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本期讲述人:高鹏娟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活动如火如荼。新闻媒体通过纪录片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把目光和记忆缩小到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回想起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不禁会让人想起头顶手帕,身穿黑色大襟棉袄的标志性着装。可想起张秋香,就会让人想起她和善的微笑,想起她创下棉花亩产全国的最高纪录。就是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因种棉花,20多次去北京参加全国会议、9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3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享有这至高无上荣誉的就是陕西渭南双王乡八里店村的张秋香。她的名字连同她的影像,定格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张秋香出生于1908年。少年时随父亲从山东逃荒来到渭南,依靠打零工和卖小杂货艰难度日。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秋香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不怕苦,不怕累,被选为农会组长。1954年当选为渭南县第一位女村长。

建国之初,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业需求,国家高度重视,号召农民大力种植棉花,可农民不愿种棉花,原因是难管难种,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踏不死的麦子,栽不活的棉。

张秋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当上了排头兵,就要带领大家大干实干,她从村子里组织了8名手脚利索的妇女,建立起了双王乡第一个棉花作务组。作务组的成员,个个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打破了“谷雨前,不种棉”和“棉花栽不活”的传统观念。开创了棉花可以提早播种、移栽补苗的新办法。这一年,棉花小组的试验田,首次突破了50公斤大关。当时棉花达到这个产量,不仅在陕西是空前的,就是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乡亲们沸腾了,敲锣打鼓扭秧歌,庆祝这一大丰收盛事。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务棉组的劳动成果激发了妇女们的劳动热情。张秋香和周边的村子开展“银花杯”务棉技能竞赛;团中央、农业部到八里店举行全国棉花誓师大会。当时名气大震,轰动四面八方。这天大的新闻像风一样传扬出去,《人民画报》、《西北画报》刊登张秋香的务棉事迹,全国各地的农民代表不间断地到村上参观学习。

这一年张秋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又被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聘请为特约棉花研究员、西北农学院特约教授。

棉花创高产取得了丰收,作务组的成员决心更大,信心更足。可张秋香却说;这样还远远不够,要想棉花达到更高的产量,必须推陈出新,研究出新的效率更高的新技术来。张秋香带着务棉组,一点一点地学,一次一次地试验,研究怎样播种好、怎样出苗全、怎样作务,怎样田间管理、怎样防虫、治虫和适时浇水、科学施肥等系列问题。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看天看地务棉花”的成功经验。解决了植棉各个环节的管理难题。她们从棉花全苗壮苗、增蕾保蕾,控制中期棉株平稳生长,到增铃保铃等等。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张秋香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影响棉花高产的主要原因是棉花内部营养失调,长枝和结铃出现了矛盾;第二是大风、雹雨、高热、虫害等引起,她提出以“三增三保”为中心的防脱措施,使棉花枝干内能够均匀地分配营养,既生长枝叶,又开花结桃,这就为多结伏桃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抓伏桃保秋桃,促使铃大铃多等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引起专家们的极大关注,带动了全国和全省的棉花生产。

张秋香的务棉经验在关中地区得到广泛推广。1957年,国家农业部、农垦部、中国农业水利工会等部门,授予张秋香“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张秋香棉花作务组亩产皮棉突破105公斤,从而闻名全国。并将张秋香领导的棉花作务组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张秋香种植棉花的技术得心应手,面积由过去的30亩扩大到50亩,上百亩。作务组的成员由十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个人。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闻名全国的务棉能手张秋香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届政协委员;10次被评为省、县和乡劳动模范。1974年,中央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张秋香因故未出席,周总理在接见时点到了陕西渭南的张秋香,渭南县委知道情况后连夜把她从家中接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棉花生产会议。

1979年9月和1989年9月,张秋香先后两次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被树为“全国三八红旗标兵”。

1989年9月18日,张秋香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邓小平总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张秋香为党为公、一心为民。被村民传颂。她一辈子不离开土地,无论什么时候见她,她都在地里,都在劳动。晴天在、雨天也在。村民们回忆说;生产队时期,早上五点半上工,可张秋香早都去了地里,等我们开始干活时,她都干了一大截了,她一边忙自己的活,一边检查质量。生产管理两不误。到了九十岁的她仍不歇息,时常去棉地里。乡亲们劝她不要去了。她总是说;这是她守了一辈子的棉田,不去地里看看,她放心不下!

2000年,91岁的张秋香安详的躺在她守了一辈子的棉花地里,走完了一个劳模壮丽的人生。可她的形象,她的影子鲜活的留存了下来。

全国植棉能手—张秋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