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是一个喝茶看报的清闲职业?

公务员是一个喝茶看报的清闲职业?

社会上谈到“公务员”时,通常是一个笼统的指代。

按照中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依法履行公职;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公务员的范围包括党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中符合上述三大条件的工作人员。

老百姓跟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被认为是公务员的人,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他们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履行公职,但却没有公务员编制。比如,在各级政府的行政服务大厅中工作的人员中既有有公务员编制的,也有事业编制的,还有劳务派遣人员或编外人员。这三类人的身份和待遇差别还是很大的。

公务员也是一种非常笼统的职业分类,其群体内部的职业差异跟企业内不同岗位上的职业差别一样大,比如,有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有的岗位对学历、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也有一些处理相对简单行政事务或从事服务性工作的公务员岗位,这些对任职者的学历等要求相对较低。有些公务员所在的岗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而有些公务员所承担的工作则相对较为轻松,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能正常上下班。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某些公务员甚至个别公务员的情况代表全体。

社会上有的人动不动就说公务员是无所事事,整天喝茶、看报纸的职业,这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每一个单位都有不少浑水摸鱼,干不了正事儿也不干正事儿的人,同时也有很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拼命苦干的人。一般来说,越是在一些越偏远的小地方,公务员队伍中这种混日子的情况往往会越严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的高压态势以及中央对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工作要求的提高,各级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和负荷量已经大大增加。“五加二,白加黑”、周末执勤、节假日加班走村串户,白天干事晚上还要写材料,已经成为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常态。前段时间,云南省一位“80后”基层干部更是因为满头白发和面目沧桑的形象与年龄形成的巨大反差,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公务员是一个喝茶看报的清闲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