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博士籌錢治病”看讀書的意義

主題:從北大博士生病籌錢看上學讀書的意義

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從“北大博士籌錢治病”看讀書的意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並不是很熟悉,她屬於那種隔壁班的學霸女孩。

和大多數的高中畢業生一樣,就是同班同學很多隨著時間的過去,也慢慢的聯繫越來越少了,本來以為不會再注意到這個當年的學霸。在一個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的小縣城,在那個升學率僅有20%左右,新生升學率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年代,有一位女生居然考上了北大,這在當時絕對是我們當地轟動的大新聞,因為自建校以來在她之前僅有一人考上北京大學,她是第二個,這個學霸只靠雨生的學校,北京大學意味著什麼。雖然高中苦讀的我們彼此並不熟悉,也許她根本就不會知道隔壁班還有很多如我一樣的所謂同學,但是我們這一屆的學生估計沒有人會不記得,當年我們這一屆出了一個北大的學霸。就是畢業後同學聚會很多人也會有意無意的聊到這個曾經的學霸。

從“北大博士籌錢治病”看讀書的意義

任何時候我們都只會注意到金字塔尖或聚光燈下的那個光彩奪目的人,舞臺下平庸的我們註定不會被別人注意,但是我也一直這樣的平淡的生活著,娶妻生子,上班、下班、陪你孩子寫作業。一日,我像往常一樣刷著朋友圈,見到了一個眾籌平臺籌錢治病的內容,轉發的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學,從標題我基本就猜到籌錢的人就是那位曾經讓我仰慕的學霸,雖然我生活不是非常富足,但是每每見到這種眾籌還是會多少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打開看了以後,果然是她,實話說我當時是不平靜的,甚至說有些唏噓。她身染重病,需要做器官移植,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撫育,在疾病面前她也是那麼無力。從事教育的我很長時間都沒有平靜下來,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在生老病死麵前都是一樣的,她雖然曾經讓我們仰慕,但是也和我們一樣,面對疾病也是一樣的。曾經的努力,曾經的輝煌和我們這些芸芸眾生一樣……,我還是資助一些,雖然對於她所籌的數目也許是杯水車薪,但是也是自己的一些心意,期盼她早日康復,關閉網頁,我再也不想看手機。

第二日我打開手機,習慣性的刷著朋友圈,看到籌款成功的消息,我也為這位同學感到高興。但是給我更多的可能是震驚,因為最近見到很多眾籌治病的鏈接,10幾萬的費用經常都籌措不齊,而這位同學的籌錢數目比他們要大,但是短短几個小時籌款成功了,成功了,而且時間非常之短,不得不讓想到,努力真的不一樣,她雖然也睡生病,但是她的努力為她爭取到更優質的同學,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優秀的人脈資源,我覺得她向我用活生生的例子詮釋了什麼是越努力越幸運。

從“北大博士籌錢治病”看讀書的意義

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從事教育的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有很多孩子向我問過這個問題,見過各種學霸,也見過個一些由於學習導致的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學習讀書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賦予它功利的東西,當然這裡面功利的東西存在沒有問題,比如我這位同學就享受到了學習後所帶來的便利。但是我們眼裡也不能只剩下功利,誠然學習是人們改變當前階層(如果有階層劃分的話)的一種手段,但是這絕不是唯一手段。自古我們就金榜題名的美好願望,可這注定是少數人的權利。不要神話讀書的作用,疾病在生長的過程中是不會按學歷來選擇患者的,任何時候身體和健康都比讀書本身要重要,我們堅決不能為了讀書的功利性來犧牲我們的身體和健康。

很多的時候我們只盯著終點那個位置,每天計算到達終點那個位置需要超過多少人,完成什麼任務,而忽視路上本該美好的過程,當你全身心的投入到讀書當中,讀書本身應該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若能做到"只管讀書,無問西東",也許你所期盼的金榜題名也就不遠了。

最後祝願我們這並不熟悉的同學能早日康復!希望各位將來能學業有成(本來想寫金榜題名的,嘿嘿)!

一家之言,對"上學讀書的意義"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