TOP20房企的旭輝,自2016年11月起持續對這家無實際控制人的小型房企進行增持,且兩次將增持目的表述為對陽光股份“未來業務發展前景看好”。至2019年2月1日,旭輝對陽光股份的持股比例已達12.25%。

2月18日,陽光股份將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由於此次選舉依然採用直接投票制,屆時增加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席位的議案能否通過,將關係到旭輝提名的3位非獨立董事能否當選。

自2010年實現30.42億元營收的巔峰後,陽光股份近年營收一路下滑,2016年甚至大幅虧損4.68億元,2018年預計盈利也僅為1050~1500萬元。旭輝能否進入陽光股份董事會,或許也將對這家房企的後續業績帶來連鎖反應。

旭輝提議增加董事席位,陽光股份董事會攻防戰再起

直接投票制VS累積投票制

陽光股份此次董事會攻防戰始於2018年11月28日。當天陽光股份公告稱,收到股東上海永磐關於董事會換屆及提名3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2位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3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包括旭輝集團總裁林峰。

12月11日,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審議通過董事會換屆選舉議案,提名包括7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3位為旭輝提名)、5位獨立董事候選人(2位為旭輝提名),選舉方式為直接投票制。

深交所隨後發出問詢函,詢問陽光股份選舉安排是否合規。在12月21日的回覆中,陽光股份表示,在2015年8月任期屆滿後,由於公司控制權轉讓、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且主要股東沒有提出明確換屆議案等原因,其第七屆董事會繼續履職。

至於未採用累積投票制的理由,陽光股份稱,其第一大股東Eternal Prosperity Development Pte. Ltd.(下稱“Eternal Prosperity”)的持股比例為29.12%。而《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規定,單一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在30%及以上時,應當採用累積投票制。

陽光股份還稱,在董事會席位只有7位的情況下,上海永磐作為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本次提名5位董事候選人,不排除其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可能。


旭輝提議增加董事席位,陽光股份董事會攻防戰再起


(1月末陽光股份的大股東持股比例)

旭輝在選舉方式的問題上沒有讓步。1月8日,上海永磐正式提議在陽光股份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實行累積投票制,並提議將“應當實行累積投票制”寫入陽光股份《公司章程》。

《公司法》規定,累積投票制是指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或者監事時,每一股份擁有與應選董事或者監事人數相同的表決權,股東擁有的表決權可以集中使用。

根據12月10日發佈的公告,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將直接投票制的規則設定為,對每位董事會候選人逐個表決,獲得出席股東所持表決權1/2以上通過的候選人,或者直接當選,或者按照通過率高低排序確定當選。

由於第一大股東Eternal Prosperity的持股比例明顯高於旭輝,在這種規則下,旭輝提名的每個候選人的通過率均有可能低於Eternal Prosperity提名的候選人,從而因為通過率較低導致無法當選。

如能在陽光股份董事會選舉中採用累積投票制,旭輝則可以將手中股份的所有表決權集中投向其提名的1位或2位候選人,使這些候選人獲得較高的通過率,進而提高當選概率。

公司管理層與第一大股東存在關聯

但在1月25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旭輝的2份議案均被否決。搜狐財經“公司深讀”發現,在公告披露的表決情況中,2份議案的大股東反對票數均為2.68億股,佔總股本的比例為35.73%。

根據陽光股份2018年三季報,除上海永磐(持股12.03%)外,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僅有Eternal Prosperity(持股29.12%)、北京燕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股6.61%,下稱“北京燕趙”)。由此可知,陽光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第三大股東否決了旭輝的議案。

值得注意的是,陽光股份的管理層與第一大股東Eternal Prosperity存在關聯。

陽光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Eternal Prosperity共有6個最終控制層面股東。其中,中信銀行全資子公司信銀投資持股34.6%;陽光股份董事長唐軍、副總裁李國平、總裁楊寧全資控股的皆科投資持股1.6%;其餘股東的持股比例為0.8%~26%不等。

雖然唐軍等3位高管持股比例極低,但他們對Eternal Prosperity的決策卻具有較大影響力。競日有限合夥、領大有限公司均為Eternal Prosperity的全資控股股東,而皆科投資分別在這兩家公司投資委員會、董事會的5個席位中,擁有2個提名權。2016年年報也稱,領大有限公司的5個董事包括唐軍、李國平。


