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澳大利亚的欧泊矿中发现新恐龙物种

独家报道:澳大利亚的欧泊矿中发现新恐龙物种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幅插图中,在如今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陆地上,一群韦瓦拉龙正穿越一个浅湖。绘图:James Kuether

在澳大利亚的内陆小镇闪电岭附近的Wee Warra矿区,矿工们发现了一种名为韦瓦拉龙(Weewarrasaurus pobeni)的恐龙。这种恐龙与拉布拉多寻回犬体型相当,用后腿走路,拥有用于进食植物的喙和牙齿。

韦瓦拉龙属于鸟脚亚目恐龙,为了增强自我保护,它们可能会组成群体一起活动。该发现进一步证实,南半球的食草动物由多种不同生物组成,比如三角龙和鸭嘴龙的多种近亲,比白垩纪时期北美的食草动物种类更多。

不过,新发现的化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许在于它由欧泊构成。欧泊是一种贵重的宝石,新南威尔士州这部分地区正是因此而出名。新研究发表于近日的《PeerJ》杂志。

独家报道:澳大利亚的欧泊矿中发现新恐龙物种

请输入图片描述

​韦瓦拉龙化石的右下颌部位展现出彩虹的色彩。摄影:Robert A. Smith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者,我对化学的骨骼非常有兴趣,就这个案例来说,其牙齿令我倍感兴趣,”阿米代尔的新英格兰大学的主要作者Phil Bell说道。

“不过,如果你在闪电岭工作,你会发现有些化石就保存在五颜六色的珍贵欧泊中,”Bell说道。

地球上独一无人的地方

在距离悉尼西北730公里的干燥土地上,分布着数百个小规模的蛋白石矿。但这里很少发现恐龙化石,因此Bell称发现一个含有下颌和牙齿的化石简直就是奇迹。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除此之外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像这里一样,在这里你可以在精美的欧泊中发现化石,”他补充道。这个近1亿年的化石样本来自五颜六色的欧泊矿,而欧泊则是地下富含二氧化硅的溶液经过亿万年的浓缩而形成。

这块化石是由阿德莱德市的蛋白石商Mike Poben于2013年发现的,最新发现的恐龙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从矿工手里购买了一袋未经加工的欧泊,之后像往常一样从中翻找,看看是否有化石。结果一块与众不同的欧泊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脑海里的一个声音说道,牙齿,”他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道。“我当时就想,我的天啊,如果这里是牙齿,那么这就是一块颚骨。”

Poben留下了疑似的牙齿化石,将剩余的欧泊交给一个所谓的推销员,他的工作就是开车在闪电岭转悠,寻找买家。9天之后,推销员无功而返,因此Poben得以进一步检查自己的欧泊。

“我发现另一块骨头化石,带有牙槽的更小块化石,我把这块化石翻转过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当我把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时,突然发现这两块化石其实来自同一块颚骨,”他说道。

Bell称,2014年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具有与众不同牙齿的贵重化石时惊讶不已,他还将继续对这个化石进行科学描述。Poben后来将这个化石捐赠给了位于闪电岭的博物馆澳大利亚蛋白石中心,该博物馆珍藏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欧泊化石。

栖息于南方超大陆的恐龙

韦瓦拉龙的发现为栖息于冈瓦那大陆东部地区的恐龙家族又增加了一员。尽管目前已命名的澳大利亚恐龙不足20种,但这已经是2015年至今的第四种,其中包括蜥脚类恐龙草原龙、甲龙Kunbarrasaurus以及另一种小型鸟脚亚目恐龙皮氏洪奔龙。

如今的闪电岭非常干燥,空气中尘土飞扬,地面上散布着灌木植被。在白垩纪中期,这片地区位于史前海洋伊罗曼加海的边缘流域,遍布湖泊和水道。

当时闪电岭位于南纬60°,比如今更靠近南极圈。闪电岭与南极的距离就像今天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与北极一样近。这片地区的气候比较温和,很少降到4.5℃以下,不过会经历漫长而黑暗的冬季,太阳只会短暂出现于地平线之上。

“出土于闪电岭的化石有助于揭示栖息于冈瓦纳大陆东部地区的动物,”在9600万-1亿年之前,这片大陆或许占据全世界大陆的1/5,北亚利桑那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Ralph Molnar说道。

提到白垩纪时期的恐龙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北美西部地区的恐龙。不过“霸王龙-角龙-鸭嘴龙动物群似乎是北美洲和亚洲的特有恐龙,”之前在昆士兰博物馆工作的Molnar说道,他曾在这家博物馆参与了1981年澳大利亚最出名的恐龙——木他龙的发现。

相比之下,南半球的恐龙物种构成则完全不同。南美洲(当时的冈瓦那大陆西部)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差异如今甚至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他说道。

“与南美洲相比,澳大利亚的鸟脚亚目恐龙种类更多。”

大量鸟脚亚目恐龙

Bell的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报告称,化石碎片表明,闪电岭地区至少存在3种小型鸟脚亚目恐龙,而维多利亚州已经发现了四种鸟脚亚目恐龙。

在北美洲,小型鸟脚亚目恐龙与体型更大的角龙和鸭嘴龙生活在一起,“就进食植被来说,后两者居于进化阶梯的顶部,”Bell说道。诸如奇异龙这类鸟脚亚目恐龙或许找不到立足之地,因此不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三角龙和其近亲以及鸭嘴龙从未登陆澳大利亚。

“因此,在澳大利亚,小型鸟脚亚目恐龙可以随意进食植被,并最终进化出了许多不同的恐龙物种,”Bell假定道。

“新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白垩纪时期栖息于南美州、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的小型双足食草恐龙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它们在这些大陆的迁徙情况,”阿根廷里奥内格罗国立大学的食草恐龙专家Penélope Cruzado-Caballero说道。

尽管曾经组成冈瓦那大陆的大陆当时已经开始漂移,但Penélope Cruzado-Caballero的研究团队还是在南极洲和阿根廷发现了鸟脚亚目恐龙近亲的化石,“这充分表明在白垩纪时期,至少曾有桥梁间歇地连接着这些大陆。南美的动物曾通过南极洲迁徙到澳大利亚,进而产生了澳大利亚鸟脚亚目恐龙?或者是反过来?”她说道。

新化石有可能帮助回答这些问题,Bell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始研究另一批欧泊化石物种,未来几年里也有可能被确定为新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