旭輝提議增加董事席位,陽光股份董事會攻防戰再起


(陽光股份與最終控制層面股東的關係 來源:2017年年報)

陽光股份與第三大股東北京燕趙同樣淵源頗深。2004~2007年,北京燕趙曾持有陽光股份15.5%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北京燕趙董事長劉建圖自2005年起至今任職陽光股份監事會,歷任第五、六、七屆監事會主席。

不過,北京燕趙今後的投票內容將無法通過公開數據計算得出。1月31日,陽光股份公告稱,因資金安排及經營需要,北京燕趙計劃於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99%的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後,北京燕趙將成為持股比例低於5%的中小股東。

儘管提議採用累積投票制的議案被否決,旭輝仍在積極爭取進入陽光股份董事會。2月1日,上海永磐再次提議修改《公司章程》,議案內容為將陽光股份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席位由4席增加至6席。

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同意將該議案作為臨時議案,其將與採用直接投票制的董事會換屆選舉議案一起,在2月18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進行審議。

根據1月29日發佈的公告,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共提名7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5位獨立董事候選人。如果增加非獨立董事席位的議案獲得通過,將至少有2位旭輝系人士成為陽光股份的非獨立董事。

一家外資控股房企的衰落史

陽光股份有著中國內地首家外資控股上市房企的稱號。2007年,陽光股份向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GIC”)全資子公司Reco Shine定向增發1.2億股,Reco Shine持股29.12%成為第一大股東。

在GIC的支持下,這家主業為北京住宅地產的小開發商,將戰略目標設定為“中國領先的商業地產集團”。2010年,陽光股份的營收達到30.42億元的峰值,此時其商業地產租賃收入為2.27億元,位於北京、天津的2個住宅項目仍然貢獻了絕大比例的營收。

伴隨著戰略轉型,陽光股份在2011~2013年的住宅地產銷售收入降至1.9~5.1億元,商業地產租賃收入則基本穩定在2.5億元左右。2014年,陽光股份營收大增至13.59億元,但卻虧損5.85億元。

2014年的大幅虧損,主要源於陽光股份對天津楊柳青別墅項目計提減值損失4.1億元。在確立轉型商業地產的戰略後,陽光股份仍然重金投入了這個高端住宅項目。據年報披露,由於2014年樓市調控政策及天津高端住宅市場低迷,該項目遭遇較大挫折。

陽光股份在住宅與商業地產之間的搖擺不定,最終讓GIC選擇放手。2015年8月,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國際聯手陽光股份管理層及其他戰略投資者,通過領大有限公司接手了GIC所持的Reco Shine全部股份。

交易完成後,工銀國際對Reco Shine持股34.6%,唐軍等陽光股份管理層對Reco Shine持股1.6%。Reco Shine在2016年更名為Eternal Prosperity。2017年,工銀國際將所持股份轉讓給信銀投資。

此後,陽光股份嘗試過2次重大資產重組。2016年,陽光股份公告稱,籌劃收購華人文化旗下體奧動力100%股權。但由於當年6月證監會出臺對借殼上市加強監管的新規,方案推進出現實質性障礙,該重組最終失敗。

2017年,陽光股份再次公告,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京基集團旗下京基百納100%股權。據報道,京基百納當時持有位於深圳的4個商業項目,資產估值約145億元。支付現金、收購資產價值超過自身資產規模等情況,也被外界視為疑似借殼。該重組同樣以失敗告終。

在此期間,這家房企的業績繼續惡化。2016年,陽光股份虧損4.68億元,主要源於出售上海淮海路項目、開發銷售結轉成本增加等;2017年雖實現利潤1.52億元,但主要源於變現旗下北京瑞騰陽光及天津楊柳青項目股權;2018年預計盈利也僅為1050~1500萬元。


旭輝提議增加董事席位,陽光股份董事會攻防戰再起


(陽光股份2015~2017年主要財務數據)

截至2018年9月末,陽光股份總資產為65.83億元,總負債為29.15億元;持有貨幣現金為3億元,存貨為6.85億元,投資性房地產為42.08億元;有息負債為20.21億元,其中9.03億元的債務將於一年內到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